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0卷 第12期 2011年12月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ol 30 No 12 Dec 2011 收稿日期 2011 03 修订日期 2011 0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971101 国家 十二五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12BAJ22B03 作者简介 方创琳 1966 男 甘肃庆阳人 博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研究 E mail fangcl 1470 1478页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方创琳 1 周尚意2 柴彦威3 陆玉麒4 朱 竑5 冯 健3 刘云刚6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5 3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871 4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 210046 5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州 510631 6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州 510275 摘 要 本文重点总结了近年来人地关系论 文化地理学 行为地理学 社会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的 特色分支学科和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现状 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展望 通过对国内大量的文献分析和与国外相 关研究进展的比较分析后认为 中国人文地理学在理论创新 研究方法 手段革新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丰 硕的研究成果 表现为 人地关系论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文化地理研究视野更为开阔 并在转向新文化地理学 行为地理学进入了重要的研究转向与繁荣发展新阶段 政治地理学顺应地缘政治战略需 求开始由低迷走向回暖 社会地理学伴随和谐社会建设蓬勃发展 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总体趋势是 面向 国家战略需求 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 紧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 在力所能及地解决国家发展中 若干新问题的同时 重点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 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 格局与节律及其示范应 用的研究 加强人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球问题 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 顺应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和建 设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 加强文化地理研究与国家文化产业振兴的融合研究 建设中国 本土化 的文化地理学学 科体系 进一步拓展行为地理学研究广度与深度 加强实验性研究 关注新地缘政治学 都市政治地理和地方政治 地理的研究 依托 六普 数据推动社会地理学研究实现新的跨越 通过上述研究 进一步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健 康持续稳定发展 关 键 词 人文地理学 学科发展 主要进展 发展趋势 展望 中国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人文现象与 人类活动发生发展过程 动态演化特征及其地域分 异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 统 1 研究领域包括人地关系论 经济地理学 城市 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 社会地理学 政 治地理学 民族地理学 军事地理学 行为地理学等 多门分支学科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伴随中国快 速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中国人文 地理学一系列特色分支学科如人地关系论 文化地 理学 社会地理学 行为地理学 政治地理学 民族 地理学 宗教地理学 医学地理学 军事地理学等蓬 勃发展 在理论研究 方法创新和实践应用等方面 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并展现出美好的发展愿 景 鉴于经济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等 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相 对独立的学科 本文重点总结人地关系论 文化地 理学 行为地理学 社会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特 色分支学科和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现状 研究进展 及未来发展展望 1 人文地理学学科取得的重要进展 从人地关系论 文化地理学 行为地理学 政治 地理学和社会地理学5个方面 总结人文地理学学 科发展取得的重要进展如下 1 1 人地关系论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进 一步得到提升 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 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2 人地关系地 域系统始终被视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 核心 3 从古代 天人合一 的协调思想演进到近代 的人地关系协调思想 再升华到现代的可持续发展 30卷12期方创琳 等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理论 其演进主线基本围绕人地关系和谐这一核心 伸展 特别是近年来 伴随全球性人口 资源 经济 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开展 人地关系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 人地关系 系统的性质及人地关系理论内涵在演进中不断深 化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五个统筹 循环经 济 低碳经济 绿色经济 资源节约型经济 环境友 好型经济等等都是新形势下人地关系理论的具体 实践形式 充分体现出人地关系论在指导国家和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重大作用 4 1 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 从哲学思辨转 向理性升华 是近年来人地关系研究出现的新动 向 近年来一大批学者分别从哲学 历史学 社会 学 地理学 经济学 生态学 环境学 管理学 伦理 学等多学科不同层面 和技术进步 制度变迁 知识 经济和信息化 全球化等不同切入点思考人地关系 的本质与内涵 基本特征 客观规律和学科分支等 问题 实现了人地关系研究视角由单源切入向多源 转化 从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的转变 5 2 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不断出现 正在逐步形 成理论体系 近年来 一大批致力于人地关系研究 的专家学者 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人地关 系研究的相关理论 包括人地系统优化论 人地关 系异化论 人地关系辩证论 人地太极图论 人地关 系冲突论 人地关系危机论 人地关系错位论 人地 关系协同论 人地差异协同论 人地协调共生论 人 地协调阶段论 人地关系构型论 天地人系统论和 人地关系分形论等 这些理论从正反两方面诠释 人地关系的本质与内容 促使中国人地关系的研究 正在逐步形成理论体系 6 3 人地系统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手段广泛应用 于解决国家及区域发展问题 随着新型人地关系 理论的不断出现 与理论相适应的研究方法与方法 论体系趋于多元化 定性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与数 学模拟方法 系统集成研究方法 人地系统的动力 学模拟方法 非线性人地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 3S 技术研究方法 综合集成方法 制度创新方法越来 越多地应用于人地系统的研究与区域发展的实践 应用中 7 解决不同时空尺度的国家 城市与区域发 展问题及不同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1 2 文化地理研究视野更为开阔 并在向新文化地 理学转化 近年来中国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 在传统文化区 文化扩散 文化生态 文化整合和文 化景观5大主题 随着学科的发展 一些学者将欧 美新文化地理学研究引入国内文化地理学界 开拓 了更广阔的文化地理学研究视野 取得的主要进 展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8 1 开始进一步挖掘文化景观背后的多重意 义 中国文化地理学者研究除继续关注聚落 建 筑 农田等物质文化景观外 还关注地名 饮食 音 乐 美术 摩崖石刻等非物质文化景观 开始挖掘这 些文化景观的多重意义 9 寻求文化多样中的一致 性 透过物质景观表象探寻其背后的抽象文化 识 别文化基因和文化 遗传 因子 解读内含的深层次 文化理念 2 尝试解读电影 小说 建筑等 文本 所表征 的地方文化特征 文化地理学的索尔学派主要研 究生计文化层面的景观 例如谷仓 加油站等 通过 这些景观在地表的分布来反映某种生计类型的空 间分布 但新文化地理学者开始将文化景观视作 文本 认为它们如同文字 图画 影像等其他文本形 式一样 表达了人们的某种文化理念 受西方新文 化地理学的影响 中国学者开始尝试研究电影 小 说 建筑等所要表达的地方性或区域文化特征 10 3 开始关注小尺度文化空间及文化生产的研 究 中国大陆以往的文化地理学研究往往将文化 空间中的实体空间与抽象空间割裂开来 即便是研 究世俗民风等抽象文化事物 也只是停留在大尺度 的区域框架中 缺乏对小尺度文化空间及空间生产 的关注 近几年学者对小尺度文化空间研究开始 增多 如对城市公共文化场所 乡村公共空间 城市 广场 城市文化街区 传统商业区等进行研究 从 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到 学者们不再仅仅注重空间的 物质形式 而是开始探讨抽象文化的生产 文化空 间所生产的文化不单体现在文化企业的产品中 还 体现在地方的文化形象上 4 开展一系列地域文化认同的研究 近年来 文化地理学界对许多地方文化特征的研究 既包括 对区域内单个文化特质的研究 也包括对地区文化 综合体的研究 前者如对传统建筑 饮食文化 禁 忌文化等分析 后者如对海南岛区域文化 粤港澳 区域文化 岭南文化 蒙古草原文化等的探讨 11 这些研究均着眼于确定人们认同的地方文化要素 但尚未触及到深层次的文化地理学问题 5 探索运用GIS技术等新技术手段研究文化 1471 地理科学进展30卷12期 地理学问题 一些文化地理学者开始利用GIS手 段分析文化地理现象和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 运用GIS工具呈现主观的空间意象 如绘制佛山城 市认知地图 香港老社区油麻地 天后庙的情感空 间等 利用GIS空间插值功能 绘制文化景观的等 值线分布图 建立古村落景观文化基因模型以及利 用GIS叠层分析手段评价文化遗址景观的脆弱性 1 3 行为地理学进入了重要的研究转向与繁荣发展 阶段 在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从科学主义导向走向 人本主义导向的背景下 行为地理学研究自2003 年以来进入新一轮学习与借鉴西方行为地理学的 高潮 开始尝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为地理学研 究框架 并实施全方位的实证分析 由于其研究主 要集中在城市领域 因而推动了对于空间与行为问 题的广泛讨论 12 以组成的民间 空间行为与规 划 研究会为平台 从2007年开始 先后举行了五 次空间行为与规划研究会 力图从行为视角构建以 人为本的中国城市规划范式的空间行为 为行为地 理学的发展和扩大行为论方法的影响起到了推波 助澜的作用 行为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 日益丰富 研究重点集中在迁居与通勤行为 消费 行为 认知地图与城市意象 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 等方面 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GPS 手机 网络等新型调查方法在城市的行为地理学研 究中逐步得到广泛应用 1 消费者行为仍然是行为地理学研究的核 心 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居民购物行为的影 响因素 决策认知与决策过程 从消费者行为的角 度完善与拓展了商业中心地理论 创新与发展了微 观商业区位论 从而为制定消费行为政策和建立可 持续消费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在一定程度上丰 富了行为地理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2 重点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市居民 的动态迁居特征 影响机理 居住郊区化 季节性郊 区化与第二住宅等现象 深入探讨了迁居行为与社 会转型 空间重构的相互关系 结合北京 上海 天 津 广州 大连 深圳等城市居民通勤行为的基本特 征 通过对城市居民职住分离 空间错位等的研究 总结了通勤的空间结构模式 将通勤与转型期城市 空间的变化相结合 丰富了中国城市居民迁居的微 观机制与决策的研究 13 3 认知地图与城市意象迎来了新的发展势 头 随着行为地理学的逐步复兴 认知地图研究迎 来了新的发展势头 开始从事认知地图变形 认知 距离 城市意象等方面的研究 更多地关注认知地 图的空间模式 现实行为模式解析和空间行为的分 析 通过对北京等城市的问卷调查 分析了认知地 图的扭曲现象 城市空间的认知格局与地名认知空 间的关联模式 这些研究丰富了中国城市的认知 研究 但研究领域相对狭窄 4 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的研究推动了 时间 地理学 时代的到来 时间地理学是一种开展空间 行为与行为空间研究的方法论 北京大学行为地 理学研究小组作为国内时间地理学的主要引介者 与积极倡导者 将时间地理学 活动分析法 行为地 理学等相结合 开辟了中国城市转型研究的行为视 角 开创了基于个人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范式 并 与欧美及日本的时间地理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 的交流合作 推动了时间地理学研究在中国人文地 理学界的发展 14 1 4 政治地理学顺应地缘政治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