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章归纳整合 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内容索引 知识网络构建 教材问题点 拨 知识网络 构建 教材问题 点拨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教材P78 读图思考 例如,将天然气从乌鲁木齐市运至上海市需采用管道运输。 教材P81 活动 以京九铁路为例。 京九铁路(北京香港九龙)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修筑的一条现代化铁 路。下面对影响京九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进行简要的分析。 (1)合理布局交通网。我国的铁路运输一直非常紧张,特别是南北向铁 路尽管有京广、京沪两条铁路,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往华南方向运输货物,其运量只能满足计划的30%40%。修 建京九铁路,可以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活跃整个路网。 (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与繁荣。 (4)先进的科学技术保证了京九铁路自北向南穿越黄河、长江等大江大 河,穿过崇山峻岭。沿途地形各异,地质情况复杂。京九铁路在线路 设计科学化、施工设备现代化和施工手段自动化等方面均创造出了国 内铁路建设的一流水平。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建设京九铁路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 带动沿线经济发展。这说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化铁路建设 中,经济社会因素对铁路区位的影响,已经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 性因素。 教材P83 活动 尽管各地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不同,但能得出一般规律: 水运地位相对下降,而公路、铁路及其他现代化运输方式的地位明显 上升;聚落由沿河带状分布变为面状分布。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材P84 读图思考 地区不同点相同点 自然环境交通人口网点密度 山区 地势起伏大,自 然环境较差 线路少、方式 单一、闭塞 稀少小 都分布在人 口稠密、交 通相对方便 的地方平原 地势平坦,自然 环境较好 线路多、方式 多、方便 稠密大 教材P86 活动 1.(1)了解本地实际情况,完成图示。 (2)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交通发展使交通网络更加完善,通达性进一 步增强,人们的出行范围不断扩大。现代商业发展对市场信息的要求 越来越高,商品流通速度的快慢影响着商机,商业场所的布局对交通 有非常高的要求。为了便于人流、物流的集散,提高经济效益,新型 商业场所对交通干线有重要的依附关系。 2.(1)表格略。提示:社会实践题要突出本地的主导性特征。由于农村 人口分布较为稀疏,为便于人们将多余的物品进行交易,因此在一定 范围的区域内都应该设置集市。 (2)考虑到交易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可能有限,因此不需要天天“开市” ,只需隔几天“赶集”一次,就可满足农民交易的需要。 (3)如果某集市的交通条件改善,来赶集的人可能增多,会使集市更加 繁华,“赶集”的次数也可能增加;反之,如果交通条件变差,来赶 集的人会减少,集市的周期也会相应延长,直至最后完全退化成为单 纯的居民点。 教材P8788 问题研究 资料1 资料分析 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答案,要注意观点和论据的一致性。例 如:选择骑自行车,一可以锻炼身体,二不造成大气污染。 2.同意。自行车太多会造成城市道路拥堵,加上有些人不遵守交通规则 ,乱闯红灯等,这些都会使机动车的运行速度降低。或不同意。城市 机动车和自行车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资料2 资料分析 1.材料中主要指的是大气污染源。工矿企业、家庭炉灶和汽车的排放物中 ,含有大量的煤烟粉尘、硫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有害 物质。 2.同意。由于自行车太多,影响了城市的道路交通,使城市道路拥堵,机 动车运行速度减慢,此时燃油不充分,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加剧空气 污染。 或不同意。城市机动车速度较慢不是因为自行车多了,而是因为城市内 车多路少,道路的发展跟不上车辆的增长速度,加上部分道路规划不合 理,空载、运输效率低下等。 资料3 资料分析 1.公交优先可能会使自行车的数量减少。 2.本题要学会分析总结,从不同的角度,尽量拓展思维,言之有理即可。 例如,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完善道路网,错开上下班的时间,分散城市 职能等。 资料4 资料分析 以自行车代步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缓解交通紧张 和污染状况,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锻炼身体,亲近自然。 分析讨论 多了。禁止大货车驶进市中心区;在市中心,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工厂和办公室安排不同的上下班时间,减少上下班时间的交通拥堵。 分散北京城市职能,建设卫星城。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