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免疫复习资料1) 免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2)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非固有免疫两大类。3) 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及免疫分子(如免疫球蛋白、补体、各种膜分子及细胞因子等)组成,其作用是执行免疫功能。4) 骨髓的功能: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胸腺的功能: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免疫调节作用;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B细胞在骨髓发育,T细胞在胸腺发育。5) 抗原:是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物质。6) 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7) 抗原特异性:取决于分子表面几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特殊序列及其空间结构,称为表位或抗原决定簇。8)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抗原分子的理化与结构性质;宿主的特性;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9) 抗原的分类分类定义举例胸腺依赖性抗原蛋白质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必须T细胞的辅助,称为TD-Ag,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非胸腺依赖性抗原某些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为TI-Ag,又称非T细胞依赖性抗原。异嗜性抗原指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链球菌异种抗原指来自于另一物种的抗原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植物蛋白、治疗用动物抗血清及异种器官移植物同种异型抗原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所存在的不同抗原血型(红细胞)抗原和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惨了人白细胞抗原(HLA)自身抗原独特型抗原内源性抗原指在抗原提呈细胞(APC)内新合成的抗原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抗原外源性抗原指细菌蛋白等外来抗原,其通过胞吞、胞饮和受体介导内吞等作用进入APC10) 抗体:是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在组织液、外分泌液及某些细胞膜表面。11) 抗体的基本结构是由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H)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L)通过二硫键连接的呈“Y”形的单体。根据H链抗原性的差异可将其分为5类:链、链、链、链、链,不同的重链与轻链组成完整的抗原分子,分别被称为IgM、IgG、IgA、IgD和IgE。12) 抗体的分区:可变区(V区):分别占重链和轻链的1/4和1/2;和恒定区(C区)可变区:重链和轻链的V区分别称为VH和VL。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为高变区(HVR);该区域形成与抗原表位互补的空间构象,又被称为互补决定区(CDR),分别用CDR1(HVR1)、CDR2(HVR2)、CDR3(HVR3)表示,一般CDR3变化程度更高。恒定区:重链和轻链的C区分别称为CH和CL。13) 抗体的功能:识别抗原;激活补体;结合Fc受体;穿过胎盘和黏膜结合Fc受体在人类,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分泌型IgA可被转运到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表面,是黏膜局部免疫的最主要因素。调理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介导I型超敏反应14) IgG:于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水平,是血清和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Ig。其亚型IgG1、IgG3、IgG4可穿过胎盘屏障,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IgG1、IgG2和IgG3能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并可与巨噬细胞、NK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作用,ADCC作用等。IgM:分泌型IgM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沉降系数为19S,称为巨球蛋白,一般情况下不能通过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中。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早出最早合成和分泌和抗体。IgM是初次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A:分泌型IgA为二聚体,参与黏膜局部反应。IgD:膜结合型IgD(mIgD)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IgE:IgE分子量为160kD,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Ig。IgE的重要特征在于它是一类亲细胞抗体,当结合再次进入机体的抗原后可引起I型超敏反应。此外,IgE可能与机体抗寄生虫免疫有关。15) 单克隆抗体:由单一杂交瘤细胞产生,针对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16)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补体系统的组成:(1)补体的固有成分:是指存在于血浆及体液中、参与补体激活的蛋白质,包括:经典途径的C1q、C1r、C1s、C2、C4;旁路途径的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P因子);凝集素途径(MBL途径)的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 补体活化共同组分C3、C5、C6、C7、C8、C9。(2)补体调节蛋白:是指存在于血浆中和细胞膜表面、通过调节补体激活途径中关键酶控制补体活化强度和范围的蛋白分子。(3)补体受体:是指存在于不同细胞膜表面、能与补体激活后所形成的活性片段相结合、介导多种生物效应的受体分子。17) 补体激活途径比较经典途径凝集素途径旁路途径不同点参与组分C1q、C1r、C1s、C2、C4MBL、MASP-1、MASP-2B因子、D因子、P因子起始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病原微生物表面甘露糖残基细菌、G-内毒素、酵母多糖、葡聚糖活化顺序依次活化C1q、C1r、C1s、C2、C4、C3,形成C3与C5转化酶依次活化MASP、C2、C4、C3,形成C3与C5转化酶活化C3b、B因子、D因子、备解素P、C3,形成旁路途径C3转化酶,同时存在C3b的级联放大机制是否依赖抗体是否否参与的免疫反应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天然免疫天然免疫相同点参与组分共同的固有成分C3,共同的末端反应成分C5、C6、C7、C8、C9共同的末端效应形成C5转化酶把C5裂解成C5a和C5b,若补体激活发生在脂质双层上,则C5b与C6、C7、C8、C9形成膜攻击复合物(MAC);若发生在血清中,则与S蛋白结合形成无溶细胞活性的物质。作用形成MAC,介导靶细胞溶解,发挥抗感染免疫的作用;活化过程中,产生多种具有炎性介质活性的片段,参与炎症反应;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18) 补体的生物功能:细胞毒作用;调理作用;炎症介质作用;清除免疫复合物19)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蛋白,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控免疫应答。功能特点:多效性;重叠性;协同性;拮抗性;网络性20) 细胞因子的分类: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生长因子(GF)、趋化因子集落刺激因子: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分化、增殖的细胞因子。干扰素: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功能。肿瘤坏死因子:能造成肿瘤组织坏死。生长因子:泛指一类可促进相应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能趋化免疫细胞,活化免疫细胞,也参与调节血细胞发育、发展、转移,病原微生物感染以及移植排斥反应等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2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组决定移植组织是否相容、与免疫应答密切相关、紧密连锁的基因群。人的MHC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复合体。MHC分子:一般指的是主要组织相关性抗原,是MHC编码的产物。(HLA分子一样)22) 经典的HLA类基因集中在远离着丝点的一端,按序包括B、C、A三个座位,产物称为HLA分子。类基因仅编码类分子异二聚体中的重链,轻链称为2球蛋白,由第15号染色体的基因编码。经典的HLA类分子由HLA类基因编码。经典的HLA类基因复合体中靠着丝点一侧, MHC-I类分子MHC-II类分子分子结构链45kD,2-m 12kD链35kD,链28kD肽结合结构域1+21+1表达特点共显性共显性组织分布所有有核细胞表面APC,活化的T细胞功能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与辅助受体CD8结合,对CTL识别起限制作用。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与辅助受体CD4结合,对Th的识别起限制作用。23) HLA在临床医学上的意义:HLA与器官移植: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 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受者间的组织相容性, 其中HLA等位基因的匹配程度尤为重要。HLA分子与异常表达和临床疾病HLA和疾病关联:HLA是人体对疾病易感的主要免疫遗传学成分;HLA与亲子鉴定和法医学24) 细胞免疫应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阶段;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效应性T细胞的产生及效应阶段。双识别:TCR肽、TCRMHC双信号:抗原肽-自身MHC分子复合物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CD28和APC上的B7结合提供活化的第二信号激活T细胞25) 体液免疫应答的识别:B细胞对T细胞依赖抗原(TD-Ag)识别;双信号:BCR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即启动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由Th细胞与B细胞表面多对共刺激分子相互作用产生,其中最重要的是CD40/CD40L。26) 1、初次免疫应答特点:潜伏期长;抗体量少;抗体类型以IgM为主;维持时间短;抗体特异性低. 2、再次免疫应答特点:潜伏期短;抗体量多;抗体类型以IgG为主;维持时间长;抗体特异性高3、初次免疫应答规律: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可分为:潜伏期:抗原已入侵,但抗体还无法检出;对数期:抗体水平呈对数增长;平台期:此期抗体含量相对稳定;下降期:与抗原结合或被降解,抗体含量逐渐下降。4、免疫系统对感染病原的首次入侵产生记忆作用,在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时,产生更快和更强的应答,称之为再次免疫应答。在一感染性疾病中存活的动物常不再感染此病,这是因为它们的快速再次应答,也就是说它们对此病产生了免疫。固有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参与细胞皮肤黏膜上皮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NKT细胞、T细胞、B1细胞T细胞、B2细胞效应分子补体、细胞因子、抗菌蛋白、酶类物质等,空孔素、颗粒酶,Fasl特异性抗体、细胞因子等,穿孔素、颗粒酶Fasl作用时相即刻96小时96小时后识别受体模式识别受体、有限多样性抗原识别受体,胚系基因直接编码产生,较少多样性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胚系基因重排后产生,具有高度多样性识别特点直接识别病原体及其感染的组织细胞或衰老损伤、畸变细胞所共有的某些高度保守的分子(如PAMP、脂类/糖脂类抗原)识别APC表面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或FDC表面捕获的抗原分子,具有高度特异性作用特点募集活化后迅速产生免疫效应,没有免疫记忆功能,不发生再次应答经克隆扩增分化,成为效应细胞后发挥作用,具有免疫记忆功能,可发生再次应答维持时间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