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1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5页 / 共61页
第6页 / 共61页
第7页 / 共61页
第8页 / 共61页
第9页 / 共61页
第1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工 业园区案例介绍业园区案例介绍 王学军王学军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012,5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要求 第二十九条: 各类产业园区应当组织区内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国家鼓励各类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废物交换利用,能 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利 用,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其他有关设施。 我国各类园区的发展概况 自八十年代逐步涌现,高新区、科技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 区、工业园区等 国务院批准/同意的国家级开发区和国务院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开发区 省政府批准/同意的省级开发区和省级政府所属部门批准设立的开发区 省级别以下开发区 一些分类方式 综合性园区、专业性园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园区 产业链衔接紧密园区、主导产业引领型园区。 生态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4 工业生态和循环经济园区工业生态和循环经济园区- -理论研究理论研究 工业生态学的效益工业生态学的效益 环境效率 经济效率 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提高公司的形象 减少公司的法律责任 工业生态学的应用条件和障碍工业生态学的应用条件和障碍- -废弃物利用方面废弃物利用方面 一家公司的废物必须能用于另一家企业 废弃物应是数量较大的 废弃物中有用物质应具有较高浓度 废弃物供应和需求必须是稳定的 技术变化可能导致废弃物产生和需求变化 关于废弃物的法律责任 自然系统 工业系统 工业系统 自然系统 传统模式 工业生态模式 国家发改委等国家发改委等: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工业园区) 资源产出指标: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能源产出率、土地产 出率、水资源产出率。 资源消耗指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取水量、 重点产品单位能耗、重点产品单位水耗。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 复利用率。 废物排放指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二 氧化硫排放量、COD排放量。 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业园区的重要机会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业园区的重要机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2011年下发了关于率先在甘肃、青海省开展园区循 环化改造示范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在两地选择部分园区率先进行循环化改造 示范试点。 本次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支持针对园区现有产业链的关键补 链项目,二是支持园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012年又下发了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推进全国各地现有的各类园 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以及各类 专业园区等)循环化改造工作。目前园区推荐和评审工作已经开始。 目标是:到到2015年,年,50以上的国家级园区和以上的国家级园区和30以上的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以上的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 改造。改造。通过循环化改造,实现资源、环境方面的目标。同时培育百个国家循环化 改造示范园区。 中央财政资金将加大对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要求“七化”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要求“七化” (一)空间布局合理化(一)空间布局合理化 根据物质流和产业关联性,开展园区布局总体设计或进行布局优化,改造园区内的企业、产业 和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体现产业集聚和循环链接效应,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二)产业结构最优化(二)产业结构最优化 结合本区域的产业和资源的比较优势,考虑园区环境承载力和地方发展需求,围绕提高资源产 出率和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 调整和优化园区的产业结构。 (三)产业链接循环化(三)产业链接循环化 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实行产业链招商、补链招商,建设和引进产业链 接或延伸的关键项目,合理延伸产业链,实现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首尾相连、环环相扣、 物料闭路循环,物尽其用,促进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以及危险废 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四)资源利用高效化(四)资源利用高效化 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优先的原则,推行清洁生产,促进源头减量;开发能源资源的清洁高效利 用技术,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改造,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推动余热余压利用、企业间废物 交换利用和水的循环利用;推进水资源替代,沿海地区的园区适当开展海水淡化,减少淡水的 使用。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要求(续)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要求(续) (五)污染治理集中化(五)污染治理集中化 加强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培育专业化废弃物处理服务公司,实行园 区污染集中治理。强化园区的环境综合管理,开展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构建园 区、企业和产品等不同层次的环境治理和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排放水 平。 (六)基础设施绿色化(六)基础设施绿色化 对园区内运输、供水、供电、照明、通讯、建筑和环保等基础设施进行绿色化、循 环化改造,促进各类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集成优化,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成 本,提高运行效率,使园区生态环境优美。 (七)运行管理规范化(七)运行管理规范化 建立园区循环化改造指导协调机制;建设园区废物交换平台,以及循环经济技术研 发及孵化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激励政 策;制定入园企业、项目的准入标准和招商引资指导目录,实行产业链招商、补链 招商;强化对园区内企业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管;开展宣传教育,促进公 众参与,形成优美、清洁、和谐的环境和氛围。 综合性园区案例:天津开发区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业显现出生态化特征 经济增长速度连续6年在25%以上 水资源利用率达国际先进水平 能耗、物耗呈逐年递减趋势 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 取得的成果取得的成果 (一)强化一)强化“资源共享资源共享”,实施基础设施生态化建设,实施基础设施生态化建设 基础设施是综合园区建设的基本内容 基础设施是园区能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节点 对基础设施进行源头减量、过程再用、末端资源 化的生态化建设,采取集约化运行,可以大大提 高园区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资源共享与基础设施生态化是综合园区发展循环 经济的基础。 水资源方面:构筑区域水资源处理水资源方面:构筑区域水资源处理再生再生利用模式。再生水规模化生产,成利用模式。再生水规模化生产,成 为区域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以及区域水生态系统重建和修复的纽带。为区域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以及区域水生态系统重建和修复的纽带。 现有污水处理厂3座,再生水厂1座 西区人工湿地系统 重视区域“废水零排放”的技术研发 制定了免缴污水处理费单位认定暂行办法和使用新型水源暂行办法,通过价 格在内的配套政策体系,鼓励企业污水回用和使用再生水 水电气热的生产和供应:实施了非电空调、地源热泵、水电气热的生产和供应:实施了非电空调、地源热泵、 锅炉脱硫改造等节能环保工程。锅炉脱硫改造等节能环保工程。 区域集中供热、供蒸汽 开展能流分析,强化能源计量,安装能耗监测系统 实施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新能源利用项目 实施公交车改燃、轻轨、导轨电车等绿色交通项目 燃煤产生的炉渣粉煤灰等废弃物实现100%综合利用。 固废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产业共固废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产业共 性废物资源化补链项目,搭建园区污染“零排放”的支撑性废物资源化补链项目,搭建园区污染“零排放”的支撑 平台平台 多个电子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 汽车拆解和废钢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投资建成日处理1200吨的双港垃圾焚烧发电厂 (二)强调(二)强调“结构优化结构优化”,促进园区产业生态化,促进园区产业生态化 天津开发区聚集了万余家企业,其规模不等,行业有别, 产业生态化是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综合型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不仅仅是搭建产业链,而是 要从整体上促进产业向结构更优、效率更高的生态化方向 发展。 天津开发区产业生态化的路径可描述为: “点”“线”“面”相结合,产业结构整体优化 “点”点”以企业为单元,通过清洁生产、精细管理、生态设计等手以企业为单元,通过清洁生产、精细管理、生态设计等手 段,促进单一工艺、产品和企业的优化段,促进单一工艺、产品和企业的优化 广泛实施绿色设计 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市环境友好企业、市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大量企业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多家单位主动向社会公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企业环境报告 “线”线”推行产业共生理念,围绕主导行业发展静脉产业,优化园区推行产业共生理念,围绕主导行业发展静脉产业,优化园区 物流关系和产业链;以大企业为核心,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物流关系和产业链;以大企业为核心,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 引进电子废物、废铅酸蓄电池、汽车拆解和废钢的资源综合利用等补 链项目 以摩托罗拉、三星、丰田、诺维信等大企业为核心实施绿色供应链管 理,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生态设计、主动公开环境和社会责任信息等 手段,带动上下游相关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等活动,促进产 业链和产品链的优化 “面”面”以“集团化、基地化、链条化”为策略,引进和培育产业关联度以“集团化、基地化、链条化”为策略,引进和培育产业关联度 高、资源能源利用率高的核心企业,以行业龙头带动企业聚集高、资源能源利用率高的核心企业,以行业龙头带动企业聚集 从源头杜绝技术落后、耗能高、污染重的项目入区 引进行业龙头以带动企业聚集,形成新的产业基地 通过制定产业规划和促进政策提高现有产业集聚水平,并以当前的主导产业、核 心企业和主要产品为基础,在区内最大限度地完备配套能力,形成关联产业链网 根据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将新能源、环境产业化项目作为发展重点,推动了区域 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三)强化(三)强化“政府引导政府引导”,形成循环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形成循环经济发展长效机制 综合运用行政约束手段和激励措施,是天津开发区政府引导模式的特点,主要 包括决策、政策、监督和服务四个机制。 建立决策机制建立决策机制 06年成立“天津开发区循环经济促进委员会”。 完善政策体系完善政策体系 07年颁布天津开发区促进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的暂行规定 设立“泰达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活动 分两批发布天津开发区促进节能降耗、环境保护重点鼓励目录 开展“工业废物生态管理标识”活动,促进企业实现废物循环利用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保社会监督员制度、企业环境诚信体系等一 系列社会机制,密切联系媒体和NGO等压力集团,完善循环经济发展 监督机制,提高对违法企业的威慑力和约束力。注重发挥各方社会力量 的联合作用。 强化服务支撑体系强化服务支撑体系 注重信息服务的软件建设,设立节能协会、环保协会、废物最小化俱乐 部等平台,促进企业相互学习沟通 与南开大学共建“泰达循环经济促进中心”,为政府决策和企业提供技 术管理服务 以中欧环境管理合作、中日环境事务合作等国际合作项目为平台,引进 国际先进理念、管理和技术 专业型园区:化工行业专业型园区:化工行业 化工行业是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