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拓展气象科普领域推动气象事业发展 王景红 ( 陕西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在深入学习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过程中,陕西省与西安市气象局领导围绕“公共气 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理念,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总结近几年发展科普 工作的经验教训,积极拓展气象科普领域。从增加经费投入、加强队伍与设施建设入手,建立健全 气象科普工作制度,不断增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始终以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为载体,积极依靠业务 发展成果,致力于气象科学技术向社会各界的宣传、普及和应用,推动了气象事业尤其是地方气象 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增加经费投入建一流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陕西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成立于1 9 9 9 年,被陕西省教育委员会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学会共同命名为 陕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2 0 0 0 年被西安市教育委员会命名为西安市中小学生气象科普教育 基地。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科普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每年均接待1 0 0 余次团体和部分零星参 观者,人数达2 0 0 0 0 人次。但由于受场地限制,接待能力非常有限,因此,省局党组专题研究科普 基地建设工作,计划在2 0 0 4 年刚刚落成的西安新一代天气雷达塔楼群楼用5 0 万元装修陕西科普教 育基地,而且省局有关领导经过实地考察后明确要求科普教育基地内容设计要充分体现中国气象事 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三大理念与本地科普工作相结合的特色,科普基地建设及时列入专项讨划并 得到落实,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项目承担单位由主要领导负责,设计方案与展板内容先后 经过省市有关专家5 余次会议审定修改。新建成的科普基地总面积约8 0 0 平方米,由序厅、公共气 象、资源气象、安全气象、陕西气象、气象历程、气象知识、科普模拟业务基地八大部分组成。该 馆充分运用声、光、电技术来显示气象科学原理,并依托气象现代化业务系统,集知识性、趣味性 与可参与行为体,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该基地的重新建设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一是为政 府增加对气象投入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为中小学生提供了第二课堂,三是成为普通市民开展科普 活动的重要场所。该基地今年4 月2 8 日建成以来,短短4 个月已经接待观众2 千余人,预约团队已 达1 0 余个。 2 加强领导,建立制度,确保工作落实 陕醴气象科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总是被列入工作计划,通过不断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制定气 象科普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了科普工作任务、组纵实施、保障措施与奖励措施,保证了气象科普工 作的开展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连续件。我局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由气象台主要领导与业务技术 骨千组成,同时组建了一支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气象科普志愿者队伍,确保了气缘科普活动正常开 展。日常工作一方面紧紧依托省市气象学会,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另力面,配合地方气象事业 发展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科普宣传,使政府人大相关部门领导共同理解地方气象事业发展的必要性与 紧迫性,共同谋划西安气象事业的发展。 1 7 0 3 业务与科普相结合,使科普I :作深入细致 近几年来,气象局结合业务工作抓科普,做到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与科普基地建设一起抓,气 象业务服务与科普工作同时做,先后建设拥有全国先进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涵盖探宇雷达、自 动气象站、太阳辐射站、沙尘暴站、酸雨站、十壤湿度监测站等特种观测及其牛态临测内容的大气 综合临测站,开辟了网上气象站、气象短信、电视天气预报等服务阵地。这些建设为气象科普奠定 了基础,做到了气象科普寓观赏,动手,交流为体,通过业务和科普工作相结合的抓,业务工作 促进了科普工作,反过来业务_ T 作在科普的同时也吸取了更多的需求和营养,使气象业务工作不断 改进。 4 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积极拓展气象科普领域 各类大型科普活动开展由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结台主题制定详实的工作方案,研究部署,落 实措施,责任到人,并精心制作宣传展板与画册。 有针对性地进行气象科普宣传,依托气象科普甲台,气象局在各类接待政府官员活动中都会 将参观科普基地,进行针对性的科普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安排。几乎在每次接待地方政府官员 活动中,都会由气象专家亲自进行针对性的气象科普讲解,人工影响天气的模拟演示、沙尘暴、 大雾对城市的影响,雷电灾害对经济的危害,多普勒雷达对短时天气的有效跟踪作用,气候变化 对经济的影响,该领域世界发展前沿,国内发展前沿,同等条件城市发展状况等等,使政府部门 上至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领导,下至政府办公厅、计划、财政、农口各部门官员达成共识,发展 地方气象事业是一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大事要事,气象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决不紧紧是 气象部门的事情,应该共同关注、菇同关心、共唰支持。即便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创卫生城市活动、文明单位的检查验收过程中,我们也抓住机会,进行科普宣传,展示行业风采,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重点活动与日常科普工作相结台,抓好世界气象只、全国科技活动周等重点活动,达到提升 气象科普工作效果的目的,每年“3 2 3 ”世界气象日活动期间,气象局同绕当年世界气象日主题, 举行报告会、座谈会,向社会各界宣传气象知识,并开展现场气象科普宣传和咨询等活动。由于 活动内容丰富,每年参加活动的市民都有数干人。开放活动提高了社会公众对气象科技的认识, 树立了气象行业的良好形象,增强了社会公众的气象意识。每年三月至五月,省市气象局、气象 学会安排科普基地积极参与陕两省、西安市科技之春、科技周等活动。通过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了解广大群众对气象科技服务的需求,精心组织科技之春活动、科技周工作,向社会公众广泛宣 传“城市气候变化”、“气候与农业”、“雷电与人身安全”、“天气气候与生活”、“天气与人体健康” 等气象科学知识。 服务“三农”,送气象科普知识r 乡。气象局重视农村气象科普宣传工作,除r 参加市科协统一 组织的“科技三下乡”活动,与其他相关学会一起、在区县开展科普宣传外,还先后派气象、防雷 专家到各地开办有关气象灾害和防雷知识的科普讲座。 面向青少年组织气象科普活动。气象局把青少年作为科普宣传工作的重点,打开大门,让广大 的中小学生从科普馆了解系统的气象知识,到现场进行气象观测、观看和聆听气象预报的制作介绍, 现场播放台风的形成气象与防雷气象与生活天气预报的制作等录像带,同时还举办有 关气象知识问答等活动,丰富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内容,他们不仅组织气象专家到中小学举办专场气 象科普讲座,还帮助有关学校建立“气象观测站”。与西安市区2 0 多所重点学校达成了共建德育教 一17 1 育基地的协议,由基地安排专人到学校进行科普知识讲座,学校每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 学习。气象科普基地先后举办了多期青少年气象夏令营活动。通过组织营员参观气象台、观象台、 举办气象知识竞赛等活动,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培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念和能力。 创新科普形式,促进科普经常化。为满足社会各界不断增长的对气象科普的需求,气象局、气 象学会对气象科普活动会围绕主题从内容到形式等方面都进行及时更新。气蒙局以气象科普基地为 舞台,在普及气象知识的同时,展示近年来气象工作和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增强了社会各 界对气象1 := 作的关注,促进公众对气象工作的理解,从而达到引导广大公众在更高层面上树立科学 的世界观,全面提高“大群众的科技素养的目的。利用媒体和现代通信手段是开展气象科普知识宣 传的又一重要途径,利用新闻媒体,积极组织开展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气象科普 宣传活动,扩大气象科普的宣传影响。应用气象部门的高科技优势,在公众气象服务电视节目中增 加了气象科普知识内容,并就老百姓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给予解答。同时,通过电视台、电台、 报纸进行有关气象科技文章报道宣传,向广大市民传播气象科学信息。1 9 9 9 年与2 0 0 5 年的基地挂 牌仪式,省、市政协、科协、教育部门的领导光临指导。参加了由省经贸委、省教委、省科委、省 科学院、团省委、省科协联合举办的“大手拉小手,迎接新世纪”科技教育传播活动。2 0 0 0 年6 月 在未央湖公园开展了大型科普游同活动,组织专人向游人讲解气象科学知识,共接待游人2 5 0 0 0 人 次。2 0 0 1 年与陕西省电视台合作拍摄了“走进气象局”气象科普教育宣传片。气象工作者走上电视 荧屏,全方位向电视观众实地介绍气象工作。近几年来,气象局加强在各类报刊上的科普宣传工作, 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在媒体上发表科普文章,面向广大群众进行气象服务和科普宣传真正做到让气 象走进千家万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 0 0 0 年9 月,陕西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被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命名为陕西省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 0 0 2 年1 0 月,获得中国气象学会颁发的第六届全国气象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荣 誉称号:2 0 0 2 年1 2 月,由中宣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 示范基地”;2 0 0 3 年1 月,被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命名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2 0 0 4 年 1 2 月,获得由陕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防会表彰的“陕西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更为可喜的 是,近几年政府对气象的支持力度从无到有,且逐 F 上升,理解关注气象工作的越来越多,我们珍 惜这来之不易的荣誉和成果,我们更加有信心做好未来的气象科普工作,推动气象事业更大的发展。 作者简介: 王景红( 1 9 6 8 一) ,女,陕西白河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业务管理与气象科技服务管理工作。 1 7 2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