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6 页 八年级 下 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八年级 下 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 单选题 本大题共 9 小题 共 18 0 分 1 下列对不同时期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卢瑟福原子模型 汤姆生原子模型 道尔顿原子模型 玻尔原子模型 A B C D 2 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 NaN5 3H2O 该化合物中含有 N5 等微粒 已知 N 为 7 号元 素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5 是一种单质B 1 个 N5 带 1 个单位的正电荷 C 1 个 N5 中共含有 35 个质子D 1 个 N5 中共含有 35 个电子 3 在 CO HCOOH OHC COOH 的混合物中 已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y 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1 9y B 1 y C 1 y D 1 6y 4 如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 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 由 a 口进气 B 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 由 b 口进气 C 排水法收集氢气时 由 b 口进气 D 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 由 a 口进气 5 如图所示实验中 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 为用 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下列能说明 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 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 变红 不变红 B 变红 不变红 C 变红 不变红 D 比 先变红 不变红 6 下列实验设计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证明 CO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说明不同的物体着火点不同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7 下列各装置中 夹紧 中的弹簧夹 并作相关操作 漏气的装置是 A 对装置 双手移去后 导管中水面高于烧杯内水面 B 对装置 长颈漏斗内液面高度保持不变 C 对装置 长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D 对装置 上下移动 a 管后 a b 两端液面仍相平 8 下列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 观察带火星的木条能否在空气中复燃 用于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 B 氯酸钾中加入高锰酸钾会使反应速度加快 高锰酸钾起到了催化作用 C 用水可以灭火 其用到的科学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稀有气体常用作保护气 是因为化学性质稳定 9 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 课外活动 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 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将氧气和空 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 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 收集气体 的方法是 在 100mL 集气瓶里装满水 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 b 打开 活塞 a 通入氧气 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 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 积后立即关闭活塞 a 然后打开活塞 b 通入空气 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 量筒 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60 的气体 则通入氧气 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约是 A 50mL 和 50mLB 60mL 和 40mLC 40mL 和 60mLD 20mL 和 80mL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共 12 0 分 10 化学用语是最简明 信息丰富 国际通用的语言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n 个铁离子 2 碳酸铵 3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 11 如图所示是硫粉 红磷 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 甲中观察到硫剧烈燃烧 放出大量的热 产生 火焰 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 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3 丙中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12 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装置如图 第 2 页 共 6 页 1 a 是发生装置 某同学发现试管固定得太高 该同学应调节图 b 中的旋钮 填 或 或 2 图 d 表示加入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在其分解过程中某变量 y 的变化趋势 则 y 可以表示 A 生成氧气的质量 B 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 C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D 固体中剩余氧元素的质量 3 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13 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 甲 乙两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如图所示 1 甲组实验中 将试管中的水倒入烧杯后 蔗糖 消失 天平指针仍然指在分度盘中央 他们认 为此实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乙组同学持反对意见 他们的理由是 2 乙组同学在一定条件下 将 M 物质放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乙所 示 根据数据分析 M 物质由 元素组成 用元素符号表示 三 计算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 共 8 0 分 14 某科学学习小组用足量的稀盐酸对 15 克石灰石样品 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 不考虑稀盐酸的挥 发 进行科学探究 实验装置如图 得到有关数据如图 1 当 A 装置中无气体产生时测得 B 装置的质量增加了 4 7 克 C 装置的质量没发生变化且无明显现象 请你回答 1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克 2 15 克样品最多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 克 3 请分析碱石灰增重大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的原因 4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 共 8 0 分 15 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 白色污染 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某科学研究小组 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 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吉 C H 两种元素 他们设计了如图 的实验装置 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 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 图中字母 A 至 G 均表示装置编号 请根据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 由于发生装置 A 制取的氧气中混有 CO2和水蒸气 为使 D 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 装置 C 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2 E F 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 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 如何改进 理由是 3 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 则装置连接正确时 G 装置的作用是 五 探究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共 10 0 分 16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图中烧杯上方 玻璃管 预先固定好 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 活塞左端管内有密封 的空气 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 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为 5cm 处 实验时只要将适量的水加入烧杯中即可开始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 约为 40 提示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白磷是足量的 回答下 列问题 1 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用力将活塞向左推一段距离 放手后活塞能回到原来位置 则装置 填 有 或 没有 漏气 2 向烧杯中加水后 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活塞 17 小金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 m1 m2 m3 m4 和 V 实验中操作正确 O2的密度为 g cm3 实验序号12 m1 MnO2 g m2 KClO3 g m3 试管 g m4 试管 加热后剩余固体 g 量筒内收集气体的体积 V cm3 1 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m1 m2 m3 m4 V 和 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为 3 每次实验结束后 小金在拆卸装置时总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他将加热后剩余固体中的 MnO2 分离 并测量其质量 发现总小于加热前 MnO2的质量 查阅资料后发现 一般认为加热 KClO3和 MnO2混 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下 第 1 步 2MnO2 2KClO32KMnO4 Cl2 O2 第 2 步 2KMnO4K2MnO4 MnO2 O2 第 3 步 K2MnO4 Cl22KCl MnO2 O2 写出加热后剩余固体中 MnO2质量小于加热前 MnO2质量的原因 第 3 页 共 6 页 第 4 页 共 6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 答案 C 解析 解 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按时间的顺序是道尔顿原子模型 汤姆生原子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 型 玻尔原子模型 故选 C 根据微观模型建立的时间顺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 答案 C 解析 解 氮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 7 N5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 7 5 35 N5 中是 N5得到一个电 子得到的微粒 所以每个 N5 中含有 35 个质子和 36 个电子 A N5 是一种离子 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故错误 B 1 个 N5 带 1 个单位的负电荷 故错误 C 每个 N5 中含有 35 个质子 故正确 D 每个 N5 中含有 36 个电子 故错误 故选 C 根据信息可知 高能微粒 N5 是一种离子 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N5 是 N5得到一个电子得到的微粒 据此 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有一定难度 理解题意 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 答案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 难度一般 解答 如果把 HCOOH 的组成表示为 CO H2O OHC COOH 的组成表示为 2CO H2O 那么整个混合气体由 CO 和 H2O 组成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y 则混合物中 H2O 的质量分数 9y 因此 混合物中 CO 质量分数为 1 9y 则混合物中 C 元素的质量分数 1 9y 1 9y 故选 A 4 答案 A 解析 解 A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 由 b 口进气 由 a 口排出水 故方法不正确 B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即空气要从下端被排出 所以氢气必须从 b 端进入 使空 气从下方排出 故方法正确 C 排水法收集氢气时 由 b 口进气 由 a 口排出水 故方法正确 D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即空气要从上端被排出 所以二氧化碳必须从 a 端进 入 使空气从上方排出 故方法正确 故选 A 根据氧气 氢气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该装置具有储气的功能 若瓶内是空气 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 可以从 a 进 从 b 出 收集比空气密 度小的气体 可以 b 进 a 出 若瓶内是水 则可以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 b 进 a 出 该装置还可以装入不同 的试剂来除去气体中的杂质这时气体都要长进短出 5 答案 D 解析 解 通二氧化碳 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都不变色 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 通二氧化碳 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都变红 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并且 比 先变红 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故选 D 根据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显酸性 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解答 合理设计实验 科学地进行实验 分析实验 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 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 进行实 验 分析实验 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6 答案 D 解析 解 A 下层的蜡烛先熄灭 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说明了 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蜡烛熄灭 说明 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不能支持燃烧 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B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没有物质逸出 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 不变 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C 中火柴头先燃烧 火柴梗后燃烧 说明了不同的物体着火点不同 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D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 虽除去氧气 而增加 了新的气体 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D A 根据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的现象 进行分析判断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 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 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 证质量守恒 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 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 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C 根据火柴头 火柴梗燃烧的先后顺序 进行分析判断 D 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 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 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 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 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 在具体 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 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7 答案 D 解析 解 A 关闭弹簧夹 用手捂住试管 烧杯中出现气泡 手放开后 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则气密性良好 故 A 不合题意 B 关闭弹簧夹 水柱下降至瓶中液面相平 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