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A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 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是()A. 氧B. 硅C. 铝D. 铁2. 工厂储运白磷的容器上应贴的标识是()A. B. C. D. 3. 小彤同学报名参加了迷你马拉松项目,该同学锻炼过程中使用的下列物品中不含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合成橡胶底运动鞋B. 纯棉T恤C. 塑料水瓶D. 腈纶背包4. 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 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B.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C. 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D.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工业制烧碱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就5.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活中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来降低水的硬度B. 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C. 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蒸馏D. 从电解水得到H2和O2,可知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6. 据2014-11-27广州日报报道:近年来,国内逐渐兴起“阿育吠陀”养生潮流,然而有专家研究发现,20%的“阿育吠陀”药物中含有超标的铅、汞、砷等有毒元素,过量服用可能造成中毒相关铅元素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铅原子核内有82个质子B. 铅笔芯内含有铅,儿童使用时易中毒C. 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gD. 铅属于非金属元素7. 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A. B. C. D. 8.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选项ABCD物质CO2Zn(OH)2葡萄糖(C6H12O6)Ca3(PO4)2类别有机物碱氧化物酸A. AB. BC. CD. D9.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B. 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C. 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 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0. 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水能溶解多种物质,常用作溶剂B. 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常用作燃料C. 浓硫酸有脱水性,常用作干燥剂D. 干冰升华吸热,常用作温室肥料11. 实验室可通过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该实验“先”、“后”顺序描述错误的是()A.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B. 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入药品C. 加热时,应先预热再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D. 组装仪器时,应遵循“先左后右”“先下后上”的顺序12. 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人人都要成为化学家,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 用活性炭制品清除异味B. 用小苏打制焙制糕点的发酵粉C. 幼儿、青少年缺钙易患骨质疏松D. 用含有适量氢氧化钠的清洁剂去除炉具上的油污13.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镁条和稀盐酸进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现象和结论不正确的是()A. 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且试管外壁有热感B. 反应过程中气球膨胀,冷却至室温气球恢复原状C. 将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可能会听到爆鸣声D. 将药品换成生石灰和水,观察到气球膨胀14.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 Na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B. Mg(Cu):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C. Cu(NO3)2溶液(AgNO3):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D. KCl溶液(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15. 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20202020反应后质量/g203016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B. 反应后生成的Z、Q的质量比为8:7C. X可能作催化剂D. Z、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2:3二、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6. 管理员在学校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小晴要测定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程度,称取100g该溶液加入一烧杯中,向其中滴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1%的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加CaCl2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通过计算求原氢氧化钠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7.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1)写出化学式:B_,F_。(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F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0分)18. 金属是人类生活中常用的材料,其中铁使用最为广泛。(1)某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写出图中A、B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_、_。与图中的点对应物质不相符合的化学式是_。FeCO3是由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2)设计实验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 _ _ (3)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BC段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CD段压强变化的说明金属与酸的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19. 中国是201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办国,今年环境日的世界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1)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氮气(2)下列措施不能减少空气污染的是_。A植树造林,美化环境B开发清洁能源汽车,如氢能汽车C降低汽车购置税,刺激消费,减少中美“贸易战”对经济的影响D使用乙醇汽油(3)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增强温室效应的是_。A臭氧B二氧化碳C甲烷D一氧化碳(4)热力电厂“煤改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空气的污染。写出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0. 我国化学科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是以海水“晒盐”得到的氯化钠为原料,同时制得Na2CO3和NH4Cl产品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t2时,Na2CO3的溶解度是_。(2)t1时,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若使NH4Cl溶液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4)t1时,一小试管内盛有Na2CO3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Na2CO3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2所示),向烧杯中的水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发现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逐渐溶解,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所加物质可能是_(填化学式),小试管内固体物质逐渐溶解原因是_。21. 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_,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_。(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后,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_。(5)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该试管中得到的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写出所有可能)。22. 某研究小组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研究其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回顾】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及探究气体性质的常用装置。(1)为完成装置E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是_CDE,其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装置D的作用是_。(2)装置E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提出方案】研究小组尝试从反应物消耗和新物质生成两个不同的角度,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查阅资料】常温下,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Na2CO3易溶于水但难溶于酒精。BaCl2溶液呈中性,CO2不溶于酒精也与酒精不反应。【实验探究】(相关装置气密性良好,省略夹持仪器)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1)实验一:振荡后,两个软塑料瓶中变瘪程度更大的是_(选填“A”或“B”)(2)实验二:D中滴入酚酞后呈_色,证明B瓶溶液中NaOH已反应完了。若C中不加BaCl2溶液,直接滴入酚酞试液,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_。(3)实验三:关闭止水夹a,注入足量饱和的NaOH的酒精溶液,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一段时间后,注入足量的稀盐酸,打开止水夹a,观察到的现象是_。(4)实验四:向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和NaOH溶液,用传感器测得瓶中气压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上述图象,能否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总结归纳】以上四个实验中,既从反应物消耗角度,又从新物质生成角度,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的实验是_(选填“一”、“二”、“三”或“四”)。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硅元素。 故选:B。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熟记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答案】C【解析】解:A警示标记是腐蚀品的标志,故A错; B白磷是固体,不是气体,故B错误; C白磷的着火点低,易自燃,故C正确; D白磷不是爆炸品,故D错误。 故选:C。根据白磷的着火点低,易自燃,在化学与生活中能够小心使用考虑本题。本题考查白磷的性质及警示标记,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白磷具有可燃性及相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