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学位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判断题1 货币对内价值是不同货币能够相互兑换的基础,也是决定兑换比率的依据。因此,国内发生通货膨胀的货币一定存在对外贬值的压力。( )【答案】错【解析】货币对内价值是不同货币能够相互兑换的基础,也是决定兑换比率的依据,但国内发生通货膨胀的货币不一定存在对外贬值的压力。 2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用以调控货币供给总量、信用供给总量和一般利率水平,或是针对某些特殊经济领域、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答案】错【解析】选择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可以影响银行体系资金运用方向以及不同信用方式利率水平的货币政策工具。 3 仅通过货币化率指标不能判断不同国家的货币化程度高低。( )【答案】对 4 实行集权多头式金融监管体制的国家,对不同金融机构或金融业务的监管,由不同的监管机关来实施,但监管权限集中于国会。( )【答案】错【解析】实行集权多头式监管体制的国家,对不同金融机构或金融业务的监管,由不同的监管机关来实施,但监管权限集中于中央政府。 5 需求拉上论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产品成本的提高,因而推动着物价上涨。( )【答案】错【解析】成本推进论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产品成本的提高,因而推动着物价上涨。二、简答题6 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中处于怎样的地位?【答案】商业银行派生能力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商业银行把社会上一切可动员的闲散资金都吸收近来,并按照派生原理到了最大限度的派生能力,如果仍然不能满足客观货币需要,就需要求助于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银行的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这相当于增加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可以扩大其派生能力; 第二,中央银行可以调低存款准备率,这也等于扩大了商业银行的实际可用的存款额,增加其派生能力; 第三,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企业单位和居民则会把现金存入银行,增加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由于中央银行的作用,商业银行有可能适应经济需要不断扩大派生能力,派生出更多的存款。可见,中央银行实际上是为商业银行提供派,商业银行则通过贷款等资金运用派生出存款,增加货币供应。在货币供应中,中生的“原动力”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相互联系、共同操作,以调节货币供应量。 7 请讨论储各货币国发行储备货币的得失。【答案】(1)通过发行储备货币为世界提供清偿力,储备货币发行国获得的收益包括用本国发行的储备货币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以及获得国际经济协调中的非对称性地位,而其成本在于增加了本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造成本国国际储备流失。(2)对于非储备货币国而言,由于其货币不被他国接受,不能作为国际清偿手段,所以当发生国际收支赤字时,它们只能动用本困外汇储备或进行国际借贷,最终会形成实际资源从本国的输出或本国产出下降; 而储备货币国的国内货币就可以作为国际清偿手段,于是只需要输出本国货币就可以为本国国际收支赤字融资。在信用本位制度下,对于本国货币的购买力或可兑换性,储备货币国并不需要做出保证,而且为国际收支赤字融资的储备货币直接流出国外,并不直接影响本国国内的货币政策,这都降低了国际收支赤字的调节成本。由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会较为倾向于将储备货币作为储藏手段,并与储备货币发行国保持相对稳定的汇率,因此储备货币发行国在执行货币政策上拥有非对称的优势。对于储备货币国而言,在为国际收支赤字融资时,执行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为维持汇率稳定,就要被动进行本国货币的扩张,从而带来通货膨胀。由于维持汇率稳定的努力由非储备货币发行国承担,所以储备货币发行国能同时具有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保持稳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特征,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进口以本国货币计价)还能阻隔国际通货膨胀,而将通货膨胀输出。这样,储备货币发行国突破了开放经济的三元悖论,享受了不对称的国际协调地位。(3)就储备货币发行的成本而言,由于储备货币是国际清算和支付所使用的货币,因此储备货币的流通将超出本国范围,大量地出现在离岸金融市场上,这将造成本国货币数量调节的困难。具体而言,当储备货币国采取货币紧缩政策、减少货币供应时,国内的商业银行将很容易从欧洲货币市场借入本币资金以满足客户的借款需求,从而使货币紧缩政策难以奏效; 当储备货币国采取货币扩张政策时,本国利率下降,又会有一部分货币流向国外,从而削弱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此外,如果在货币体系中,储备货币能够按固定比例与黄金等贵金属兑换,那么,储备货币的外流,将造成储备货币发行国黄金储备的减少,最终造成储备货币地位的不可维持,这也是储备货币发行的代价之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即与此有关)。 8 简述国际金融风险传递与扩散的机制。【答案】(1)国际金融风险的形成和爆发往往是内外因素的合成,在当前金融全球化环境下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外部风险的输入,一国或一地区爆发金融风险,然后又通过相关途径再向国际金融市场和关联国家传输,存在一个“输出一输入”机制。研究国际金融风险的传递与扩散机制,透析金融风险的传导过程,对防范与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2)国际金融融风险传递与扩散途径有:汇率风险的传递、利率风险的传递、货物与服务贸易的传递和社会公众心理预期。汇率风险的传递是指经济主体在持有或使用外汇时,因汇率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或获取额外利益的机会或可能性。汇率风险的产生是由于浮动汇率的存在和对外计价结算使用外币,汇率风险有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种。交易风险是指在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的交易中,因汇率变化而引起实际损益的可能性,包括外汇买卖风险(金融性风险)和交易结算风险(商业性风险); 会计风险是指企业对资产负债表进行会计处理中,在将功能货币(外币)转换记账货币(本币)时,因汇率变化而呈现出账面损益的可能性; 经济风险是指外汇汇率变动导致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预期收入减少的潜在性风险。汇率风险的传递往往是由于某些主要国家货币金融政策变化,引起相关国家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引发区域性或全球性金融危机。例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就是由于口本政府实行的口元贬值和低汇率政策使美元汇率升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实行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美元升值不可避免地使与美元挂钩的泰国株等货币被高估,导致国际投机者的冲击,危机先在泰国爆发,然后迅速传递到东盟各国,殃及大部分亚洲国家。利率风险的传递原理是由于某些国家货币金融政策变化,引起相关国家货币利率剧烈波动,引发区域性或全球性金融危机。例如,一些国家为了吸引更多外资采取偏离产业平均资金利润率的高利率政策,但在实际中当存款和贷款利率太高时,银行要支付存款人较高的利息,当贷款利息大大高于产业平均资金利润率时,借款企业难以承受资金成本,归还商业银行贷款利息中的一部分是来自新贷款的转移,导致高利率下的商业银行虚假收入。这种高利率泡沫是提高利率与相对低的企业效率之差在银行中形成,也是虚假利息收入在金融系统中的风险积累。一旦这种虚假收入的泡沫链断裂,必然造成国内金融秩序的混乱,由于大量资金是依靠吸引外资,金融秩序混乱通过外资向国际金融市场传递。货物与服务贸易的传递是由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往往伴随货币不断贬值,使该国在经济上遭到重创,国内经济萎缩,外汇减少,外贸进口下降,导致其他国家对这些国家出口减少,从而影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引起这些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对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的出国旅游的游客大大减少,使相关国家的服务贸易收入、特别是旅游收入减少,使旅游发展型国家不同程度陷入困境。社会公众心理预期是社会公众对金融危机预测所产生的恐慌心理,以惊人的速度传播所形成的冲击波,具有扩散性与破坏性。在金融市场高度国际化的国家和地区,对金融危机非常恐惧,一有风吹草动金融市场就惊慌失措,股市一落千丈使资产极度缩水,如果政府缺乏有效金融监管和金融救助措施,金融危机在所难免。 一、判断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