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外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简答题1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采取的教育改革方针。【答案】“二战”后,经过10余年的努力,苏联教育又恢复到了战前的最高水平,但进入50年代以后又面临新的问题,为此,苏联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958年的教育改革。1958年,苏联通过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全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建议。建议主要内容有:强调培养学生走向生活;将普及教育的年限由7年延长为8年;将原来的10年制延长为11年,延长的一年加到不完全中学阶段,成为8年制学校,是普通教育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教育仍为3年,通过青年工人学校、农村青年学校兼施生产教学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或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进行;在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中,改组原有体制,设立城市和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并改进中等专业学校;在高等教育中,要求高等教育接近实际生活和生产;高校应优先录取具有实践工作经历的人入学。本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加强教育与生活联系;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重视职业教育; 发展高等教育等,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2)1966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苏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中学工作的措施的决议。强调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牢固的科学基础知识,具有高度的觉悟,培养青年面向生活并能自觉地选择职业。要求中学教学内容要符合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要求; 各年级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有衔接性; 要删除大纲中和教科书中过于繁琐和次要的材料,减轻学生的负担; 并对各年级的学时进行了规定; 中学开设选修课。(3)1977年的教育改革。1977年,苏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普通学校学生的教学、教,确定普通中学是统一的劳动综合技术学校。要求改进与加强劳动教育与教育和劳动训练的决议学,但要使劳动教育与教学在广泛的综合技术教育的基础上进行。 2 简述中世纪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历史地位。【答案】(1)中世纪的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时期,可以说是教育开始从神学向世俗转化的一个过渡关键,归纳起来,这一时期的教育大致有以下几种特征:最为重要、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宗教化、神学化。中世纪的学校为教会所控制,教学内容与神学直接相关、为神学服务,且思想家的思考方式也神学化。由于其始终处于教会的控制之中,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因此不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办学形式上,都带有严格的保守性,学校的发展也非常缓慢。教育讨论的范围与古希腊、罗马差异大,希腊、罗马始终是探讨少数人的教育、统治者的教育,中世纪无等级区别,更具开放性、普遍性。中世纪时期对教育的认识是未分化的,也就是说教育家对教育的认识往往是与宗教神学、哲学相联系的。(2)中世纪的教育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为后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从整体上看,中世纪的教育为西方文明的发展留下了大量遗产,为此后西方各国的文化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教育实践看,中世纪的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学校系统,其中包括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堂区学校、中世纪大学等多种类型的教育机构,且形成较严格的教育制度。从教育思想看,中世纪的教育出于培养信仰考虑,极其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就德育提出大量见解; 中世纪教育家们所提出的关于教学问题的见解包含了一些合理因素; 中世纪教育家所推崇的经院哲学的方法虽有种种弊端,但同时也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它有训练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经院哲学虽然力图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但却从此为理性的发展和运用打通了道路。 3 简评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答案】赫尔巴特把兴趣活动划分为注意、期待、要求、行动四个阶段,并根据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两种思维状态即专心与审思,提出了他的教学形式阶段的理论。对其理论的简评如下:(1)赫尔巴特指出,任何教学活动都要经历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明了(或清晰)。当一个表象由自身的力量突出在感官前,兴趣活动对它产生注意; 这时,学生处于静止的专心活动; 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的方法,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以作好观念联合,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联合(或联想)。由于新表象的产生并进入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因而产生新旧观念的联合,但又尚未出现最后的结果; 这时,兴趣活动处于获得新观念前的期待阶段;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与学生进行无拘束的谈话,运用分析的教学方法。系统。新旧观念最初形成的联系并不是十分有序的,因而需要对前一阶段由专心活动得到的结果进行审思; 兴趣活动正处于要求阶段; 这时,需要采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使新旧观念间的联合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概念。方法。新旧观念间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练习巩固新习得的知识。(2)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依据心理学的观点,反映了人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发展,为建立明确而规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教育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直接影响并推动了当时及之后世界教育实践的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了贡献。(3)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过于强调从教师的角度推进教学进程,难以较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表现出机械论倾向。 4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答案】文艺复兴运动是公元14世纪初期到17世纪中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向封建主义和基督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人文主义是这场运动的旗帜,在教育方面具有以下特征:(1)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的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2)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已具有古典性质,但非纯粹复古,而是古为今用,在当时是一种进步。(3)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关注人道而非神道,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与中世纪有巨大区别。(4)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望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5)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大众运动)的性质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 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 5 简要比较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者的异同。【答案】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是三种不同形态的综合课程,它们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具体分析如下:(1)二者的共同点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是以学科或文化知识或亚文化知识为课程整合的基点,课程整合的核心主要源于学科。这种综合课程试图打破或超越各分科课程自身固有的逻辑,形成一种把不同学科内容有机整合为一体的新的逻辑。(2)三者的不同点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对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程度不同。相关课程是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的课程。例如,物理、化学、数学在某些主题上的联系,历史、地理、公民在某些主题上的关联,等等。相关课程可以克服分科课程彼此封闭、各自为政的缺陷,通过寻求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彼此整合起来,有助于优化生的认知结构。当教师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以后,也可以彼此配合,避免对知识的不恰当重复。融合课程是指打破了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成一门的课程。例如,一、简答题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