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7页
第2页 / 共77页
第3页 / 共77页
第4页 / 共77页
第5页 / 共77页
第6页 / 共77页
第7页 / 共77页
第8页 / 共77页
第9页 / 共77页
第1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单 片 机 技 术 及 应 用 第11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教学提示 本章重、难点在于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应用系统软、硬件开发过程,即: 根据所设计的两个单片机应用系统实例,了解MCS-51单片机系统的应用。 根据具体系统的测控要求,设计硬件:元器件选择,原理图设计。 根据具体系统的测控要求,设计软件:程序的编写方法、步骤及格式。 教学目标 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 了解单片机如何去开发系统。 通过设计两个实例,掌握单片机项目设计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掌握单片机系统开发的步骤、简单实用的软硬件设计。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11.1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基本结构 单片机应用系统是为完成某项任务而研制开发的用户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 ,配以外围电路和软件,能实现设定任务、功能的实际应用系统。前面介绍了单 片机的基本组成、功能及其扩展电路。掌握了单片机的软件、硬件资源的组织和 使用。此外,一个实际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还涉及很多复杂的内容与问题,如涉及 多种类型的接口电路、软件设计、软件与硬件的结合、如何选择最优方案等内容 。本章将对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开发和调试等方面作介绍,以便用户 能初步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11.1.1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结构 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结构 单片机主要用于工业测控。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应包括单片机系统和被控 对象,如图11-1所示。单片机系统包括通常的存储器扩展、显示器键盘接口。被 控对象与单片机之间包括测控输入通道和伺服控制输出通道,另外还包括相应的 专用功能接口芯片。 2单片机应用系统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对整个系统的信息输入、 处理、输出进行控制。与单片机配套的有相应的复位电路、时钟电路以及扩展的 存储器和I/O接口,使单片机应用系统能够顺利运行。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图11-1 典型单片机应用系统结构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3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 单片机系统输入通道用于检测输入信息。来自被控对象的信息有多种。按物 理量的特征可分为模拟量、数字量和开关量3种。 对于数字量的采集,输入比较简单。它们可直接作为计数输入、测试输入、 I/O口输入或中断源输入进行事件计数、定时计数等,实现脉冲的频率、周期、相 位及计数测量。 对于开关量的采集,一般通过I/O口线直接输入。但一般被控对象都是交变电 流、交变电压、大电流系统。而单片机属于数字弱电系统,因此在数字量和开关 量采集通道中要用隔离器进行隔离(如光耦合器件)。 对于模拟量的采集相对于数字量来说要复杂一些,被控对象的模拟信号有电 信号,如电压、电流、电磁量等;也有非电量信号,如温度、湿度、压力、流量 、位移量等,对于非电信号,一般都要通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再通过隔 离放大、滤波、采样保持,最后再通过A/D转换送给单片机。 伺服控制输出通道用于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作用于控制对象的控制信号通 常有开关量控制信号和模拟量控制信号两种。开关量控制信号的输出比较简单, 只需采用隔离器件进行隔离和电平转换。模拟控制信号输出需要进行A/D转换、 隔离放大和隔离驱动等。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实践 11.1.2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 对于单片机系统的设计,由于控制对象不同,其硬件和软件结构有很大差 异,但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步骤是相同的。 在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系统设计的任务 在进行系统设计之前,首先必须进行设计方案的调研,包括查找资料、进 行调查、分析研究。要充分了解委托研制单位提出的技术要求、使用的环境状 况及技术水平。明确任务,确定系统的技术指标,包括系统必须具有哪些功能 。这是系统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 它将贯穿于系统设计的全过程,也是整个研 制工作成败、好坏的关键,因此必须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2系统方案设计 在系统设计任务和技术指标确定以后,即可进行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一 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1) 机型及支持芯片的选择 机型选择应适合于产品的要求。设计人员可大体了解市场所能提供的构成 单片机系统的功能部件,根据要求进行选择。若作为系统生产的产品,则所选 的机种必须要保证有稳定、充足的货源,从可能提供的多种机型中选择最易实 现技术指标的机型,如字长、指令系统、执行速度、中断功能等。如果要求研 制周期短,则应选择熟悉的机种,并尽量利用现有的开发工具。 2) 综合考虑软、硬件的分工与配合 因为单片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具有一定的互换性,就如有些由硬件实现 的功能也可以用软件来完成,反之也一样。因此,在方案设计阶段要认真考虑 软、硬件的分工与配合。考虑的原则是:软件能实现的功能尽可能由软件来实 现,以简化硬件结构,还可降低成本。但必须注意:这样做势必增加软件设计 的工作量。此外,由软件实现的硬件功能,其响应时间要比直接用硬件时间长 ,而且还占用了CPU的工作时间。另外还要考虑功能接口芯片。因此,在设计 系统时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实践 3系统详细设计与制作 系统详细设计与制作就是将前面的系统方案付诸实施,将硬件框图转化成 具体电路,并制作成电路板,画出软件框图或流程图用程序加以实现。 4系统调试与修改 当硬件和软件设计好后,就可以进行调试了。硬件电路检查分为两步:静 态检查和动态检查。硬件的静态检查主要是电路制作的正确性,因此,一般无 需借助于开发器;动态检查是在开发系统上进行的。把开发系统的仿真头连接 到产品中,代替系统的单片机。然后向开发产品输入各种诊断程序,检查系统 中的各部分工作是否正常,做完上述检查就可进行软硬件连调。先将各模块程 序分别调试完毕,然后再进行连接,连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应用软件,待一切正 常后,即可将程序固化到程序存储器中,此时即可脱离开发系统进行脱机运行 ,并到现场进行调试,考验系统在实际应用环境中是否能正常而可靠地工作, 同时再检测其功能是否达到技术指标的要求,如果某些功能还未达到要求,则 再对系统进行修改,直至满足要求。上述单片机系统的设计过程用框图表示如 图11-2所示。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图11-2 系统调试流程图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11.2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 11.2.1 硬件系统设计原则 一般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包括单片机系统和被控对象,设计包 含两个部分内容:一是单片机芯片的选择;二是单片机系统扩展。 1单片机芯片的选择 单片机芯片即单片机(或微处理器)内部的功能部件,如RAM、ROM 、I/O口、定时器/计数器及中断产品等。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AT89C51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的 CMOS 8bit单片机片内带4KB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 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和128B的随机 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存储技术生产, 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bit中央处理器(CPU)和Flash存 储单元,功能强大。AT89C51单片机可适用于许多高性能的场合,可灵 活地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2单片机系统的扩展 单片机由于受集成度限制,片内存储器容量较小,一般片内ROM小于4 8KB,片内RAM小于256B;但可在外部进行扩展,如MCS-51系列单片机的片 外对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可分别扩展至64KB。 只要不能满足系统的要求时,必须在片外进行扩展,选择相应的芯片,实现系 统硬件扩展。二是系统硬件配置,即按系统功能要求配置外围设备,如键盘、 显示器、打印机、A/D和D/A转换器等,也即要设计合适的接口电路。总地来 说,硬件设计工作主要是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设计和存储器的扩展。一般的单 片机系统主要由如图11-3所示的几部分组成。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实践 图11-3 MCS-51系统组成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11.2.2 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主要围绕单片机系统的功能扩展和外围设备配置,包括下面几个部 分的设计。 1程序存储器 若单片机无片内程序存储器或存储器容量不够时,需在外部扩展程序存储器 。外部扩展的存储器通常选用EPROM或E2PROM。EPROM集成度高、价格便 宜,E2PROM则编程容易。当程序量较小时,使用E2PROM较方便;当程序量 较大时,采用EPROM更经济。 2数据存储器 大多数单片机都提供了小容量的片内数据存储器,只有当片内数据存储器不 够用时才扩展外部数据存储器。 存储器的设计原则是:在存储容量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存储芯片 的数量。建议使用大容量的存储芯片以减少存储器的芯片数目,但应避免盲目地 扩大存储器容量。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3I/O接口 由于外设多种多样,使得单片机与外设之间的接口电路也各不相同。因此, I/O接口常常是单片机应用系统中设计最复杂也是最困难的部分之一。I/O接口大 致可归类为并行接口、串行接口、模拟采集通道(接口)、模拟输出通道(接口)等。 目前有些单片机已将上述各接口集成在单片机内部,使I/O接口的设计大大简化。 系统设计时,可以选择含有所需接口的单片机。 4传感器 传感器将现场采集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压力等)变成电量,经放大 器放大后,送入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成二进制数字量,送MCS-51系列CPU进 行处理,最后将控制信号经D/A转换送给受控的执行机构。为监视现场的控制一 般还设有键盘及显示器,并通过打印机将控制情况如实记录下来。在有些情况下 可以省掉上述组成的某些部分,这要视具体要求来确定。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5译码电路 当需要外部扩展电路时,就需要设计译码电路。译码电路要尽可能简单,这 就要求存储空间分配合理、译码方式选择得当。考虑到修改方便与保密性强,译 码电路除了可以使用常规的门电路、译码器实现外,还可以利用只读存储器与可 编程门阵列来实现。 6驱动电路 单片机外接电路较多时,必须考虑其驱动能力。因为驱动能力不足会影响产 品工作的可靠性。所以当设计的系统对I/O端口的负载过重时,必须考虑增加I/O 端口的负载能力,即加接驱动器。如P0口需要加接双向数据总线驱动器74LS245 ,P2口接单向驱动器74LS244。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7抗干扰电路 对于工作环境恶劣的系统,设计时除在每块板上要有足够的退耦电容外 ,还要在每个芯片的电源与地之间加接0.1F的退耦电容。电源线和接地线 应该加粗些,并注意它们的走向(布线),最好沿着数据的走向。对某些应用 场合,输入/输出端口还要考虑加光耦合器件,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及抗干扰 能力。 8电路的匹配 单片机系统中选用的器件要尽可能考虑其性能匹配,如选用CMOS芯片 的单片机构成系统,则系统中的所有芯片都应该选择低功耗的,以构成低功 耗的系统。又如选用的晶振频率较高时,则存储芯片应选用存取速度较高的 芯片。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 11.3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件设计 一个应用系统中的软件一般是由系统监控程序和应用程序两部 分构成的。其中,应用程序是用来完成诸如测量、计算、显示、打 印、输出控制等各种实质性功能的软件;系统监控程序是控制单片 机系统按预定操作方式运行的程序,它负责组织调度各应用程序模 块,完成系统自检、初始化、处理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