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建设节水型社会,重点是建立三大体系:一是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这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二是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三是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和技术体系。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为评价指标体系)围绕三大体系而构建,力图系统、全面、科学地反映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进展。通过评价工作,及时掌握试点建设的进程,分析、总结试点建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明确工作重点,加强对试点建设的指导,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本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适用于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工作,也可用于其它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本评价指标体系为试行,将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遵循以下原则:1力求全面。所选指标尽量涵盖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2体现层次。所选指标既能反映总体情况,又能反映各分类、各单项情况;3相对独立。所选每个指标均反映一个侧面情况,指标之间尽量不重复交叉;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所选指标即有定性描述的,又有可量化的;5综合性与单项性相结合:所选指标既有反映综合情况的,又有反映单项情况的。 二、指标体系的内容指标体系包括综合性指标、节水管理、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指标共五类32项主要评价指标,具体内容见表1。评价单位可从中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指标,也可视情况增补其它评价指标。表1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表类别序号指标综合性指标1人均GDP增长率2人均综合用水量3万元GDP取水量及下降率4三产用水比例5计划用水率6自备水源供水计量率7其它水源替代水资源利用比例节水管理8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9制度法规10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11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两套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施12促进节水防污的水价机制13节水投入保障14节水宣传生活用水1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16节水器具普及率(含公共生活用水)17居民生活用水户表率生产用水18灌溉水利用系数19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率20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21主要农作物用水定额22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2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24主要工业行业产品用水定额25自来水厂供水损失率26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27污水处理回用率生态指标28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29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30地表水水功能区达标率31地下水超采程度(地下水超采区使用)32地下水水质类以上比例三、指标体系说明1指标解释与计算分析方法指标解释与计算分析方法见表2。表2 指标解释与计算分析方法序号指标指标解释计算分析方法1人均GDP 增长率地区评价期内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用平均法计算2人均综合用水量地区取水资源量的人口平均值评价取用水资源总量/地区总人口3万元GDP取水量地区每产生一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取水量地区总取水量/GDP万元GDP取水量下降率地区评价期内万元GDP用水量年平均下降率用平均法计算4三产用水比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水比例5计划用水率评价年列入计划的实际取水量占总取水量的百分比计划内实际取水量/总取水量*100%6自备水源供水计量率所有企事业单位自建供水设施计量供水量占自备水源总供水量百分比。所有企事业单位自建供水设施计量供水量/自备水源总供水量*100%7其它水源利用替代水资源比例海水、苦咸水、雨水、再生水等其它水源利用量折算成的替代常规水资源量占水资源总取用量的百分比海水、苦咸水、雨水、再生水等其它水源利用量折算成的替代水资源量/水资源取用量*100%8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涉水事物一体化管理;县级及县级以上政府都有节水管理机构,县以下政府有专人负责,企业、单位有专人管理,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定性分析9制度法规用水权分配、转让和管理制度;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排污许可和污染者付费制度;节水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用水计量与统计制度等;具有系统性的水资源管理法规、规章,特别是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法规与规章。定性分析10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县级及县级以上政府制定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定性分析11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两套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具有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具有科学适用的用水定额;两套指标的贯彻落实情况。定性分析12促进节水的水价机制建立充分体现水资源紧缺、水污染严重状况,促进节水防污的水价机制。定性分析13节水投入保障政府要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稳定的投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定性分析14节水宣传将水资源节约保护纳入教育培训体系,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节水意识深入人心,全社会形成节水光荣的风尚;加强舆论监督,建立健全举报机制。定性分析1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评价年地区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的城镇人口平均值城镇综合生活用水总量(生活用水,不含第三产业用水)/城镇人口数16节水器具普及率(含公共生活用水)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器具数与总用水器具之比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器具数/总用水器具数*100%17居民生活用水户表率居民家庭自来水装表户占总用水户的百分比居民家庭自来水装表户数/总用水户数*100%18灌溉水利用系数作物生长实际需要水量占灌溉水量的比例灌溉农作物实际需要的水量/灌溉水量19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率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百分比投入使用的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有效灌溉面积*100%20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平水年)农业实际灌溉面积上的亩均用水量实际灌溉水量/实际灌溉面积21主要农作物实际灌溉用水定额地区(平水年)每种主要农作物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根据地区实际确定需要评价的主要农作物,统计每种主要农作物(平水年)亩均灌溉用水量的平均值。22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地区评价年工业每产生一万元增加值的取水量评价年工业水资源取用总量/工业增加值2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量占工业总用水的百分比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量/工业总用水量100%24主要工业行业产品用水定额地区主要工业行业产品实际用水定额根据地区实际确定高用水行业及其主要产品,统计高用水行业主要产品实际用水定额。25自来水厂供水损失率自来水厂产水总量与收费水量之差占产水总量的百分比(自来水厂)出厂水量收费水量)/出厂水量*100%26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地区评价年第三产业每产生一万元增加值的取水量评价年第三产业水资源取用总量/第三产业增加值27污水处理回用率污水处理后回用量占污水处理总量的百分比污水处理后回用量/污水处理总量*100%28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量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百分比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00%29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城市处理的生活污水量占城市生活污水总量的百分比城市处理的生活污水量/城市生活污水总量*100%30地表水水功能区达标率水功能区达标数占水功能区总数的百分比水功能区达标水面面积/划定水功能区水面总面积总数*100%31地下水超采程度对地下水超采进行评价按照SL 2862003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进行。32地下水水质类以上比例地下水类以上(、类)水面积占地下水评价面积的比例评价区地下水、类水面积/评价面积*100%注:指标体系仅列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各地区可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根据需要增补其它指标。附录1:国外有关节水先进指标指 标指标值国家年份万元GDP取水量(m3/万美元)69英国2000万元GDP取水量下降率(%)118.3日本19801990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7-0.8以色列2000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率(%)84法国199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4.5美国2000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m3/万美元)115日本2000工业废水处理回用率(%)77.9日本1995工业间接冷却水重复利用率(%)98美国1995自来水厂供水损失率(%)6以下美国2000河流水质达标率(%)85美国1990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100美国199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100美国1995注:1我国北京2002年为17.5。7附录2:我国各类型区有关指标先进值指 标类型区备 注1区2区3区4区5区6区万元GDP取水量(m3)15518874434224259按省级行政区(2004年值)人均GDP增长率(%)15.212.415.716.313.917.5按省级行政区(20002004) 万元GDP取水量下降率(%)15.114.516.811.714.816.4按省级行政区(20002004)计划用水率(%)100100100100100100目标自来水厂供水损失率(%)7.6(珠海)7.5(大庆)5.9(保定)7.4(桂林)3.8(兰州)5.8(哈密)依据2000年城镇供水年鉴居民生活用水户表率(%)100100100100100100目标灌溉水渠系利用系数0.650.550.790.60.550.7按省级行政区(2003年值)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率(%)59.357.681.845.637.265.8按省级行政区(2004年值)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m3)1047035170145108按省级行政区(2004年值)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0.3729146.35981按省级行政区(2003年值)水功能区达标率(%)100100100100100100目标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87.195以上97以上87.284.587.3按省级行政区(2002年值)说明:根据各地水资源(考虑过境水)和人均GDP情况,将全国划分为6个类型区,分区如下:分区省区1上海、苏南苏中、浙江、福建、广东、海南2辽宁(辽河流域除外)、黑龙江、河南中部3北京、天津、辽宁(辽河流域)、山东4安徽中南部、江西、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南、青海西部5吉林、苏北、安徽北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