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5页 / 共46页
第6页 / 共46页
第7页 / 共46页
第8页 / 共46页
第9页 / 共46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Word格式选择题第一章1、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B)A、PAN B、LAN C、MAN D、WAN 2、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B)A、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B、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 C、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D、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3、在下列各项中,一个计算机网络的3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1、若干数据库 2、一个通信子网3、一系列通信协议 4、若干主机5、电话网 6、大量终端A、123 B、234 C、345 D、2464、现代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目的是(C)。A、数据通信 B、数据处理 C、资源共享 D、网络互连第二章1、采用专用线路通信时,可以省去的通信阶段是(A) A、建立通信线路 B、建立数据传输链路 C、传送通信控制信号和数据 D、双方确认通信结束 2、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C)A、终端、电缆、计算机 B、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 C、信源、通信媒体、信宿 D、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 3、宽带传输通常使用的速率为(D)A、0 10mbit/s B、1 2.5mbit/s C、5 10mbit/s D、0 400mbit/s 4、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是(D)A、电信号传输系统 B、文字通信系统 C、信号通信系统 D、数据通信系统 5、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A)A、协议 B、服务 C、ASP D、ISO/OSI6、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1”和“0”的方法叫做(B)A、AM B、FM C、PM D、DM7、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字信号1,0的方法称为(C)A、ASK B、FSKC、PSK D、ATM8、在信道复用技术中将光纤可工作的有效波长划分为多个波段,在同一时刻进行多路传送的技术称为(B)A、频分多路复用FDM B、波分多路复用WDM C、时分多路复用TDM D、码分多路复用CDM9、在模拟信道上发送数字信号时,需要对信号进行(C)。A、编码 B、解码 C、调制 D、解调10、网络数据库接口不包括(C)。A、CGI B、JDBC C、MUD D、ASP11、调制解调器的几种调制方法中,抗干扰最差的是(A)A、ASK B、FSK C、PSK D、3DPSK12、字符间的同步定时是指(C)A、字符间间隔任意 B、字符间比特间间隔任意 C、字符间间隔固定 D、字符内比特间间隔固定13、下列关于虚电路交换不正确的是(A)。A、虚电路交换各分组按发出顺序到达目的站节点 B、虚电路交换用户双方独占物理电路 C、永久虚电路没有虚电路呼叫建立阶段 D、虚电路交换属于存储转发交换 14、关于基带信号,下面哪一项描述最恰当(B)A、可以用三角波表示B、表示二进制比特序列的典型的矩形脉冲信号C、常常采用频分复用D、在模拟通信信道上传输的数据信号15、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C)。A、单工 B、半双工C、全双工D、上述三种均不是第三章1、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C)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2、各种网络在物理层互连时要求(C)A、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相同 B、数据传输率相同,链路协议可不同 C、数据传输率可不同,链路协议相同 D、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可不同 3、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B)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4、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C)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5、下列功能中,属于表示层提供的是(D)A、交互管理 B、透明传输 C、死锁处理 D、文本压缩 6、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C)A、网络接口层 B、网际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7、TCPIP的互联层采用IP协议,它相当于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A)。A、面向无连接网络服务 B、面向连接网络服务C、传输控制协议 D、X25协议8、在OSI参考模型的各层中,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服务,透明地 传送报文的是(D)。A、应用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9、在OSI七层协议中,提供一种建立连接并有序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层是(B)。A、传输层 B、会话层 C、表示层 D、应用层10、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要采用分层结构的理由是(B)。A、可以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实现。B、各层功能相对独立,各层因技术进步而做的改动不会影响到其他层,从而保持体 系结构的稳定性。C、比模块结构好。D、只允许每层和其上、下相邻层发生联系。11、TCPIP参考模型中,应用层协议常用的有(A)。A、TELNET,FTP,SMTP和HTTP B、TELNET,FTP,SMTP和TCPC、IP,FTP,SMTP和HTTP D、IP,FTP,DNS和HTTP12、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其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是(D),由它组成了一整套协议。A、网络拓扑结构 B、组成结构 C、ISO/OSI标准模型 D、TCP/IP参考模型13、对等层实体之间采用(C)进行通信。A、服务 B、服务访问点 C、协议 D、上述三者14、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C)。A、比特 B、字节 C、帧 D、分组15、在网络分层中,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分界线位于(D)。A、表示层 B、会话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16、在OSI模型中,提供路由选择功能的层次是(B)。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对话层17、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和其上的N1层的关系是(A)。A、N层为N1层提供服务 B、N1层将为从N层接收的信息增加了一个头C、N层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 D、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18、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定义为:(C)A、一种计算机网络的实现B、执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软件结构C、建立和使用通信硬件和软件的一套规则和规范D、由ISO制定的一个标准19、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 (C)A、分组 B、报文 C、帧 D、比特序列20、在TCP/IP参考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B)A、主机网络层 B、互连层 C、应用层 D、传输层第四章1、在以下几种传输媒体中,哪种传输速率最高(C)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通信卫星2、100Base-T 使用(C)作为传输媒体A、同轴电缆 B、光纤 C、双绞线 D、红外线3、双绞线由两根互相绝缘绞合成螺纹状的导线组成。下面关于双绞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l、它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2、安装方便,价格便宜3、不易受外部干扰,误码率低4、通常只用作建筑物内的局部网通信介质A、123 B、124 C、234 D、全部4、网络拓扑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网络的性能、可靠性与(B)。A、网络协议 B、通信费用 C、设备种类 D、主机类型5、采用点一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结构有4种,它们是(A)。A、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B、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C、星型、总线型、树型和网状型 D、星型、环型、树型和总线型6、10Base-5型LAN的运行速度和支持的粗缆最大长度是(C)。A、10Mbps,100m B、10Mbps,200mC、10Mbps,500m D、16Mbps,500m7、如果用粗缆连接两台集线器,构建10BASE-T以太网,则两台机器的最远距离可达(C)。A、500m B、100m C、700m D、300m8、下列标准中用于100Mbps快速以太网的标准是(C)。A、8027 B、8028 C、8029 D、8023U9、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适用于下列哪种类型的以太网(B)A、10Base-5 B、10/100Base-TC、10/100Base-F D、10Base-210、什么样的传输介质可以用于有强大电磁干扰的通信场合(D)A、电话线 B、同轴电缆 C、双绞线 D、光纤11、局域网最基本的网络拓扑类型主要有(B)A、总线型 B、总线型、环型、星型C、总线型、环型 D、总线型、星型、网状型12、令牌环(Token Ring )的访问方法和物理技术规范由(D)描述。A、IEEE802.2 B、IEEE802.3C、IEEE802.4 D、IEEE802.513、在以下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D)A、双绞线 B、无线信道C、同轴电缆 D、光纤14、RS一232C的电气特性规定其传输电压的范围为(A)A、-15V+15V B、-5V0VC、-15V-5V D、0V+5V15、目前以太网的最高速率为(D)。A、10Mbps B、100Mbps C、1000Mbps D、10000Mbps16、标准10Mbps 802.3 LAN的波特率为(C)波特。A、5M B、10M C、20M D、40M17、令牌总线(Token Bus )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由(C)描述。A、IEEE802.2 B、IEEE802.3C、IEEE802.4 D、IEEE802.518、如果你要组建一个实际应用的局域网,那么这个局域网最少有(B)。A、一台打印机服务器 B、一台文件服务器C、一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