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响 rtPA 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的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影响 rtPA 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的因素。方法:对我院的 6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 rtPA 静脉溶栓治疗。参照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 1将患者分为两组:良好组和不良组。对影响 rtPA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经过 10d 的治疗后,良好组患者人数为 23 例,占总患者人数的 38.3%,平均年龄(569)岁,发病至溶栓的平均间隔时间(4.01.8)h,出现房颤患者 1 例,溶前 ESS 评分(5720)分;不良组患者 37 例,平均年龄(6410)岁,发病至溶栓的平均间隔时间(6.32.4)h,出现房颤患者 10 例,溶前 ESS 评分(3816)分。结论:年龄、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房颤以及溶前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均为影响 rtPA 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的因素。关键词:rtPA 静脉溶栓;脑梗死脑梗死是一种发病速度快、致残致死率非常高的疾病,尤其是在中来年人群中,如果不能及时抢救,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险。为了能够有效地治疗脑梗死,就要及时地恢复患者的脑组织血流供应。近年来,溶栓治疗脑梗死的方法已经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但是对于影响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的影响因素却不是十分清楚。为了研究影响溶栓治疗对脑梗死的因素,本文以 rtPA 静脉溶栓治疗法为例,对影响 rtPA 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现资料整理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入选标准(1)发病 12h 内的初次脑梗死患者;(2)头 CT 或 MRI 检查排除颅内出血;(3)年龄80 岁;(4)无昏迷患者;(5)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1.2 排除标准(1)有颅内出血史;(2)近半年内有颅内、脊柱等外科手术;(3)收缩压180mmHg 或舒张压110mmHg;(4)严重的心肝功能不全或糖尿病性出血性视网膜炎等出血性倾向疾病的患者;(5)血小板计数100109/L,血糖2.7mmol/L;(6)妊娠;( 7)正在进行抗凝治疗;( 8)拒绝溶栓治疗 2。1.3 研究对象按照上述标准,并根据患者家庭的经济条件以及患者的意愿,在我院随机选取 60 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25 例,女 35 例,年龄 3874 岁,平均(48.983.5),其中发病至溶栓治疗的间隔时间3h 的患者 7 例,36h 的患者 14 例,612h 的患者 9 例。在治疗后,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1.4 研究方法观察组 30 例患者采用 rtPA 静脉溶栓治疗法,为患者静脉注射重组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rtPA(爱通立,德国 Boehringer Ingelheim 公司生产) 2。注射剂量标准为 0.9mg/kg,最大剂量为 90mg。将总剂量的 10%进行 1min 静脉注射,剩余的 90%按照 1:5 的比例加入生理盐水进行持续静点 3。24h 后进行头颅 CT 检查无出血,为患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每次 300mg,每日一次,持续10d,之后改为每次 75mg,每日一次。在治疗期间,为患者 提供科学的护理和饮食方案以及常规的辅助治疗,包括:预防并发症、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循环及脑细胞代谢的治疗等等。1.5 观察指标1.5.1 临床治疗效果治疗 14d 后,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评估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根据该评分判断临床疗效:基本治愈:病残程度为 0 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91%100%;显著进步:病残程度为13 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或无变化。将患者分为两组:良好组= 基本治愈患者 +显著进步患者;不良组 =进步患者 +无效患者。1.5.2 影响治疗的因素分析选取年龄、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房颤、溶前欧洲卒中量表 等 4 个可能影响 rtPA 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1.6 统计学方法采用二元 Logistic 回归法,以二分的 mRS 作应变量,以影响预后的因素作自变量,先将上述所有 13 个变量作单因素分析。计量检测数据标准差用( )sx表示,计数检测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用 X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表 1 2 组患者单因素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组别 例数 年龄(岁)间隔时间(h)房颤(例)溶前 ESS 评分(分)良好组 23 569 4.01.8 1 5720不良组 37 6410 6.32.4 10 3816由表 1 可以看出:经过治疗后,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60 名患者被分为两组,良好组患者 23 例,平均年龄(569)岁,发病至溶栓的平均间隔时间(4.01.8)h,出现房颤患者 1 例,溶前 ESS 评分(5720)分;不良组患者 37 例,平均年龄(6410)岁,发病至溶栓的平均间隔时间(6.32.4)h,出现房颤患者 10 例,溶前 ESS 评分(3816)分。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年龄、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房颤以及溶前 ESS 评分都是影响 rtPA 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的因素。3.讨论造成脑梗死发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可以推断许多因素也会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美国国立神经病和卒中研究所证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溶栓治疗法具有很好的疗效,之后溶栓治疗则成为了许多国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标准疗法 4。但是,世界各国在对影响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的因素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致性的结论。在本次的研究中,以 rtPA 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为例,对可能影响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的年龄、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房颤以及溶前 ESS 评分等 4 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经过治疗,60 名患者中,良好组患者为 23 例,占总患者人数的 38.3%,平均年龄(569)岁,发病至溶栓的平均间隔时间(4.01.8)h,出现房颤患者 1 例,溶前 ESS 评分( 5720)分;不良组患者37 例,占总患者人数的 61.7%,平均年龄(6410)岁,发病至溶栓的平均间隔时间(6.32.4)h,出现房颤患者 10 例,溶前 ESS 评分(3816)分。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房颤以及溶前 ESS 评分都是影响rtPA 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的因素。在以上 4 个影响因素中,以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对溶栓治疗脑梗死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发病至溶栓的间隔时间的延长,溶栓治疗的效果就会越来越低。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处于缺血半暗带中的脑组织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为了避免这种损害的出现,必须及早的再通闭塞的血管,因此越早地进行溶栓治疗效果就会越好。参考文献:1范玉华.观察 rtPA 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 100 例的疗效及安全性J.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11,9(5):312-314.2朱桂玲.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 70 例疗效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2,6(2):26-27.3谭伟岸.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5(11):1246-1247.4周祖文.急性脑梗死药物溶栓治疗的某些进展J.河北医药,2011,25(3):221-221.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