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 ICS 团体标准 T/CAS XXXX2019 代替 T/CAS XXXX201X 车内空气 气味的评价 感官与光离子化检测仪耦合分析法 Interior air of road vehicles Odour determination Coupling assessment of sensory and photo ionization detector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中国标准化协会 发布 目 次 目次 . I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原理 . 3 5 试验设备 . 3 5.1 一般性说明 . 3 5.2 气味评价设备 . 3 6 人员要求 . 4 7 测试条件 . 5 7.1 第类试验 . 5 7.2 第类试验 . 5 8 评价流程 . 5 8.1 采样 . 5 8.2 评价 . 7 9 评价报告 . 7 10 质量控制 . 8 附录 A . 9 附录 B . 10 附录 C . 11 附录 D . 13 附录 E . 15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T/CAS 1.12017团体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指南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起草人:。 考虑到本标准中的某些条款可能涉及专利,中国标准化协会不负责对任何该类专利的鉴别。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I 引 言 近年来,消费者对车内气味及其健康危害的关注度持续升高,投诉量居高不下。车内气味主要由各 种挥发性物质引起,包括各种烷烃、芳香烃、醛酮有机物及H2S、NH3等无机物。目前,汽车行业现行着 多套企业、协会或ISO建立的车内气味评价标准,通过气味评价员主观嗅辨并给出气味强度等级的方式 对车内气味进行评价和管控。 然而, 这类方法容易受评价员主观影响, 存在一致性差和可信度低的问题; 且气味强度等级指标也不足以全面表征车内气味状态, 对气味改善的指导价值也较小。 基于以上行业现 状,有必要建立一套能够全面表征车内气味状态且能指导车内气味改善的气味评价方法。 为规范车内气味评价测试工作, 推进车内气味客观化评价,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组织行 业专家编制了车内空气-气味的评价-感官与光离子化检测仪耦合分析法。本标准对车内气味的评价-感 官与光离子化检测仪耦合分析法的原理、试验设备、测试条件、评价流程、评价报告等内容进行了详细 规定,是企业进行车内气味客观化评价的重要依据。 T/CAS XXX-XXXX 1 车内空气 气味的评价 感官与光离子化检测仪耦合分析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车内空气进行气味评价的主客观耦合分析方法的原理、 试验设备、 测试 条件、评价流程和评价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在周围环境空气无干扰性气味下,对车内空气样品进行的气味评价。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销售的新生产汽车的车内空气气味评价。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M1类车辆,其它类型车辆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221 感官分析 术语 ISO 12219-7 Interior air of road vehicles-Part 7: Odour determination in interior air of road vehicles and test chamber air of trim components by olfactory measurements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味 odour 由汽车零部件散发到车内空间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引起, 通过人的嗅觉器官产生响应, 可 使人愉悦、无感或反感的嗅觉感受。 3.2 评价小组 sensory panel 从事车内气味评价的团队,由接受过气味评价培训的人员组成。 3.3 气味评价员 odour panelist 气味评价小组中从事气味评价工作的人员。 3.4 小组领队 panel leader 气味评价小组的管理人员, 主要职责包括管理气味评价小组的评价活动和人员聘用、 培 训气味评价员并监督其评价工作。 3.5 气味评价员筛选 odour panelist selection 确定哪些人员有资格成为气味评价员的过程。 T/CAS XXX-XXXX 2 3.6 嗅觉适应 olfactory adaptation 由持续或重复刺激引起的嗅觉灵敏度的暂时性改变,可逆。 3.7 嗅觉疲劳 olfactory fatigue 一种表现为灵敏度降低的嗅觉适应。 3.8 洁净空气 clean air 无味无污染的空气。 3.9 背景浓度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整车测试舱中的某种或多种特定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 3.10 样品气 sampled air 从车内采集到的空气,用于后续气味评价。 3.11 评价室 test room 开展气味评价的房间。 3.12 挥发性有机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存在于车内空间中的由内饰材料等散发出的气态有机物。 3.13 气味参比样品 olfactory reference material 均一、稳定、由CAS号(全称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Registry Number,是某种 物质唯一的数字识别号码) 准确定义了成分且浓度已知的化学气味物质制备品, 用于气味评 价员的培训和校核。 3.14 气味强度 odour intensity 分为主观气味强度和客观气味强度。 评价员通过嗅觉感觉到的气味的强弱程度称为主观 气味强度, 分析仪器通过传感器测定和主客观耦合定律或曲线计算得到的气味的强弱程度称 为客观气味强度。 3.15 气味类型 odour description 表达气味相似性的一个或一组描述词,每个描述词与一种气味参比样品对应。 3.16 气味愉悦度 odour pleasantness 评价员对某种气味的喜好或反感程度,因人而异。 3.17 嗅阈值 odour detection threshold (ODT) 与无味空气相比,评价员能够勉强感觉到有气味,但很难辨别其气味类型,此时气味物 质的浓度作为本标准中的嗅阈值。 3.18 臭气浓度 odour concentration 用洁净空气或氮气对样品气进行连续稀释,达到评价员嗅阈值时的稀释倍数。 T/CAS XXX-XXXX 3 3.19 光离子化 photo ionization 所有的原子均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正常状态的原 子带有相同数量的质子和电子, 从而整个原子的净电荷为零。 增减电子将使原子或由此原子 组成的分子离子化。通过光的使用而产生离子化的过程称为光离子化。 3.20 总烃 total hydrocarbon 除甲烷以外的碳氢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的总称。 3.21 光离子化检测仪 photo ionization detector 利用光离子化原理将被测总烃气体浓度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的传感器。 4 原理 由汽车内饰材料等散发到车内的气体气味通过气味评价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