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名词解释1 城市问题【答案】城市问题指存在于城市社区的各种社会病态现象。其特殊性表现为:有些社会病态现象,为城市社区所独有,或主要存在于城市社区中; 有些社会病态现象,不仅城市社区存在,乡村社区也有,但由于城市社区高度聚集的特性,使得这些问题在城市社区的表现要集中和严重得多。城市问题可分为社会文化方面的问题与空间、实体环境方面的问题两大类。前者包括人口、就业、贫困、犯罪、自杀、精神病等问题; 后者包括交通、住宅、环境污染等问题。 2 社会控制的刚度【答案】社会控制的刚度是指越轨行为受到社会制裁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制裁强度的高低。刚度越大,表明越轨行为受到制裁的可能性越大,受到的制裁越严厉; 反之,表明制裁的可能性越小,受到的制裁越轻微。刚度是由社会控制实施过程的状况决定的,越是严格依据社会规范对越轨行为实施制裁,控制刚度越高。 3 单位制【答案】单位制度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实行的、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日标并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执行这种制度的企事业组织被称为单位组织,简称单位。单位制度是国家通过具有特殊功能的科层组织来对各种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并通过这种再分配实现有效的政治控制的一种体制。靠着这一制度,全国成为一个以中央政府为最高权威的特大的组织体系。 4 文化堕距【答案】文化堕距,是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在研究社会变迁时所提出的文化失调理论的一种社会现象。奥格本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要素,社会变迁是社会在一种发明打破旧均衡状态后做出调节以寻求新的均衡的过程。由于调节并不是迅即发生的,因此常常会产生文化失调现象。一般地说,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变迁,其次是文化的精神部分,最后是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发生变迁,这种现象称为“文化滞后”,或称“文化堕距”。 5 社会互动【答案】社会互动又称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交互作用,是指社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过程。 6 社会控制【答案】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7 内婚制和外婚制【答案】内婚制又称“血缘婚”“族内婚”。是在一定社会关系范围内选择配偶的一种婚姻制度。在母系公社中,每个部落都有统一的姓,其下又分为多个血缘氏族。内婚制要求成员必须在部落内氏族外选择配偶,即禁止与外部落人通婚,也禁止氏族内部近亲通婚。它是比群婚制更进步的婚姻制度。外婚制又称“族外婚”。是指同一氏族内男女禁止通婚,只能在外氏族男女问选择配偶的婚姻制度。始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正式形成于父系社会。之后被“对偶婚”所代替。外婚制的出现,符合自然选择的法则,有利于人类的优生和繁衍,加强了各通婚氏族间的联系。我国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同姓不婚”,是氏族外婚制的体现。 8 社会分化【答案】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社会分化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社会学正是从社会分化的兔度考察社会结构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 二、简答题9 西方社会运动理论主要有哪几种? 这些理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及其观点对比主要表现为:(1)资源动员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前,社会学家解释社会运动时,多强调集体性的受挫和抱怨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因素。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社会学家指出多数社会成员都会经历一定程度的受挫和紧张,但社会运动却只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这说明关键的因素并不在于不满和抱怨本身,而在于社会成员能否有足够的资源把不满转化为运动。这就是资源动员理论最基本的视角,其代表人物有麦卡锡和扎尔德、甘姆森、蒂利等人。这种理论范式把社会运动研究置于下具性的、功利主义的自然科学传统之中。具体来说,资源动员理论与传统理论有两个关键的差别:支持运动的基础。传统理论认为,满怀怨恨情绪的人本身就是支持运动的最重要资源,社会运动的出现就是因为有这些想寻求变革的人群。但资源动员理论认为,运动成功展开的最关键之处并不在于愤愤不平的一般公众,而在于尽管人数较少,甚至可能置身局外,却掌握着许多重要资源的支持者。这些来自中上阶层或政府机构、大学、传媒或基金会的支持者足以调动起大众的不满。社会运动的策略。传统理论认为,社会运动必须用大量时一间和精力来与政府讨价还价,有时甚至要威胁当局接受变革。资源动员理论认为,传统理论对社会运动的策略的强调是非常不够的。事实上,除了传统理论提到的那些运动策略外,运动领袖还必须想尽办法获得活动资金,保护和增强成员们的忠诚并增加成员的人数,与目标相似的其他组织建立联盟,充分地运用大众传媒,针对不同的运动类型以及每一运动的不同阶段决定相应的行动手段。(2)社会建构理论社会建构理论认为,以奥尔森模式为基础的个体功利主义模型假定集体认同感是不存在的,但实际上,社会行动者是“嵌入”在集体认同感之中的; 社会行动的参与者并不是社会动员者手上的木偶,这些参与者会自己建构起行动意义。因此,在资源动员理论中的理性行动者面临着利用他人的努力而“搭便车”的困境,在社会建构理论中,行动者因其对意义的建构而积极参与到了运动中来,并产生了一种集体的命运感。资源动员理论是企图将人类行动尽可能地放在以功利主义模型和工具性模型为特征的自然科学的框架中来解释,而社会建构理论则是强调对人类行动的独特意义的主观理解。 10在问卷设计中,问题措辞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对问题的语言表达和提高方式有哪些常用规则? 请简述之。【答案】(1)问卷调查及设计:问卷调查,是采用一种预先设计好的结构化、标准化的问卷作为资料收集工具的一种调查方式。在问卷设计过程中,问卷的结构是以书面问答为主要形式的问题表格,用以收集有关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资料。一份完整的问卷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与答案、编码以及结束语等主要内容。(2)问题措辞的基本原则:语言是问卷设计的基本材料,要设计出含义清楚、简明易懂的问题,必须注意问题的语言。问题措辞的基本原则是简短、明确、通俗、易懂。(3)在问卷设计中,对问题的语言表达和提问方式有下列常用的规则: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无论是设计问题还是设计答案,所用语言的第一标准应该是简单。要尽可能使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而不要使用一些复杂的、抽象的概念以及专业术语。问题的陈述要尽可能简短。问题的陈述越长,就越容易产生含糊不清的地方,回答者的理解就越有可能不一致; 而问题越短小,产生这种含糊不清的可能性就越小。问题要避免带有双重(或多重)含义。双重(或多重)含义是指在一个问题中,同时询问-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