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情结 中国文化中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情结 中国文化中的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 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 ,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 史学家。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 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 之 “杜樊川”。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 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 足以名家。杜牧善文工诗,人称“ 小杜”。亦工书画,传世书迹张 好好诗最为著名。杜牧有政治 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 排 挤,一生仕途不得志。九日齐 山登高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 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 慨。 相关背景 齐山位于池州市城南齐山位于池州市城南1.51.5公里。公里。 齐山得名,旧说有二:一说齐山十齐山得名,旧说有二:一说齐山十 余峰等齐,故名齐山;一说唐贞元余峰等齐,故名齐山;一说唐贞元 间齐映任池州刺史,间齐映任池州刺史,“惠及于池惠及于池” ,“因以名其山因以名其山”。山景优美奇怪。山景优美奇怪 ,山上自唐至清建有庙宇、书院。,山上自唐至清建有庙宇、书院。 杜牧于唐会昌四年(杜牧于唐会昌四年(844844)九月刺池)九月刺池 州,次年其友张祜(州,次年其友张祜(hh)前来拜望)前来拜望 ,两人一个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两人一个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 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一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一 个遭人排挤,怀才不遇,于是登齐个遭人排挤,怀才不遇,于是登齐 山共度重阳,有名篇山共度重阳,有名篇九日齐山登九日齐山登 高高,其友张祜以诗和之。,其友张祜以诗和之。 1、诗的前两句写了怎样的景?流露 出怎样的情?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重阳佳节 ,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江 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青色,这就是所谓 翠微。人们登山,仿佛是登在这一片可爱的颜色上 。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 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 的澄肃。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 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这样美好的词来代替 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这种节 日登临的愉悦,给诗人素来抑郁不舒的情怀,注入 了一股兴奋剂。 小结:写了赏心悦目的秋景,流露出愉悦的心情。 个性阅读 有人说,“江涵秋影雁初飞”中“涵 ”字用得极好,你认为如何? 好。 “涵”,是沉浸的意思,诗 人描绘秋景,不是迎面远眺,而是俯 看江水,从碧波如画的清溪中,看到 鸿雁南飞和齐山的倒影,把这里的一 派秋光通过这个“涵”字,曲折地摄入 眼底。 2、中间四句写的是什么?透过表面, 你能看到诗中隐含着什么?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他面对着秋天 的山光水色,脸上浮起了笑容,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 的菊花,觉得应该插个满头归去,才不辜负这一场登 高。诗人意识到,尘世间象这样开口一笑,实在难得 ,在这种心境支配下,他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斟起酒来喝吧 ,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 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这中间 四句给人一种感觉:诗人似乎想用偶然的开心一笑, 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在内心中的郁闷 ,但郁闷仍然存在着,尘世终归是难得一笑,落晖毕 竟就在眼前。 小结:写出了诗人与朋友的“须尽欢”。表面的开心一 笑,掩盖着内心的抑郁苦闷。 手法? 3、诗的最后两句带有总结性的意味 ,你认为重在表达一种什么情怀?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春秋时 ,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 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 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象“登临恨 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 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又何必像 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呢? 小结:看来诗人想表达一种旷达的情怀。 谈谈你对尾联的理解。 “牛山沾衣”是一个典故。 景公在牛山,是因有感于自己一旦离开 人世,美好的江山能否永保,杜牧这次登 高,表面看,心绪坦荡,对自己的怀才不 遇,似乎有点超然。但这仅是一种表象, 他的内心并不超然,这两句曲折地抒发了 内心的不平和感慨。 4、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 以旷达出之”,你同意吗? 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倒不 一定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 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诗人主观上未 尝不想用节日登高的快慰来排遣抑郁。篇中“须插 ”、“但将”、“不用”以及“何必”等词语的运 用,都可以清楚地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上的挣扎。 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抑郁中挣扎出来,那是另 一回事。 另:不同意。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 但诗人不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 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 5、诗人的愁闷何以那样深、那样难以 驱遣呢? 除了因为杜牧自己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 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的 人,也就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 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诗人张祜,他比杜牧 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 ,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抑,未能见用 。这次张祜从江苏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 他的被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因此诗中的 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 感。这才是诗人无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 佳的深刻原因。 总结 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利豪 宕;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 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 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 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 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诵读杜牧,并与杜甫相 比较,说说这两首诗在思想和意境上的差异.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抒写了诗人的报复难以伸展的愁闷情 怀,抒情主人公形象突出,但在意境的营 造上显得凄恻低回,缺乏一种雄浑阔大的 高远气象。 杜甫:登高 通过登高所见秋江之景,表达了诗人 常年漂泊,老病愁苦的复杂情感,沉郁顿 挫,动人心肺;在意境的营造上显得雄浑 高远。 登高诗回顾 王勃滕王阁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杜甫登高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思考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王勃滕王阁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杜甫登高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时间流逝,时不我待 怀才不遇 抒怀励志,积极进取 思乡 排遣郁闷:时代的艰难,家道的 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 。 抱负难施,愁苦抑郁的情怀。 登高诗所表达的情感 一、表达思念之情; 二、感怀伤时,表达个人的身世之悲; 三、抒怀励志,鼓舞人心。 庄子杂篇盗拓第二十九 : “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 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 ,不过四五日而已矣。”此言人生欢笑既难 得,则更应善自宽慰,多方开解,切不可 对一些烦恼事过于挂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