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桂林山水甲天下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课时:2课时提供者:黄廷涛单位:涡阳县陈大学区于楼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桂林山水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以优美、简 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课文4个自然段按“总分总”的顺序分为三大版块。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以一“甲”字高度概括桂林山水的奇丽为天下之最;第2、3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先描绘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再展示桂林的山“奇”、“秀”、“险”的风姿;第4自然段则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作结,概括全文,呼应开头。全文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是本单元重点训练“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进行阅读的典型例子;而其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特别是抓住桂林山水鲜明特点进行描绘的写法,是学生读中学写的最佳范例。二、教学目标1、能掌握课本“漓、瑕、峦”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玩赏、波澜壮阔、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7个词语;能理解课文内容,说出桂林山水的基本特点;能带着喜爱之情朗读与背诵课文。2、能了解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能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处理相关信息。3、能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自豪感;4、能注意从观察生活中发现美,逐步形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小学四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但需要加强感悟和积累,提高表 达运用的能力,达到能把自己喜爱的美好事物、想要表达的意思感情清楚地表达出来;也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学生具有独立的朗读能力,对阅读等语文活动很感兴趣。3、学生开始学习借助课件自主学习,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拓展阅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文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层次清晰,讲授时主要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策略,通过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利用多媒体声音、图像资源,借助大量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视象”,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欣赏美景,品读课文,以达到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 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2、 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同学们,大家课前上网收集了有关桂林自然景观的资料。桂林的哪处风景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同桌交流资料;代表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资料。通过展示,检查课前预习;培养学生从网上收集、整理、加工与文本有关信息的能力。我们来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真实的桂林山水的。边听边思: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桂林山水)听课文朗读录音;看桂林山水录像片段;思考问题设计。创设良好的视听情境,营造欣赏课文的轻松氛围,激发对本课的学习兴趣。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老师读的正确吗?请大家都来当评委。自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新词。生听师读,评价。利用多媒体课件学习生字词,提高学习效果,使得学生乐学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甲天下”是什么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 一”什么意思?同桌交流;学生发言。教给学生抓关键词学句的方法课文是如何围绕着“桂林山水甲天下”描写漓江的水与桂林的山,把每个自然段的大概意思写出来。(明确归纳段意的要求:全面、简洁、准确)生写段意;同桌交换学习,全班汇报。理清文脉,了解课文大意课文先总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分写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 山“奇、秀、险”,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总括。按“总-分-总”的方法来写。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意。文脉更清晰认真阅读第二自然段,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 “甲天下”?(板书:静、清、绿)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生回答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文本内容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请四人小组讨论再汇报。(师小结:一是比较法,二是从感觉、视觉等方面,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学生汇报交流。视听对比、生动直接,学生能很快理解漓江水更美“甲天下”。作者把漓江水写得如此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赞美之情,请同学们把这种感情读出来。(范读;引读)自由练读、同桌互读;个人汇报读(评比)、小组挑战读、集体齐读。形式多样的朗读,在品味语言、学习文本的基础上生成学生的个人感悟。这么美的水,这么富有诗意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把它背下来吧! (示范背诵)以上为第一课时,以下为第二课时。生练背;同桌互背。教师的示范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经典文段的背诵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积累。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三自然段;出示问题设计。自学第四自然段;汇报小组方式,学生自主、合作、 探究地学习;从扶到放,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自读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对桂林山水总的感觉是什么?你的感觉又有什么?画出作者感觉最佳的句子。通过对桂林山水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生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自由描绘:水-静、清、绿,山-奇、秀、险。生同桌交流后发言对全文的总结,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如果你置身于桂林山水,请说一句心中最想说的话。生同桌交流后说感受。拉近学生与文本 的距离。请同学们用最美的声音、最美的感情,把2、3自然段齐声朗读。学生朗读2、3自然段。学生感情升华请同学们运用第2、3自然段的写法完成下列小练笔:黄山的 播放黄山的风景录像。生写片段学生写片段,让学生进入写作情境。请同学们上传作品,大家一起分享;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上传作品;生交流;同桌交流后自评;互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交流中碰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展现。布置作业:1.喜爱书法的同学,把赞美桂林山水的话语写在课本插图上,题词,签名;2.喜欢讲故事的同学,选择插图上的一个景点,说给家人听,练练怎样做导游;3.喜欢写作的同学,给桂林山水设计旅游广告词;4.喜欢阅读的同学,上网收集祖国名胜风景的小文章阅读。学生浏览作业超市,跃跃欲试。课后自主合作交流作业和学习心得、感受。围绕一个主题,从多方面设计问题,即拓展延伸,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跃跃欲试。七、教学评价设计1、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课件和录像,给了他们活生生的生活情景,学生就产生了初步的感受,然后重点让学生读课文,而且是让学生自己揣摩着读,做到了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和作者的心灵对话,不仅能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到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文气美。2、学生边读边感知课文,既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自学能力。“让学生把自己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这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享受激励、鼓舞和鞭策,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3、通过作画,学生又一次亲历语言文字,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在交流中相互探究促进,对桂林山水的美有了更进一步的感受。4、让生说中体会美,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赞美桂林,不仅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更是在组织表达情感的语言中探究到了文本之美。5、启发想象,创造美。学生写片段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进行转换角色、运用语言的训练,从而为将来走向生活进行的一次很好的锻炼,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活跃了学生思维,启发了学生创新。八、板书设计桂林山水 静:感觉不到在流动漓江水 清:看见江底的沙石 绿:仿佛无瑕的翡翠 舟行碧波上甲天下 奇:拔地而起形态万千 人在画中游桂林山 秀: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险:危峰兀突怪石嶙峋九教学反思一、“读写结合”,在品读中感悟,在积累中运用桂林山水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呢?首先,我用多媒体展现了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了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读”表现出来;接着在品读、评读、诵读、挑战读、引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中激活情趣和欲望,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悟中又促进有质量地朗读。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读”是“写”的基础和先导,“写”是“读”归宿和目的。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我就把“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一段话”作为三维目标之一。学生通过对课文例段的学习,仿写“黄山真美啊”小练笔,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拉近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距离,作文能力也得以提升,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转化。 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桂林山水是一篇记写桂林优美风光的经典之作。课文从漓江的水、桂林的山这两个方面,为读者展示了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画长卷。任何诗化的教学语言都无法描绘桂林山水的美丽,无法讲授文本内容的精彩,无法诠释作者感情的丰厚。网络、视频、投影等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是教学此类文章的最好手段。本节课的特点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有机整合,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化地接受知识。例如: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预习,有条件的可在家长的指导下,从网上浏览和收集有关桂林山水自然景观的文章,培养学生自主上网学习的习惯和利用网络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这一环节,我让孩子们在舒缓的音乐中,欣赏桂林山水的录像片,学生兴致非常高,惊讶、赞叹、喜爱之情不时迸发,油然而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研读文本,观赏漓江水之美”、“从扶到放,观赏桂林山之妙”等环节中,我又通过丰富多彩,声、文、图并茂的视听教学手段,让学生立体化地接受多种信息,课堂充实有趣,学生喜之、爱之、乐之,学习情绪很高。在 “读写结合,迁移运用”一环,我通过播放黄山的风景录像,让学生拓展思维,开阔眼界,身临其境地欣赏黄山风景之美、之奇,对黄山的喜爱之情,有如涓涓溪流,涌注笔端,仿写片段事半功倍。在“作业超市,能力拓展”一环,我不仅要求学生把作业上传给老师,而且要求学生自主合作进行交流和探讨,让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三、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弥补的策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如何更充分而又恰到好处地发挥这种优势呢?虽然我们有了很好的理念,也有了优良的条件,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教师只会简单地“操作”,而不会“创作”;学生只停留在浏览、收集的层面,而缺少加工提升的能力。需要师资培训部门、信息技术学科对师生加强培训,也需要我们在这方面加倍努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