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潦倒峥嵘锲而不舍瓮牖绳枢B. 砯崖马嵬囊括四海因利乘便C. 放诞嫡亲斩木揭杆苍海泣珠D. 踌躇杜撰沸反盈天踌躇满志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过秦论选自贾谊的新书,贾谊,西汉人,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其中以上篇最为著名,我们的课本所选用的就是这一篇。B. 我国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派的王昌龄、岑参,山水田园诗派的孟浩然、高适、王维等。C.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他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D. 厄纳斯特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3. 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低眉信手续续弹信:随意B.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开仓赈民C.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快D. 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微信朋友圈中有少数人常把一些不经之谈当作新闻来分享,对某些言论不加分辨就转发到朋友圈中,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八达岭老虎咬人事件发生后,被老虎咬得浑身遍体鳞伤的女子的悲惨遭遇让人痛心,缺乏理性的网民暴露出来的人性的丑恶更令人痛心。几年前,少不更事的孙杨曾因误服禁药被禁赛,在里约奥运会上,澳大利亚的霍顿借此骂孙杨为“骗子”,这种做法实在令人气愤。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也喜欢热闹的纸牌;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初春的篝火晚会上,大家都陶醉在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畅谈自己的理想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A. B. C. D.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了我国首台具有体验交互功能的美女机器人“佳佳”,不仅有和常人一般逼真的面庞,还能像真人一般和普通人交流。B.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C. 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中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整形,女性比例为83%,男性比例约为17%,整个行业的年增速则约在30%以上。D. 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部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念头。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美并不是炫耀的资本,。,。,。当这种表象向着反方向发展时,丑会变得很美丽。而是一种表象美会变得很丑陋而是一种特质丑并不是沮丧的根本当这种特质向着反方向发展时A. B. C. D. 7.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您的教学方法。B. 张磊与赵峰两同学摒弃前嫌,他们说:“让我们握手言和,结为秦晋之好。”C. 这次的事情弄得很糟糕,我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我错了,你就雅量海涵吧!D. 后天是我华诞,你能过来吗?我们一起庆贺一下,我们是要好的朋友哎。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8.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登高中借“猿”“飞鸟”寄寓漂泊不定、老病孤独的情感的句子是“_,_”。(2)李白的蜀道难中用“五壮士开山”的神话,交代了蜀道的来历的两句是“_,_”。(3)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的观点是相同的。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为了生存。人,是社会的群居物。任何人,都不能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所以,只有让别人生存,_;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至少不妨碍别人的生存,_,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_,因为底线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最后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防线失守,全盘崩溃。10. 阅读下面语段,变换处画线句子的句式,使它们所在的句子成为整句。 三千多年的历史积淀,酝酿了北京的古老韵味;北京的尊荣大气是因历代帝王的青睐形成的;时代的发展,又带来了北京的现代繁荣。在胡同和四合院的群落漫步,置身于宫廷楼宇丛中,行走于高楼林立的街头。用心去感悟这座焕发美丽的古城,或许你才能真正感悟到北京古老而独特魅力。答:_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11.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_ 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9.0分)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猛,字世雄,本名勇。五岁而父清遇害。陈文帝军度浙江,访之,将加夷灭。母韦氏携之遁于会稽,遂免。及长,勤学不倦,博涉经史,兼习孙、吴兵法。以父遇酷,终文帝之世不听音乐,蔬食布衣,以丧礼自处。宣帝立,乃始求位。太建初,释褐郗阳王府中兵参军,再迁永阳王府录事参军。猛慷慨常慕功名,先是上疏陈安边拓境之策,甚见嘉纳。至是诏随大都督吴明彻略地,以军功封应阳县子。累迁太子右卫率,徙晋陵太守。威惠兼举,奸盗屏迹,富商野次,云“以付王府君”。郡人歌之,以比汉之赵广汉。祯明二年,诏授镇南大将军、都督二十四州诸军事,寻命徙镇广州。未之镇,而隋师济江,猛总督所部赴援。时广州刺史临汝侯方庆、西衡州刺史衡阳王伯信并隶猛督府,各观望不至。猛使高州刺史戴智烈、清远太守曾季远各以轻兵就斩之而发其兵。及闻台城不守,乃举哀素服,藉稿不食,叹曰:“申包胥独何人哉!”因勒兵缘江拒守,以固诚节。及审后主不死,乃遣其部将辛昉驰驿赴京师归款。隋文帝大悦,谓昉曰:“猛怀其旧主,送故情深,即是我之诚臣。保守一方,不劳兵甲,又是我之功臣。”即日拜昉开府仪同三司,仍诏猛与行军总管韦洸便留岭表经略,遣玺书劳猛。讨平山越,驰驿奏闻。时文帝幸河东,会猛使至,大悦。杨素贺因曰昔汉武此地闻喜用改县名王猛今者告捷远符前事于是又降玺书褒赏以其长子缮为开府仪同三司。猛寻卒于广州,文帝闻而痛之,遣使吊祭。(节选自南史二十四卷)注藉稿:坐在草垫上。申包胥: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吴国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出逃到随。为复国,申包胥来到秦国请求帮助,在秦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进,终于感动了秦国君臣。申包胥被列为中国的忠贤典范。(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A杨素贺/因曰/昔汉武此地闻/喜用改县名/王猛今者告捷/远符前事/于是又降玺书褒赏/B杨素贺/因曰/昔汉武此地闻/喜用改县名/王猛今者/告捷远符前事/于是又降玺书褒赏/C杨素贺/因曰/昔汉武此地闻喜/用改县名/王猛今者告捷/远符前事/于是又降玺书褒赏/D杨素贺/因曰/昔汉武此地闻喜/用改县名/王猛今者/告捷远符前事/于是又降玺书褒赏/(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A经史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两大部类,其中“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史”为史书。B释褐指始任官职,“褐”为古代平民所穿粗布衣服,“释褐”即脱去平民衣服,担任官职。C太守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汉代将“郡守”更名为“太守”,后代又更名为“知府”。D诏,皇帝下命令。诏,也指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朝廷其他官员下达的文告也可以称为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王猛经历凶险,好学自律。他五岁时父亲遇害,幸亏母亲韦氏带他出逃才避免了陈文帝的诛杀。他勤奋学习,因父亲遭遇太惨他不肯享乐,吃素食着粗衣。B王猛性情慷慨,建功立业。不仅凭借军功被升迁作太子右卫率,而且在任晋陵太守时,恩威并施,使盗贼匿迹,百姓人人歌颂,把他比作汉代赵广汉。C王猛忠君爱国,固守节操。被任命镇守广州,听闻台城失守后,穿上孝服,坐在草垫上,不肯进食,率兵据守长江。D王猛深受隋文帝信任,屡受嘉奖。文帝因他派部将前来表达忠君的诚意,非常高兴,并且派人带着盖有玉玺的书信慰劳王猛,死后派人吊祭追赠。(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猛慷慨常慕功名,先是上疏陈安边拓境之策,甚见嘉纳。译文:_时文帝幸河东,会猛使至,大悦。译文:_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人的书法情结孟云飞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中国书法史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绵延不绝,博大精深。从殷商开始,书法历经秦汉的辉煌、魏晋的风流、隋唐的昌盛、宋元的神意、明清的繁荣,直至今天仍百花齐放,盛传不衰。书法在中国的流行是如此的广泛,它对知识阶层精神生活的影响是如此的深远。它在世界艺苑独树一帜,其魅力世所公认,其影响波及日本、韩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甚至让远隔重洋、完全生长在另一种文化环境、对书法艺术知之甚少的西方历史学家也不得不发出“神奇而不可思议的东方艺术”的赞叹。据说,毕加索在观赏了中国的书法之后,惊叹其为“艺术中的艺术”。 中国书法在民族艺术家庭中独受亲宠。长期以来,无论是在世界的认同中,还是在国人的民族情结里,它一直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神、最能代表中国的艺术。在几千年的演变发展中,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哲学思辨、美学思想乃至人文情怀,都在书法中获得了尽情的抒发和深刻的体现。甚至可以说,在中国众多的艺术门类之中,没有哪一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