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目录,一、公平公平与效率的涵义及其关系,1.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实现收入分配的真正公平。起点公平,也可以说是机会均等,主要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参与经济活动的前提平等,即他们拥有平等地分享社会资源的机会。例如,平等地竞争工作岗位的机会、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机会等。过程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追求物质财富、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要平等地遵守各种规则、规范以及法律制度,简单的说就是要实行公平竞争。为此国家政府部门在制定规则和法律时就要确保规则法律的公平性,从而确保竞争过程的公平。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决定着结果公平。结果公平是人们最关注的公平,它是指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取得与此劳动相对应的产品和收入,并且取得的收入差距不大,人们对此结果比较满意就基本上达到结果公平。,(一)公平与效率的涵义,2.效率:本文所说的效率是从经济角度出发,主要是指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是指在整个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资源配置的效率,即经济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与生产出的产品的比率,简单的说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比率。,(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1.对立性: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着相互否定、相互排斥 的对立。 过分追求高效率势必会因人们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而导致两极分化,最终损害公平;如果强调绝对公平,追求收入均等,又会严重挫伤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损害到效率的实现,使经济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2.统一性:公平与效率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统一。 (1)效率是实现公平的基础 首先,社会公平问题是在经济效率提高到一定 水平社会出现剩余产品时才开始谈及的。 其次,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 最后,效率也是衡量社会公平与否的一项标准。 (2)公平又能促进效率的实现 其一,公平能为效率创造出良好安定的社会氛围,从而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其二,公平能充分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实践探索,(一)改革开放前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实践探索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虽然我们提倡的是按劳分配,但在实践中占统治地位的却是以各种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公平理念。,(二)改革开放后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实践探索 1.否定平均主义,把经济效率放在第一位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邓小平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著名论断,为了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使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影响: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工作重点集中在效率方面 ,强调生产发展,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逐渐拉开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1992 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肯定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肯定了效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表达了社会主义公平的本质,是对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高度总结。 (2)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原则,并指出“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此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3)十四届三中全会时把“兼顾效率与公平”改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且这种说法一直沿用到中共十六大以前。 影响:这一分配原则的指导下,经济取得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越拉越大,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 2002 年,江泽民在进行分配制度改革时说:“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4.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十六届五中全会,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2)十六届六中全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3)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影响: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收入分配体制。,总之,从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过程来看,通过深化改革,基本形成了一个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它们是我国体制改革和经济实践的必然选择。从这些演变历程看,应该肯定分配制度的变迁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加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同时也带来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严重的分配不公。因此,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达到的发展就是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加大公平的砝码,使公平与效率达到平衡,并最终使二者能够协调,这是当前最为正确的选择。,三、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中国经济的高经济增长率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全体居民的收入大幅提高。然而,居民收入差距也出现了不断扩大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表2001-20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单位:元),从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在21世纪的今天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遍在提高,但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农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二)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受资源环境差异、经济基础差异、民族习俗差异等诸多因素影响,长时间存在不同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呈现出东、中、西三大地区的阶梯式分布格局,这种差距在收入分配领域的表现也十分突出。,2011年按地区分居民平均收入(单位:元),根据图表我们可以看出,2011年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东部地区是中部地区的 1.51 倍,是西部地区的 1.56倍,是东北地区的 1.52 倍;在乡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东部地区是中部地区的 1.49 倍,是西部地区的 1.83 倍,是东北地区的 1.23 倍。东部地区不论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在乡村人均可支配收中,都是领先地位,这也说明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三)各行业就业人员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1年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元),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像电力、交通运输等传统的垄断性行业和一些新兴行业如金融业等行业的职工收入远远高于农、林、牧、渔业等职工的收入,不同行业的职工之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四、正确处理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对策,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公平与效率失衡现象日趋严重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并且已经引起了政府、社会和理论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如何形成合理的收入差距,既能充分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提高效率;又能使绝大多数人享受社会生产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这是摆在我们党和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一)正确处理初次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1.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也出现了扩大的趋势,必须处理好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1)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 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稳步实施,积极推进我国农业向前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而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促进建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这一政策的提出,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3)依法保证农民的平等权利。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树立公平对待农民的观念和理念,并完善保证农民朋友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法规,切实在各方面体现和落实农民的平等权利,只有这样广大农民群众才会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才会全力的投入劳动,进而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2.统筹区域发展 要解决我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首要的任务是帮助落后地区发展其经济,使得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跟上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政策应运而生。党的十八大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把不同地区的资源、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有机的配置起来,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 (1)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2)积极发展自然生态旅游业。,3.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打破垄断特别是打破行政性垄断和行政性色彩较浓厚的行业垄断是解决行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最重要、最根本的出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行政性的垄断越来越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为了解决行业收入差距问题,我们必须打破行政性的行业垄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间的公平与效率。为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继续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所谓的“产权制度改革”又被称为“所有制改革”,它包括所有权制度改革、经营权制度改革、处置权制度改革和收益权制度改革。另外,产权制度改革还应该包括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和私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但是在本文中处理行业垄断问题上,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指的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产权主题归属明确和产权收益归属明确。 第一,政企分开。 第二,转变政府职能。 第三,完善产权制度及相关法律体制。,(2)继续加快对行政垄断行业的改革。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非国有制企业所实行的投资倾斜和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对航空、电信、金融、电力等行业所实行的垄断经营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收入差距和贫富不均。虽然在当时条件下实施这些政策和措施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这些政策和措施逐渐成为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这不但影响了行业间公平的实现,而且阻碍了各行业效率的提高。所以审时度势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第一,继续推进行政垄断行业的改革步伐。 第二,加强对行政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4.努力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是增加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所谓“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党的十八大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对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对体现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调动其劳动的积极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努力拓展投资渠道 要着力发展债券市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