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 初中年级语文暑期作业答案 六十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有个姓张的偶然走到山谷的溪水边,听到岩石上发出很大的声音。他寻找一条路径爬上去看,只见一条大蛇,身围像碗口那样粗,在树丛里摇晃着,伸着尾巴拍打着柳树,柳条都折断了。(看那)翻来覆去滚动跌打的情状,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捕捉制服它,但仔细察看,却什么也没有,他很是疑惑。慢慢地走近它,只见一只螳螂盘据在蛇的头部,用锋利如刀的脚去抓它的头,甩也甩不掉,长时间后,巨蛇竟然被弄死了。看蛇的额头,皮肉已被撕破了。 尝见一蜘蛛布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其脑果腹而去。 曾经看见一只蜘蛛,在墙壁之间布,离地大约二三尺(高)。一条大蛇从它下面经过,昂首想吞食蜘蛛,(它着势往上)而高低略微差一点。久了,蛇将要走。蜘蛛忽然(垂丝)悬挂而下,蛇有昂首等它。蜘蛛便回守它的中。象这样三四次。蛇感觉稍微有点疲倦,将头趴到地上。蜘蛛乘其不备,奋身迅速下来,蹲在蛇的头上,拼死不动。蛇狂跳颠摔,而到死。蜘蛛就吸它的脑浆,吃饱肚子后离去。 飙:暴风。这里指迅速。盬(g):吸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闻崖上有声甚厉 ( 听到) 渐近临之 ( 从上往下看) 久之,蛇竟死 ( 终于) 尝见一蜘蛛布壁间 ( 曾经) 蜘蛛乃盬其脑果腹而去 (离开)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义。(4分) 之 反侧倾跌之状 的 蛇复昂首待之 它,指蜘蛛 以 以刺刀攫其首 用 以首俯地 把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然审视殊无所见 然而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 蜘蛛仍还守其,如是者三四次 蜘蛛仍然退回在它的里,像这样有三四次。 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最后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4分) 甲文: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乙文: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 5.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5.只要以已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或: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 六十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于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设宴招待晏子),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官吏)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东西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日:“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景公在位当政时,曾连续下雪三天而不放晴。景公穿着白色的狐裘大衣,坐在大堂一边的台阶上。晏子入宫觐见,站了一会儿, 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却不那么冷。”晏子说:“天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晏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了却知道别人饿着,自己暖了却知道别人冻着,自己安逸了,却能知道别人正在辛劳。可惜现在您却不知啊!” 景公说:“好!寡人我受教了。”于是拿出裘衣与粮食,发放给那些受饥寒煎熬的人们。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节选自晏子春秋) 景公:齐国国君。霁(j):天放晴。被:同“披”。陛:皇宫的台阶。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 其 实 味 不 同 其/实味/不同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6分) 吏二缚一人诣王(捆绑) 晏子避席对曰( 座位) 齐人固善盗乎( 偷) 叶徒相似( 白白地(仅仅、徒然、只) 晏子入见,立有间( 一会儿) 逸而知人之劳( 舒服(安逸、安乐、安闲)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译文: (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2分) 答: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 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4分) 答:略。值得肯定之处提示: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 六十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间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是人常以为宿构;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三国志王粲传 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人。(曾祖父龚,祖父畅,都作过汉朝的三公。父谦,任大将军何进的长史。何进因为王谦是名公的后代,想用他连姻,叫他的两个儿子见王谦,让王谦选择,但王谦不同意。)汉献帝西迁,王粲也迁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一见到他就认为他非同寻常。当时蔡邕以高才硕学而著名,在朝廷中地位很高,经常车马填巷,宾客满座。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还没有来得及穿好鞋子就跑出去迎接他。王粲进来之后,年纪既小,身材又矮,一座皆惊。蔡邕说:“这是王公的孙子,有非凡的才学,我比不上他。我家的书籍文章,要全部送给他。” 先前,王粲跟人一起走,阅读路边的碑文。别人问他说:“你能够不看就背诵出来吗?”王粲说:“能。”于是大家让他背对着碑文背诵,一字不差。他的记忆力就是如此之强。他特别精通计算。他著的算术著作,能简明扼要地说清其中的道理。善于写文章,提笔一挥而就,无有可改动的。当时人们常以为他预先就构思好了。然而假若让他重新深思熟虑,也不能再写得好一些。 注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车骑填巷,宾客盈坐: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倒屣(q):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畅。强(qing)记:记忆力强。属(zh)文:写文章。宿构:预先谋划准备。精意覃(tn)思:精心深思。加:超过。 1.用“”画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争取停顿。 时 邕 才 学 显 著。 时/邕/才学显著(1分画出其中一处即该给分,其它处画线均不给分) 2.解释文段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奇: 看重(以为奇) 一: 全(满) 识: 记 3.说说文段中画线句“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的意思。(2分) 3.于是让王粲背诵碑文,王粲背得不差一字。或王粲一字不差地背诵出碑文。(2分,视意思和语言酌情给分。) 4.文段中写了王粲的哪些才能?(摘选文段中概括性词语回答。) 4.强记默知;善算;善属文 (2分,答出一个给0.5分,两个给1分,三个给2分) 5.用自己的话说出“粲至”“一坐尽惊”的原因。 5.没想到蔡邕热情欢迎的客人竟是一个年幼矮小的孩子。(2分,需要说出前后两句的原因,若只说出其中一句的,给1分) 6.就蔡邕的言行,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2分) 6.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参考答案:蔡邕关爱,推重年轻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动(敬佩):或年轻人才的成长需要前辈的关爱和支持;或,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2分,其它角度的合理答案,均给分。)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9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