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建筑力学 】、一、单项选择题 1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支座为 ( B固定端支座 )。 2截面法求杆件截面内力的三个主要步骤顺序为 ( D取分离体、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3在一对 ( 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位于杆件的纵向平面内的力偶作用下,杆件将产生弯曲变形,杆的轴线由直线弯曲成曲线。4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 B屈服 )阶段的特点是应力几乎不变。5轴心受压直杆,当压力值恰好等于某一临界值时,压杆可以在微弯状态下处于新的平衡,称压杆的这种状态的平衡为 ( C随遇平衡 )。 6欲求梁某一点的线位移,应在该点设 ( A一单位集中力 )7图示单跨梁AB的转动刚度是 ( B6 )。()8矩形截面,高为h,宽为b,则其抗弯截面模量为( A )。9在力法典型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数值恒大于零的有( A主系数 )。 10图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是( C0.5 )。1.若刚体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二个力必( 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2.截面法求杆件截面内力的三个主要步骤顺序为( D.取分离体、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3.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是( B.体系儿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4.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 B.屈服 )阶段的特点是应力几乎不变。5.图示构件为T形截面,其形心轴最有可能的是( C. Z3 )6.欲求梁某一点的线位移,应在该点设( A.一单位集中力 )。 7.图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CAB是( B. 0 )。8.矩形截面,高为h,宽为b,则其抗弯截面模量为( A. ) 9.一个点在平面内的自由度有( A.2 )个 10.图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CAB是( C. 0. 5 )1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为( D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2如图所示结构为( C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 )。3平面弯曲是指作用于梁上的所有荷载都在梁的( B纵向对称平面 )内,则变形后梁的轴线仍在此平面内弯曲。4如图所示构件为矩形截面,截面对轴的惯性矩为( D )。5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水平位移,则应在该点虚设( B水平向单位力 )。6图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是( C0 )。7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支座为( B固定支座与定向支座 )。8力偶( D无合力,不能用一个力等效代换 )。9一个刚片在平面内的自由度有( B3 )个。A2 C4 D510求支座反力,下列叙述( D静定结构除了三个平衡条件外,还需要变形条件才能求得反力 )是错误的。1、若刚体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二个力必( 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2、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共具有( D、6 )独立的平衡方程。3、静定结构的几何组成特征是( B、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4、低碳钢的拉伸过程中,胡克定律在( A、弹性阶段 )范围内成立。5、图示构件为T形截面,其形心轴最有可能的是( C、Z3 )。6、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 C、结点位移 )。7、图示单跨梁的传递系统CAB是( B、0 )。8、力法中,主系数是8:1是由( B、M1图和M1图 )图乘得出的。9、一个点在平面内的自由度有( A、2 )个。10、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 C、任意移动和转动 ),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二、判断题 1在约束的类型中,结点可分为铰结点、刚结点、自由结点。( )2交于一点的力所组成的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3在平面力系中,所有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为平面一般力系,有3个平衡方程。( )4多余约束是指维持体系几何不变性所多余的约束。( )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共有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四种。( )6截面上的剪力使研究对象有逆时针转向趋势时取正值。( ) 7作材料的拉伸试验的试件,中间部分的工作长度是标距,规定圆形截面的试件,标距和直径之比为5:1或10:1。( )8平面图形的对称轴一定通过图形的形心。( )9两端固定的压杆,其长度系数是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压杆的4倍。( )10挠度向下为正,转角逆时针转向为正。( )11力法的基本未知量就是多余未知力。( )12力矩分配法的三个基本要素为转动刚度、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 )13力偶的作用面是指组成力偶的两个力所在的平面。( )14在使用图乘法时,两个相乘的图形中,至少有一个为直线图形。( )15力系简化所得的合力的投影和简化中心位置无关,而合力偶矩和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1.约束是阻碍物体运动的限制物。( )2.交于一点的力所组成的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3.力系简化所得的合力的投影和简化中心位置有关,而合力偶矩和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4.多余约束是指维持体系几何不变性所多余的约束。( )5.没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组成的结构是超静定结构。( )6.截面上的剪力使研究对象有逆时针转向趋势时取正值。( )7.轴向拉伸(压缩)的正应力大小和轴力的大小成正比,规定拉为正,压为负。( )8.平面图形的对称轴一定通过图形的形心。( )9.压杆上的压力大于临界荷载,是压杆稳定平衡的前提。( )10.挠度向下为正,转角逆时针转向为正。( )11.图乘法的正负号规定为:面积与纵坐标y0在杆的同一边时,乘积y0应取正号;面积与纵坐标y0在杆的不同边时,乘积y0应取负号。( )12.力矩分配法的三个基本要素为转动刚度、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 )13.物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系统。( )14.在使用图乘法时,两个相乘的图形中,至少有一个为直线图形。( )15.计算简图是指经过简化后可以用于对实际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图形。( )1、约束是阻碍物体运动的限制物。( )2、力沿坐标轴方向上的分力是矢量,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 )3、力系简化所得的合力的投影和简化中心位置有关,而合力偶矩和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4、几何不变体系是指在荷载作用下,不考虑材料的位移时,结构的形状和位置都不可能变化的结构体系。( )5、没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组成的结构是超静定构造。( )6、平行于梁横截面的内力是剪力,作用面与梁横截面垂直的内力偶是变矩。( )7、轴向拉伸(压缩)的正应力大小和轴力的大小成正比,规定拉力为正,压为负。( )8、安全因素取值大于1的目的是为了使构件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9、压杆上的压力大于临界荷载,是压杆稳定平衡的前提。( )10、梁横截面竖向线位移称为挠度,横截面绕中性轴转过的角度称为转角。( )11、图乘法的正负号规定为:面积w与纵坐标y0在杆的同一边时,乘积w y0应取正号;面积w与纵坐标y0在杆的不同边时,乘积w y0应取负号。( )12、结点角位移的数目就等于结构超静定的次数。( )13、物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系统。( )14、有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形,比较两图形对形心轴惯性矩的大小,可知前者比后者大。( )15、计算简图是指经过简化后可以用于对实际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图形。( )1约束是阻碍物体运动的限制物。( )2力偶的作用面是指组成力偶的两个力所在的平面。( )3物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系统。( )4轴力是指沿着杆件轴线方向的内力。( )5截面上的剪力使研究对象有逆时针转向趋势时取正值,当梁横截面上的弯矩使研究对象产生向下凸的变形时(即下部受拉,上部受压)取正值。( )6桁架中内力为零的杆件称为零杆。( )7有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形,比较两图形对形心轴惯性矩的大小,可知前者比后者小。( )8细长压杆其他条件不变,只将长度增加一倍,则压杆的临界应力为原来的4倍。( )9在使用图乘法时,两个相乘的图形中,至少有一个为直线图形。( )10结点角位移的数目就等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11计算简图是经过简化后可以用于对实际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图形。( )12力系简化所得的合力的投影和简化中心位置有关,而合力偶矩和简化中心位置无关。( )13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组成的结构是超静定结构。( )14图乘法的正负号规定为:面积与纵坐标在杆的同一边时,乘积应取正号,面积与纵坐标在杆的不同边时,乘积应取负号。( )15力矩分配法的三个基本要素为转动刚度、分配系数和传递系数。( )三、计算题1计算下图所示桁架的支座反力及1、2杆的轴力。(10分) (1)求支座反力 由得,即由得,由得,(2).求杆1、2的轴力 由结点的平衡条件,得(拉)由截面法的平衡条件,得2画出下图所示外伸梁的内力图(10分)。 2(10分)(1)求支座反力 由,得 即由,得(2)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3、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a)所示连续梁,并画M图。固端弯矩表见图(b)和图(c)所示。(20分)3(10分)(1)计算转动刚度和分配系数, , ,(2)计算固端弯矩(3)分配与传递(4)画弯矩图()1.计算下图所示析架的支座反力及1,2杆的轴力。(10分)1.(1)求支座反力,由MA=0得,FBy*8+12*8=0 即FBy=-12KN() 由FX=0得,FAx=12() 由Fy=0得,FAy=12() (2)求杆1,2的轴力) 由结点A的平衡条件,得 由结点B的平衡条件,得2.画出图所示外伸梁的内力图。(10分)2. (1)求支座反力(2)画剪力图和弯矩图3.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a)所示连续梁,并画M图。固端弯矩表见图(b)和图(c)所示.3.(1)计算转动刚度和分配系数, , ,(2)计算固端弯矩(3)分配与传递(4)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