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1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5页 / 共51页
第6页 / 共51页
第7页 / 共51页
第8页 / 共51页
第9页 / 共51页
第1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中医基础理论概要 上海中医药大学 朱邦贤 一 概述 1 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 是在春秋战国至东汉 末随着 黄帝内经 难经 神农本 草经 伤寒杂病论 等典籍的相继问世 全面总结了古代医学 药物学知识的基础 上确立的 其后 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实践与 检验 而得以充实提高 中医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 五运六气 藏象经络 精神气血津液 病因病机 四诊 八纲 四气五味等一系列理论与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指导思想 主要 用以阐释人体的生理 病理现象 从其矛盾 运动过程中分析诸方面因素的动态变化及其 相互作用 以指导临床诊断和疾病的防治 五运六气学说 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建立起 来的 专门用来探讨自然环境变化规律及其 对人生理 病理等方面的影响 以通过具体 的演算方法来预测疾病流行 并指导疾病防 治为特点 堪称现代气象医学 地理医学等 新兴学科的先导 脏象经络 精神气血津液等学说 是中医 的生理学 特别强调以心 肝 脾 肺 肾 五脏为核心的五大功能系统的整体谐调 是 中医生理学的基本思想 病因病机学说 中医的病理学 它是中医 认识疾病本质及其发病机理的思辨过程 四诊八纲 是中医的诊断方法 四气五味 君臣佐使等理论 是中药药理学 方剂学的基本内容 2 丰富的治疗方法和实践经验 中医药治疗方法大致上可以分为药物疗法和非药 物疗法两大类 内服 传统的丸散膏丹等 外治 薰洗 蒸浴 敷贴 注射 输液等 器械类 针灸 割治 刮痴 火罐 功法类 推拿按摩 气功 导引 捏脊 情志相胜等方法 药物疗法 非药物疗法 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征 认识论上的整体恒动观念 理论上的医理 哲理 伦理结合 临床上的医疗 护理 预防 养生一体化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整体恒动观念 及辨证论治的原则 整体恒动观 中医学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其不 断的运动过程中产生的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 个组成部分 并赖以获得必要的生存条件 因此自然环境的变化 天时 气候 地理等 必然相应地在人体引起生理或病理性的反 应 人与天地相应 灵枢 邪客 的宏观 论述 是中医整体恒动观所反映的 天人一体 的一个方面 既表述了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 响 也包涵了人类对生存环境的主动适应 以求协调统一的意思 中医整体观受惠于古代 天人相应 的思想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既应注重人体解剖组织 结构 内在器官的客观存在 更应重视人体 各脏腑 组织器官生理活动中的相互联系与 功能上的协调 人与自然 含社会环境 存在着天然的 密不 可分的联系 保持协调统一的关系即意味 着健康 人体自身及其与自然 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 决定了其相互作用与影响所致的各种现象与性质的 改变也是整体性的 因此 整体中的部分发生病变 其原因也与整体有关而决非孤立存在 整体恒动观念在阐述人体内部的生理机能和病理 变化时 建立了一个 以五脏为中心 以精神气血为基础 通过经络的联络与调整作用 而构成的五脏整体功能系统模型 用以体现脏腑 与形体组织器官 脏腑与脏腑 脏腑与自然及社会 环境等方面在生理和病理上密不可分的关系 养生学中的 四气调神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等方法 临床上的 辨证论治 因时 因地制宜 等 诊疗原则 以及针灸治疗上的 子午流注 等方法 均是其整体恒动观的体现 近年来时间生物学研究表明 日月的阴晴圆缺 昼 夜的晨昏更替 四季的寒暑迭换 对人的血压 体 温 情绪 智能 内分泌的调节 生老病死 药物 作用的发挥等都有明显的影响 伦敦大学化学教援Lay A 杨通过对宇宙间元素及其 在生物系统分布之间的栏孙进行了研究 发现两者 问的曲线图完全一致 从而得出了生物系统元素的 分布是地球化学元素组成复制品的结论 由此可见 中医的整体恒动观包含有现代系统论 全息论等理论的雏形 难怪日本学者丸山敏秋盛 赞其为 具有几千年传统的中医学之真正价值 医理与哲理 伦理的完美结合 中医学产生于中国先秦时代 其必然借助于当时 的哲学思想 精气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来构建其 理论体系 1 精气学说 4个基本概念 精气学说的哲学含义 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 同源 同构性特征 庄子 知北游 人之生也 气之聚也 聚 则为生 散则为死 通天下一气耳 论衡 万物之生 皆禀元气 素问 保命全形论 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 王冰注 气者 生之母也 气运动不息 变化不止 运动性特征 气的运动 称为气机 气机的运动形式 为升降出入 因为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称为气化 素问 五常政大论 说 气始而生化 气散而 有形 气布而蕃育 气终而象变 其致一也 素问 六微旨大论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升 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非出入 则无以生长化老已 非升降 无以生长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 无器不 有 气聚有形 气散无形 形态与功能统一性 易传 咸彖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正蒙 太和 太虚不能无气 气不能不聚而为万 物 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循是出入 是皆不得已而 然也 景岳全书 人之生死由乎气 气是宇宙万物之间的感应媒介 易传 乾 文言 说 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 水 流湿 火就燥 云从龙 风从虎 圣人作而万物睹 本 乎天者亲上 本乎地者亲下 人之所以能与自然界的万物相互沟通 传递信息 源于其物质构成的基础是同源同构的 同类事物间存则 在着 类同则召 气同则和 声比则应 吕氏春秋 应同 的关系 哲学与医理的结合 精气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 灵枢 本神 故生之来谓之精 两精相搏 谓之神 张介宾注 两精者 阴阳之精也 故人之生也 必和阴阳之气 父母之精 两精相搏 形神乃成 新生命由精气直接形成 来源于父母先天精气的 相合 精气先身而生 俱有遗传特性 形成原始胚 胎 并转化为胚胎自身之精气 成为人体生长发育 和繁衍后代的物质基础与原动力 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灵枢 经脉 人始生 先成精 精成而脑髓 生 骨为干 脉为营 筋为刚 肉为墙 皮肤坚而 毛发长 谷入于胃 脉道以通 血气乃行 灵枢 天年 血气已和 营卫已通 五藏 已成 神气舍心 魂魄毕具 乃成为人 精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素问 六节藏象论 天食人以五气 地 食人以五味 五气入鼻 藏于心肺 上使五色修明 音声能彰 五味入口 藏于肠胃 味有所藏 以 养五气 气和而生 津液相成 神乃自生 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人体的各种生命信息 可通过升降出入气机的运行来感 应和传递 外在的信息感应和传递于内在的脏腑 内在脏腑 的各种信息反映于体表 以及内在脏腑的各种信息的相互传 递 皆可通过体内的无形之气为载体进行感应和传递 如生理上有所谓 心气通于舌 肝气通于目 等体内特殊 的联系通道 病理上则借助于这些特殊通道 可以了解脏腑 的虚实与病变 再如脏腑间各种生命信息 可以借助于气 经脉或三焦 为而相互传递 以保持其功能与内环境的协调统一 外部体 表感受到的各种信息和刺激 也可通过气的感应而向内在的 脏腑传导 如针刺 艾灸和按摩等刺激就是通过经络之气的 感应与传递内脏而发挥其整体的调节作用 人体之气的分类 生之来谓之精 就生命形成而论 有了 精 才能形成并不断发生 升降出入 气化作用的机体 则精在气先 气由精化 其中 先天之精可化为先 天之气 后天之精所化之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 气相合而为后天之气 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相合而 为人体一身之气 人体的气 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 天精气和后天摄入的水谷精气于自然界的清气 通 过肺 脾胃和肾脏等脏腑的生理活动作用而生成 人体的气 由于其主要组成部分 分布部位和功 能特点的不同 而有各种不同的称谓 元气与真气 原气 元气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是人体最基本 最重要的气 元气为先天之精所化生 依靠后天水谷之精气的 不断补充培育 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 其借 助三焦而流行分布全身 内而脏腑组织 外达肌肤 腠理 从而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温煦激发和推动 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以及人体的生长 发 育和生殖 若先天禀赋不足 或久病劳损 使元气生成不足 或耗损太过 则人体生长发育迟缓 各脏腑组织功 能低下而产生多种病变 营气与卫气 营气 营气 是行于血脉中具有营养作用之气 由于它 昼夜营周不休 故名曰营气 以其富于营养 故又 称 荣气 营气又能化生血液 故常常 营血 并称 相对卫气而言则卫属阳 营属阴 所以又称为 营阴 营气是由来自脾胃腐熟运化的水谷精气中的精粹 部分和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相结合而化生 营气 产生后 进入脉中 循脉运行全身 内入脏腑 外 达肢节 终而复始 营周不休 卫气 卫气运行于脉外 具有护卫机体 不使外邪侵犯 的作用 故名 与营气相对而言属阳 故又称为 卫阳 卫气由水谷悍气与自然界清气结和而成 主要功 能为 抵御外邪入侵 司腠理开合 温煦全身 若腠理疏松 则外邪易入 腠理致密 则邪难入 侵 所以 多汗与易于外感 常常同时出现 在调 节体温方面 卫气的温煦作用必须与卫气司腠理之 开合相互协调 卫气的温煦作用能增高体温 随着 温煦作用增高体温的同时 由于卫气的发泄 腠理 开而汗出 出汗则能降低体温 灵枢 本脏 把 卫气的这些功能概括为 卫气者 所以温分肉 充 皮肤 肥腠理 司开合者也 宗气与中气 宗气 宗气 又名大气 是积于胸中之气 胸中又称 膻中 因为膻中是全身气最集中的地方 故亦称为 气海 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 气相互结合而化生 因此 肺的呼吸功能与脾的运 化功能是否正常 对宗气的生成与盛衰 有直接的 影响 实际上 宗气是合营卫二气而成 所以说 宗气者 营卫之所合也 出于肺 积于气海 行于 气脉之中 动而以息往来者也 读医随笔 气血精 神论 宗气的功能 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 凡语言 声音 呼 吸皆与宗气有关 若语言清晰 声音宏亮 呼吸和缓而节律均匀 则是宗气较充盛的表 现 反之 若语言不清 声音微弱 呼吸短 促者 乃是宗气不足之征兆 二是贯心脉而行气血 凡气血的运行 经 脉的搏动 皆与宗气有关 若脉搏和缓 节 律均匀而有神者 表示宗气较充盛 如脉来 躁动 至数不规则 或微弱无力 或躁动散 大者则是宗气不足之征 中气 中气 即中焦之气 因脾胃位居于中焦 故主要 把脾胃之气称作 中气 中气由脾胃之气结合其运 化产生的水谷精气组成 主要功能 一是司气机升降 二是促进脾胃运化 三是化生营卫气 中焦为体内气机升降之枢纽 中气充沛且升降和 谐有度 则水谷纳运正常 可使水谷精微化生为气 血而充养全身 故 中气不足 溲便为之变 肠为 之苦鸣 灵枢 口问 首先表现出脾胃纳运 障碍 若中气下陷 还可导致久泄脱肛 内脏下垂 等病症 2 阴阳学说 4个基本属性 阴阳学说的哲学含义 老子 四十二章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 为和 指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阴阳二气 阴 阳二气相互作用 相互冲荡 其正常 完美的标准 是和谐 庄子 知北游 提出 阴阳四时运行 各得其 序 认为阴阳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管子 春者 阳气始上 故万物生 夏者 阳气毕上 故万物长 秋者 阴气始下 故万物 收 冬者 阴气毕下 故万物藏 用春夏秋冬四季 说明了阴阳的变化规律 荀子指出宇宙万物的生成 变化 都有赖于阴阳二气的氤氲交感 相推相摩 阴阳 作为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 其 最初的涵义是指日光的向背 向日为阳 背 日者为阴 后来逐渐引伸为指一切事物或现 象本身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古代思想家实践观察发现并认识到宇宙间 的万事万物之所以发生 发展 变化 概由 阴阳二气的互相对立 互相依存 互相作用 的结果 并将阴阳作为一种认识自然 解释 自然的哲学概念 把阴阳的存在及其相互间 的运动变化 作为自然界最根本的规律 阴阳可分 对立的属性 明代医家张介宾明确指出 阴阳者 一分 为二也 类经 阴阳 阴阳代表两个相 互对立的事物 用以分析一切事物内部所存在的 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凡是向上的 向前的 温 热的 结实的 明亮的 表露的 无形的 活动 的 急速的 兴奋的等等 皆属 阳 的特征 凡是向下的 向后的 寒凉的 虚软的 黑暗的 隐晦的 有形的 安静的 迟缓的 抑制的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