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西安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801专业课之西方美学史考研核心题库-一、名词解释1 形式美【答案】形式美是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从美的事牧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各种形式因素及其按特定规律所作的有机组合。文学作品的形式除了对内容具有表现和塑造的意义外,其自身也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如诗歌中的节奏美、韵律美、诗行排列美等,在小说、戏剧文学及散文方面,结构上讲究对比、完整与风格上讲究多样、变化、统一等就是追求形式美的表现。 2 书信体小说【答案】书信体小说是以书信形式为基本表达途径和结构格局的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环境心理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通过一封封书信的形式来实现的。书信体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为主人公,讲解故事,塑造形象,写人叙事都以“我”的亲身经历,亲眼见闻展开,使人感到亲切,增加真实感。著名的书信体小说有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卢梭的新爱洛绮丝等。3 英美新批评【答案】英美新批评是20纪20年代:发端于英国,40、5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形式主义批评流派之一,它的基本理论原则是:诗歌是一个客观的、独立自足的有机统一体;诗歌使读者能够具体地、感性地理解和把握人类经验。但由于新批评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性、忽视了文学作品与历史现实的联系,所以在五十年代后期它逐渐失势,走向衰落。 4 席勒式与莎士比亚化【答案】席勒式与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信中,针对拉萨尔在剧本的观念图解式提出的文学理论观点。“席勒式”主要是指在作品中缺少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只追求抽象的时代精神,以致人物变成了这种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马克思所维护的是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规律,反对的是唯心主义的观念化的倾向。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提出的莎士比证戏剧创造中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莎士比亚化”作为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的形象化表述,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世界观对莎士比亚创作经验和创作特点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 二、简答题5 试比较日瓦戈医生和静静的顿河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答案】苏联反映十月革命这段历史的长篇小说中,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属于悲歌,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则是哀歌。二者的写法不同,格调各异,共同组成了那个时代的完整画面,各有明显的价值。(1)日瓦戈医生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日瓦戈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一生诗歌与小说创作的总结。小说头绪繁复,主要以日瓦戈和情人拉拉为线索,串联出一批人物,意在展现其社会和家庭两个主题. 日瓦戈在父母双亡后。10岁时被托给一位教授抚养,与教授之女冬尼妞自幼相伴. 长太后分别学了医学和法律,大学毕业即结婚生子,小说很好地表现了社会主题作者通过十月革命和内战前后十年的经历,塑造了一位诚实、正直,但思想极为矛盾的俄国旧知识分子形象。日瓦戈医生熟谙旧俄的腐败,所以由衷地欢迎十月革命,称之为“从未有过的壮举,历史上的奇迹”。但他对革命后的战乱和困境颇感迷惘,对无论白军还是红军的暴力都表示反对,反映了旧知识分子内心矛盾和曲折经历。作品描写了革命暴力的失误和造成的惨相,较对军入和多方面地表现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革命时期社会付出的沉重代价,作者的写作方法与以往的这类作品不同,别具一格:虽然仿是现实主义,但已不局限于此了,而是加入了许多非现实主义的成分,例如象征、意象、浪漫主义等等.小说细膩地描写了家庭情感问题书中更为震撼人心的,是日瓦戈和拉拉曲折的爱情故事。其中,不但日瓦戈在社会动荡之中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事业、家庭,直至个人生活都无能自立,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拉拉尽管美貌出众,异常真诚,但在少女时被诱骗,婚后又被弃,并因为帕沙的政治“问题”而受牵连,竭力逃避被抓捕,这样两个具有敏感心灵的人遭遇在一起,两情相悦,互相理解。一个是理想幻灭、有才华却不得施展而厌倦革命和战乱;一个是美丽善良,私生活上却屡遭厄运,为避免受政治株连而躲避革命,恰似“红颜薄命”。他们在乱世中碰在一起,演绎出一幕幕激荡人心、引人同情的爱情场景。静静的顿河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在静静的顿河中,尚洛霍夫以悲悯的情怀,通过描写主人公葛利高里与时代的复杂关系,从普通人的角度反观大时代里的大变动. 从而唱出了一首人道主义的悲歌。静静的顿河全书四部八卷,140余万字,据统计共写了434人。而在这样宏大的篇幅中,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命运始终处于小说的中心位置。篇幅宏大,人物众多静静的顿河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称得上是史诗性作品。小说全面概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的整个时代风云变幻,既描写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也描写硝烟弥漫的战场厮杀,同时还描写具有浓厚多土气息的哥萨克人的劳动、爱情和日常生活。人物上至将军统帅,下至一般群众,都塑造得很有个性其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尤为鲜明生动。沉看干练的施托克曼,对革命忠心耿耿的彭楚克,勇敢乐观而又鲁莽偏激的珂晒沃依,令人掩卷难忘。彼得罗的顽固粗野,米琪喀的下流残暴,李斯特尼茨基的阴险狡滑,也都鞭辟入里。妲丽证肮脏无耻,阿克西尼並热情砍荡,娜塔莉亚善良庄重,杜妮亚希珈天真活泼,这几个哥萨克妇女则描写得各具特色。小说对顿河草原的仕丽景色的描绘,对哥萨克人幽默风趣的语言运用,非常出色。所有这些都显示了作家: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坚实的艺术功力。 6 简述别林斯基的思想转变问题。【答案】(1)别林斯基思想发展的两个时期四十年代以前,是黑格尔的影响占上风的时期,这期著作以文学的幻想(1834),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的中篇小说(1835),智慧的痛苦(1840)和艺术的概念(1841)为代表;他的思想成熟期,现实主义思想占上风的时期,这期著作以论普希金十一篇(1843?1845),给果戈理的信(1847)和1847年俄国文学评论(1848)为代表。(2)普列汉诺夫关于别林斯基美学观点的“完全的转变”的看法普列汉诺夫承认别林斯基早期确实相信过纯艺术论,但并不主张诗只须顾形式而不顾内容; 他在早期从黑格尔哲学所吸取的是它的“绝对理念”一方面,忽视了它的辩证发展的历史观方面,因此他过分轻视艺术的主观性而片面强调艺术的客观性,努力寻求艺术的客观规律作为文学批评的基础。(3)普列汉诺夫总结出来的别林斯基关于艺术的客观规律诗用形象来思维,应显示而不应论证;诗以真理为对象,它的最高美在真实与单纯,不美化生活;艺术所显示的理念应该是具体的理念,应具有整一性;理念与形式应互相融合;艺术作品的各部分应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4)别林斯基思想转变后的发展在转变以后,别林斯基逐渐放弃了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而转到黑格尔的辩证观点;但是他在早期所定下来的五条客观规律却基本未变,只是对理念的具体性的理解有了重要的改变。别林斯基在他的思想发展中始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也始终没有完全摆脱黑格尔的影响。这二者之间就有从现实生活出发和从理念或理念的变相出发之间的矛盾,也就是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理论和俄国现实以及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实践之间的矛盾。别林斯基也始终没有完全摆脱黑格尔的影响,他的早期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并不“只在形式上”,不只是一种“外壳”,而是他的艺术本质观,典型观以及美的本质观的哲学基础,他的这些美学观点都是黑格尔的“理念的感性显现”一个公式的发挥。 三、论述题-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