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中国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简答题1 什么是教材直观? 教材直观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它们各有何优缺点?【答案】(1)教材直观教材直观,是指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信息(直观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直观即学生对教材所作出的感性的能动反映。直观是领会及构建科学知识结构的起点。它在各种知识学习中都是必需的。(2)教材直观的基本形式及其优缺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多种不同的教材直观方式。根据直观的对象,可以把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这三种直观形式各有其优缺点,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直观方式或直观方式的组合。实物直观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演不各种实验等都属于实物直观。a. 优点实物直观是在接触实际事物时进行的,它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系比较密切、比较一致,因此它在实际生活中定向作用较好,在将来的实践活动中也能很快地发挥作用; 实物直观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因此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b. 缺点在实际事物中,本质要素与非本质要素经常混杂在一起,而且事物的非本质要素往往比较突出、强烈,而本质要素则比较隐蔽、弱小。因此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一定的难度; 由于时间、空间和感官特性的限制,许多事物难以通过实物直观获得清晰的感性知识。模像直观模像直观即在对事物的模像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像直观。a. 优点由于模像直观的对象可以人为制作,因而模像直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实物直观的局限,扩大直观的范围,提高直观的效果. 它可以人为地排除一些无关因素,突出本质要素。它可以根据观察需要,通过大小变化、动静结合、虚实互换、色彩对比等方式扩大直观范围。b. 缺点由于模像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而非实际事物本身,因此模像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为了使得通过模像直观而获得的知识在学生将来的实践活动中发挥更好的定向作用,一方面应注意将模像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相比较,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模像直观与实物直观结合进行。言语直观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想象而进行的一种直观的能动的反映形式。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文艺作品的阅读、有关情景与人物形象的领会。a. 优点它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言语直观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语言的质量; 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象。b. 缺点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通常不如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鲜明、完整、稳定。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配合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 2 技能的作用【答案】(1)技能作为合法则的活动方式,可以调节和控制动作的进行技能不仅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顺序,即动作成分之间的顺序关系,而且可以控制动作的执行方式,即动作的方向、形式、强度、动作间的协调等等。技能可以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情境。(2)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经验获得的过程是人脑对外在事物的反映过程,而这种反映又是通过一系列的心智动作实现的。通过心智活动,对感性经验进行加工,形成更高级的理性经验。技能调节着经验获得的过程,决定着经验获得的速度、水平,是经验获得的手段。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包含着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和外部操作活动,从形成问题表征、确定问题的性质与类型、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的方法,到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是通过各种心智与操作动作实现的,而合法则的心智与操作技能保证了问题的顺利解决,也达到了变革现实的目的。(3)技能是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是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与个体经验的积累、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是分不开的。能力是对活动起到稳定的调节作用的一种心理特性,这种稳定的调节作用是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概括化、系统化实现的。虽然知识和技能本身并不是能力,但是通过广泛的迁移,可以逐步地概括化和系统化而发展成为能力。 3 个体发展的含义【答案】(1)个体的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又称为生物因素的发展,即个体活动的生理调节机制方面的变化。生物因素包括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这些生物因素与构成人类个体的特殊的生命物质直接相连,属于人类个体的自然实体方面的变化。人类个体的生理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体生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卵子受精开始到出生、成长直至死亡为止这一过程中的生理因素的变化。狭义的个体生理发展指人类个体出生时起到生理上发育成成人的过程中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成熟变化。(2)个体的心理发展个体的心理发展指个体活动的心理调节机制方面的变化。个体的心理调节机制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心理因素构成,其中包括活动的发生机制(即动机因素,包括认识与情感)、动作进行的监控机制(即内外反馈)以及作为个体心理特性(能力与品德)的内在机制。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包括人类个体自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一般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变化。4 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答案】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中主要的贡献是他关于有意义学习、认知同化与先行组织策略以及接受学习的理论。(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己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外部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内部条件: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新知识与他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5 试述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答案】(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己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