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离线作业考核学前儿童游戏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感觉运动游戏2游戏期现象3前练习说4游戏的个体因素5学前儿童游戏的环境创设二、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20世纪70年代以来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在游戏研究中占主导地位。2学前儿童角色游戏的结构包括角色的扮演、对物品的假想、以人代人和情景转变。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松弛说的主要观点有哪些?2. 学前儿童规则游戏的结构是什么?3. 如何指导学前儿童的角色游戏?4. 福禄倍尔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5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有哪些主要观点?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举例说明如何对学前儿童游戏进行现场指导。2结合实例论述学前儿童游戏内容的发展趋势。答案附后 见下一页温馨提示:复制下一页的答案到你的原卷。离线作业考核学前儿童游戏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感觉运动游戏答:也称机能性游戏或练习性游戏,主要是岁前儿童进行的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 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构成,使学前儿童的感觉或运动器官在运 用过程中获得快感的一-种游戏形式。2游戏期现象答:人与动物都游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游戏,只有动物演化到高级阶段,才 出现“游戏期”这种特殊的现象。3前练习说答:又称生活预备说。代表人物是格鲁斯。主要观点是:在童年时代就要游戏,游戏 提供了儿童准备参加严肃生活的途径,游戏是儿童未来生活最好的预备。4游戏的个体因素答:性别、年龄、能力、个性、健康的构成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身心因素。5 学前儿童游戏的环境创设答: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为直接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过程。二、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20世纪70年代以来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在游戏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答:错误2学前儿童角色游戏的结构包括角色的扮演、对物品的假想、以人代人和情景转变。答:错误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松弛说的主要观点有哪些?答:主要观点是:游戏不是为了剩余精力的发泄,而是为了精力的恢复,儿童需要用游 戏来恢复精力。2. 学前儿童规则游戏的结构是什么?答: (1) 以认知发展为依据的游戏包括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四类(2)以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及其在游戏中的不同表现对儿童游戏进行分类包括偶然的行为 或无所事事、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3)根据教育实践中游戏如何促进幼儿发展为依据包括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有规则游戏。3. 如何指导学前儿童的角色游戏?答: 1. 丰富儿童的知识体验。丰富儿童知识经验的途径主要有:1)教师可通过各科教育或偶的那个、日常观察、生活活动、劳动、娱乐活动等多种形 式拓宽儿童知识面:2)要善于利用园外教育资源的优势,定期组织儿童外出参观、郊游,邀请社区有关人4. 福禄倍尔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福禄贝尔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他是第一位阐扬游戏功能及价值的人,福禄贝尔把游戏的教育价值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在他看来,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人的最纯洁的素质和最内在的思想就是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和表现的。人的整个未来生活,直到他将要重新离开人间的时刻,其根源全在于这一生命阶段。他强调成人要允许幼儿自由地、尽情地游戏,不可以随意干涉和破坏。同时要求成人要关注和指导幼儿的游戏,他说幼儿时期的游戏并非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它有高度的严肃性和深刻意义。5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有哪些主要观点?答:理解纽曼的游戏特征学说。如控制:内控与外控?;真实;动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纽曼提出,用控制、真实性和动机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内部动机;动机可疑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举例说明如何对学前儿童游戏进行现场指导。答:教师参与学前儿童的游戏进行指导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1)支持儿童游戏的态度功能(2)密切师生关系的情感功能(3)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功能.游戏是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它不仅有娱乐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儿童在语言、认知、注意、记忆、情绪、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游戏是学前儿童的生命,它可以给学前儿童的快乐、经验、思想和健康的作用。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激动人心的,能使其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角色游戏顾名思义,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这就使得幼儿园角色游戏需要我们更好地指导、探索,以寻求在园小朋友更大的发展。 而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在角色游戏中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环境,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指导是至关重要的。角色游戏是新进幼儿园小朋友们的最爱,不需要老师的干预,只要给一个环境,他们就能玩得有声有色。对小朋友们来说,角色游戏这四个字是比较陌生的,但是面对着布置好的环境,比如“娃娃家”,他们会忍不住地去摆弄摆弄,在与玩具的“交流”中他们会很简单地模仿成人的一些动作,会抱着孩子到其他“小朋友家里”串门,还会问“娃娃”一些简单的问题:“宝宝,你饿了吗?”“宝宝你要喝水吗?”幼儿们把娃娃看作是有生命的,这些现象在开展“娃娃家”角色游戏时,是经常能观察到的。因此,为幼儿提供较多的形象逼真的玩具,布置良好的区角环境,鼓励幼儿大胆玩耍是教师主要的任务。一、材料玩游戏的兴趣前提 角色游戏,离不开丰富的材料,材料越丰富,小朋友们玩得越起劲,特别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更注重形象思维能力,更要求教师为学前儿童小朋友提供角色游戏的准备材料。首先,要考虑材料、玩具的形象性。一个个颜色鲜艳、形象可爱的玩具能促使幼儿产生玩耍、摆弄的欲望,玩具是小朋友们的最爱,一旦小朋友们爱上了玩具,那肯定也会爱上游戏,更会投入到游戏中来;其次,在准备玩具的数量上,也有所要求,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小朋友的年龄心理特点,都喜欢争抢玩具,而且一旦抢到自己手里,都很难协商,在布置“娃娃家”区角时,我们教师可以多准备一些娃娃,娃娃家的餐具,比如小碗、筷子、勺子、还有仿真点心水果等,用来招待客人需要;再次,学前儿童幼儿的玩具提供不需要太复杂,要根据幼儿的喜好准备适宜的材料,当材料适应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时,孩子才会积极主动地去使用材料,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比如在“娃娃家”角色区域准备材料时,小朋友们更喜欢的是可以准备跟娃娃相关的材料,如娃娃的衣服、鞋子等,而一些空调、冰箱等家电,小朋友们似乎关注得更少。最后,材料的增添要根据幼儿认知发展水平,递进式地投放。在游戏时要注意观察孩子对各种材料的使用情况,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和活动水平对材料进行有效地增减。比如在“玩具店”一开始,可以为小朋友们准备好一些常见的玩具,供小朋友们玩,也可以由小朋友们“购买”。但是过一个阶段后,现有的玩具满足不了小朋友们的玩乐需求,这个时候再适当地增添一些新鲜玩具,重新引起幼儿玩耍的兴趣。二、观察幼儿游戏,适时参与指导 当幼儿已经能自立开展游戏后,我们尽量放手让他们自己游戏,但是也少不了必要的指导、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情形是各不相同的。在指导学前儿童幼儿的游戏时,教师必须以观察幼儿的动作、语言作为重点。其实对幼儿来说是能够和玩具“交流”的,而教师作为旁观者,站在小朋友边上,得用极其“认真”的态度来关注他们的游戏过程,“煞有其事”,这就是角色游戏要求我们做的。除了欣赏他们的游戏过程,也应适时地指导,比如,拎着娃娃的头发了,揪着娃娃的耳朵了,等等。可以反问小朋友,大人这样,你觉得舒服吗?或者老师可以参与游戏:“我好痛呀,你揪着我的头发。”变声为娃娃的口气来说,幼儿更能接受,都能及时地调整自己抱娃娃的姿势。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我们老师还要不断地与幼儿交流,用交流来解释幼儿的行为,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生活、模仿成人劳动。三、鼓励幼儿交流玩游戏心得 学前儿童的小朋友,语言能力发展还比较好,要求他们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游戏体会是需要一定时间来培养的。教师在学期的初期首先应提供最宽松的环境让幼儿喜欢来讲讲游戏中的事 。学前儿童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及注意力不稳定, 行为不受规则控制, 更不会用规则调节自己的行为, 同伴间一旦发生矛盾就无法解决或终止游戏或等待教师的帮助。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 并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 有目的, 有计划地通过游戏的不同主题, 不同角色对幼儿进行教育和训练。我们老师在指导中也可以以角色的身份和幼儿平行游戏来影响幼儿, 但要牢记幼儿在先教师在后的原则。比如,看到“娃娃家”比较冷清,我就以客人的身份出现:“家里有人吗?”小主人过来开门了,我也参与到游戏中来,和小朋友对话,互动,一起“做家务”,一起“照顾娃娃”。这样通过教师的参与游戏性指导, 使幼儿在游戏中主题内容得到继续与深化。幼儿的一日活动离不开游戏,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之一。怎样让幼儿爱上游戏,更好地参与角色游戏,让游戏成为有益于幼儿的活动,我们作为教师,在指导活动中,应及时反思,总结,共同探索游戏方案。2结合实例论述学前儿童游戏内容的发展趋势。答: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 的主要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有其各自的特征。本章将简要介绍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和不同年龄儿童接触时,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教育,同时,这也将为本课程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将涉及以下具体内容:婴儿动作的发展;婴儿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先学前期儿童动作的发展;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学习者应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 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岁) 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称为婴儿期,也有人称之为乳儿期。这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又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一、婴儿的身体生长 婴儿期是身体迅速生长的时期,头几个月,身高平均每月增长3cm以上,1岁时,身高可以达到7075cm,体重可达910kg。同时其神经系统也迅速发育。这里我们主要谈谈婴儿动作的发展。 (一)新生儿的原始动作反应(本能动作) 1新生儿环境的变化 胎内环境 胎外环境 恒温 变化 比较安静 声音 黑暗 光 寄生 独立进行生命活动 从上述对比中可以看到,胎内环境和胎外环境差异很大,也就是说新生儿出生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本能动作(无条件反射) 过去,人们以为孩子刚出生时是无能的,什么也不会。可是,近年来的研究材料发现,儿童先天带来了应付外界刺激的许多本能,其本能之多,令人惊讶。天生的本能表现为无条件反射,它们是不学而能的。下面简述一些。 吸吮反射。奶头、手指或其他物体,如被子的边缘,碰到了新生儿的脸,并未直接碰到他的嘴唇,新生儿也会立即把头转向物体,张嘴做吃奶的动作,这种反射使新生儿能够找到食物。 眨眼反射。物体或气流刺激眼毛、眼皮或眼角时,新生儿会做出眨眼动作。这是一种防御性的本能,可以保护自己的眼睛。怀抱反射。当新生儿被抱起时,他会本能地紧紧靠贴成人。 抓握反射。又称达尔文反射。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