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填空1、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 知识传授 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 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新课程中“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 学科本位 、 科目过多 、和 缺乏整合 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使课程结构具有 均衡性 、 综合性 和 选择性 3、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 接受学习 、 死记硬背 、 机械训练 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 甄别与选拔 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5、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 集中 的状况,实行 国家 、 地方 、 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6、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主动参与) 、 (乐于探究) 、 (勤于动手) 。7、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教师提高 和 改进教学实践 的评价体系。8、新的课程改革要促进学生的多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着眼于 认知 方面的发展。9、课程往往是从 学习者 的角度出发和设计的。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 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11、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2、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过于强调 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为中心的状况。13、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 学科本位. 科目过多 和 缺乏整合 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 九年制一贯 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综合课程 。14、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主动参与. 乐于探索. 勤于动手。15、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的评价体系。16、各学科课程标准是 教材编写 教学评估 和 考试命题 的依据。17、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 评价的 甄别 与 选拔 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18、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19、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教学内容 的呈现方式、 学生学习 方式和 教学中师生互动 方式的变革。20、课程强调 学习者 作为学习的主体。, t% + _% p- I! 21、课程改革既是 社会发展 的需求,也是每个个体求得自身充分发展的内在需求。22、学会 认知 、学会 做事 、学会 共同生活 、学会 生存 是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23、地方课程具有 地域性 特征、 针对性 特征、 时代性和现实性 特征、 探究性和实践性 特征。24、在教师角色转换中,应该由教学模式化向 教学个性化 转变,由居高临下向 平等融洽 转变。25,教师作为教学的“促进者”角色,具有三个特点a、积极地 旁观 ,b、给学生以 心理 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 学习气氛 ,c、注重培养学生的 自律能力 。26、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主要体现在:a、由重传授向重 发展 转变,b、由统一规格教育向 差异性教育 转变,c、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 学 ”转变,d、由重结果向重 过程 转变,e、由单项信息交流向 综合信息交流 转变,f、由居高临下向 平等融洽 转变,g、由教学模式化向 教学个性化 转变。27、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 教材 的处理上。28、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 创造性学习 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向 教育促进者 转变。29、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 造型.表现 欣赏。述 设计。应用 综合。探索 四大学习领域。30、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 教学方法 )和( 教学过程 )的改革。6 U# g. K. N4 I2 q4 6 b31、美术课程具有 人文 性质,是学校进行 美育 的主要途径。32、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适应 (社会发展) 需要的人。33、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34、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35、美术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5、改变过分强调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37、改变过分强调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38、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造就性和适应。39、课程改革的目的: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40、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41、思维又可以分为(发散思维)思维和(收敛思维)思维两种类型,美术活动主动是(发散思维)思维活动。42、艺术至高价值在于(创造),艺术教育的至高价值无疑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43、人的行为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性)行为,一种是(意志性)行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更多的调动学生的(情趣性)行为。44、(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就是教育的过程与教育的目标的统一。45、美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6、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的学习内容是以四个领域来划分的,分别是(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究)。47、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标准)、(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个部分组成。48、(标准)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出与总目标的对应关系。49、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共分为(4个)学段。50、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的第四个学段是(79)年级。51、(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维的学习领域。二、选择题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B)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1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C)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B)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1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20、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22、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24、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25、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6、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3分)。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3分)。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手动的意识和能力(2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分)。27、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要点:第一,教师是促进者,这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最突出的特点,它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唯一的角色定位(2分)。第二,以往把教师角色仅仅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带来的是教师凌驾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缺少师生的平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3分)。第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侧重于怎样让学生学会知识,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这种促进者的角色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3)。第三,结合教学实践(2分)。答案参考走进新课程125页28、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点:第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2分)。第二,新课程实验中,对于基础性的识记性内容进行必要的记忆训练固不可少,进行必要的知识运用性的练习也不可完全取消(2分);同时应该在合作学习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开展小组性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