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狗血故事 德国最著名刑庭法官的狗血故事 在当前德国销量最高的刑法书籍一览一文中,曾经提及:“存在少数几种袖珍版的Kommentar,兼具了体积小、价格亲民、每年更新这三个优点,成为了销量榜上的明星。排在第4名和第6名正是由Thomas Fischer主编的刑法Kommentar2015年版与2016年版,价格均为89欧,2700多页。Thomas Fischer是联邦最高法院刑二庭的主席法官,也是维尔茨堡大学的荣誉教授,理论水平与实务水平都很高,同时还是一位炮火猛烈的时评家。本公众号的头像正是这本Kommentar。”Thomas Fischer可以说是当今德国最出名的刑事法官。他的出名,部分归功于他是联邦最高法院刑二庭的主席法官,部分归功于这本畅销的Kommentar,但是最大的原因在于他的个性。他是一位叛逆的法官,爱好就是批判与炮轰,可以称得上是带“V”的“嘴炮王”。他口无遮拦,文笔辛辣又戏谑,最喜欢的是与主流意见背道而驰。法官、媒体、国会、官员、民众,只要是他看不惯的,基本上都被他骂遍了。他在联邦最高法院内部也属于刺头,前几年因为争夺刑二庭主席法官之位与法院院长闹得势不两立。因此,他在网上粉丝众多,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树敌众多。最近,他陷入了一起风波法兰克福州高院指责他所在的法庭延期诉讼,损害了被告人的权利。这种法院之间的撕逼可不多见,不光是法律界炸开了锅,媒体界人士更是兴奋异常,纷纷落井下石地将这一事件称为“Thomas Fischer案”。法兰克福汇报的女编辑Helene Bubrowski抓住时机,在2016年3月13日发表的又是Fischer“德国最出名的刑事法官”究竟怎么工作的?或者说根本不做!一文中把Thomas Fischer狠狠地嘲讽了一番。这篇文章黑得很有意思,其中反映出的德国法院的生态情况我想中国法律人也会感兴趣,所以特意把这篇文章给翻译了出来。分割线Thomas Fischer憎恶被束缚。但是,他成为了法官,有义务受到法律的束缚。Fischer鄙视机会主义者。但是,他每周都在写,以享受粉丝们的欢呼。他嘲笑中产阶级,认为他们“过分地忧虑”并“像蚂蚁一样地生出法律人”。但是,他在巴登巴登(译者注:著名的温泉景区)却拥有一栋住宅兼工作楼。(他说)要想获得成功的法官生涯,人们不需要“超群的智慧”,海龟或者精子完成任务“差不多同样完美”。但是,他自己却毫不留情地争取到了卡尔斯鲁厄联邦最高法院的领导位置。他的文字暴躁又具有侵略性,但是私下说话又很轻柔。他公开谩骂与侮辱同事、记者、教授与政客,但是自己甚至不能承受客观的批评。Fischer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法官通常是在判决中说话的。他们必须在法庭里外都表现出,对自身独立性的信任从未受到过威胁。德国的法官法是如此要求的。法治国正是建立在国民的信任之上。但是,Fischer既不能也不愿服从于谁。谁想防卫他的攻击或者尝试指出他越界,都必须考虑到自己会被斥遍全身并被公开屠宰的下场。Fischer感觉自己“在法中”(im Recht)这正是他在“ZeitOnline”上专栏的题目。在这里,外界感受与自身感受相差甚远:他尝试在文章中做一些让步,不再指责任何人,Fischer最近如是说但是所使用的方式,却使得不只是“受害人”感觉到恶意与诽谤。在他的文章中,法官是胆小的,东德还是原民主德国的残留,记者充其量也就是无知的。在他的专栏中,他时常一人扮演起诉者、法官与执行官三个角色,去批评那些已无上诉可能的判决。62岁的Fischer背后有一个不平凡的经历。十几岁时,他为了当一名摇滚歌手而辍学,之后当过卡车司机与快递员。直到快三十岁了,他才开始去大学学习法学,然后在职业阶梯上迅速攀升。他可以算得上“德国最出名的刑事法官”了。他的专业才华与敏锐洞见不断得以证明。但是,他的虚荣心还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尤其受到损害的是联邦最高法院。特别尴尬的是2月发生的最新事件:法兰克福州高院指责,Fischer作为主席法官的联邦最高法院刑二庭延迟了刑事诉讼,造成了被告人享有的公平与法治国诉讼权利受损。这样的指责极为少见。法兰克福的法官被迫取消了针对一名毒贩的逮捕令。虽然存在潜逃的危险,但是在经过了两年九个月之后继续延长拘留是不符合比例原则的。州高院认为,使毒贩获得自由的责任在于Fischer:在他转交给报告人之前,案卷已经在他的桌上放了四个月。当审判庭负担过重时,主席法官必须通知主席团以重新分配工作。在回复法兰克福法院的意见中,Fischer声称,延迟是基于“审判庭的总体业务情况”。但他并没有提及任何过重的负担。他在与法兰克福汇报周末报通电话时说道:“这是由于我个人的负担情况,我有很多事要做。”他完全没有看到这与他之前回复意见的矛盾之处。“当其他人去度假时,我要开车去参加研讨会”Fischer并不想抱怨法院工作太多,也可能有着其他原因:当职务利益受到影响时,主席团可以禁止法官从事副业。对于Fischer这可能意味着,他不得不放弃很多公共活动。当他还不是专栏作家时,法兰克福的卷宗在他的桌上放了四个月都没有看。即使他每个周末早上不写这25000个字符(他自己吹的牛),他也要在副业上花费很大的精力(可参见他的个人官网)。每个月他都要做多场报告,参与多场研讨会,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还是维尔茨堡大学的荣誉教授。每一年他都要出版他的刑法Kommentar,2500页由他自己钻研对所有条款他都必须用最新的判决与文献进行完善。Fischer否认他的副业影响了职务利益。“当其他人去度假时,我要开车去参加研讨会。”他这么说道。但是,人们在卡尔斯鲁厄听到的却完全不同:听说刑二庭太乱了。在这里几乎不可能连续两三天进行商议,而这在其他审判庭再正常不过。刑二庭的运转不顺,同样体现在联邦最高法院公布的数据中。Fischer的审判庭在一年中作出了最少的判决,与其他审判庭差距甚大。2015年有220个上诉案件还没有审结。在其他审判庭,一年都只有101至115个案子未决。所有审判庭每年年初新受理的案子基本上都是一样多的。2014年与2013年的情况也大体相似。Fischer在2013年夏天被任命为主席法官。在这之前的两年刑二庭的欠账也相对较多。这其中也有Fischer的原因:他曾经阻止审判庭主席的职位被他人占据。当时的法院院长Klaus Tolksdorf认为Fischer不合适而他不准备承认评估,并进行了抗议。这导致当时有三个主席职位空置。在当时就已经有足够的迹象表明,Fischer缺乏担任审判庭主席的平衡能力。根据新闻报道,因为他的缘故,三名法官同事主动调走。在2011年年初关于http:/http:/www.wenku1.com/news/FAABB97A845AAFD0.html职位的争议爆发之前,刑二庭所存留的卷宗并不比其他审判庭多。(译者注:刑二庭的主席法官之争,从2011年年初开始,直到2013年年中才尘埃落定,Fischer得偿所愿)现在,速度当然不是决定性的标准。如果刑二庭有缜密的思考、认真的调查和全面的讨论,那么人们就不能反对这一诉讼被拉得太久。平均而言,刑二庭比其他审判庭有着更多的口头审理。但是,这并不一定就到得出该审判庭对案件的审理更深入。Fischer有着自己的解释:“我们在审判庭中很难达成一致。”当法官们在商议中无法达成一致,他们就必须召开口头审理。“问题出在那些人身上。”Fischer说道。这不是什么秘密,他在他自己的审判庭内既有朋友也有敌人。在审判庭之外,Fischer在卡尔斯鲁厄面对的几乎都是敌人。许多同事在他与Tolksdorf的对立时选择支持后者,所以被他疏离。他们对于Fischer傲慢的指责感到遗憾。他指责他们违背了法治国原则,因为他们长年使用实务化判决(译者注:应该是指模板化判决)。从他的职业出发,他在专栏中如此写道:“法律人在本质上是胆小如鼠的。他不喜欢前往那些炎热、多尘、喧闹又危险的地方。”Fischer的审判庭在法律界被称为“造反庭”。他在那里将一个又一个的基本原则推翻。刑二庭判决认为,在侦查被告人的程序中,证人的口供完全不允许被使用同样不能间接地通过侦查法官(Ermittlungsrichter)地审问。几十年来,所有的审判庭都认为法官审问是被允许的;Fischer之前也是如此。但现在他的审判庭判决,这一实践“与法治国不相称”。全部类型!“我们可以命令女权主义者或者全身遮纱者”Fischer用手指点那些不将全部卷宗阅读完的同事。根据Fischer自己的说法,刑二庭现在又要遵循被验证了的“四眼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只有报告人与主席知道这些卷宗。单边行动者给联邦最高法院带来了动乱与纷争。“宁静并不是积极的。”Fischer如是说。但是,他破坏了联邦最高法院的功能,即判决应当具有一致性。更糟糕的是,他破坏了民众对司法的信任。即使在卡尔斯鲁厄之外,Fischer也失去了支持。在绿党中,人们曾经说过很多正面评价他的话。但是在他发表关于性犯罪刑法的言论后,这一情况就改变了。他“与女人之间有着困扰的关系”,议会党团中如是说。而且,“在法律政策上没有人再拿他当真。”在Fischer眼中,填补强奸罪漏洞的计划只是纯粹的“用刑上瘾”。执政联盟希望更好地保护那些无力反抗强奸犯地妇女。Fischer这样写道:“我们可以把人们的自由空间变得如此之小,以至于他们如同笼中之鼠般吱吱地叫。我们可以命令女权主义者或者全身遮纱者.”(译者注:其实作者有点断章取义了,Fischer只是打个反向比喻,警惕刑法过度扩张侵犯人们自由)Fischer的刑法Kommentar仍是每位见习法官强制必买的(译者注:真的是强制必买吗?难怪销量这么高)。不过人们听到越来越多的抱怨,这本Kommentar不再给出通说观点,因此对于实务操作并不合适“太多的Fischer在Fischer Kommentar中。”人们如是说。甚至辩护律师也离他而去。一个曾是他最大支持者的人说:“在Fischer Kommentar中,总是只有Fischer。”全文完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当法官就好好当!叫你天天上网喷,叫你天天干副业,工作上的正事不用心,做事又没有政治觉悟,这下遭报应了吧!好了,静候Thomas Fischer法官的反击,下回再翻。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9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