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 上 1李白诗四首 哲思品悟 只识背影北宋时 宰相王旦有个马夫 为他赶了五年马 车 服役期满向王旦告辞 王旦竟不认识他 等马夫转身走时 王旦却马上叫出了他的名字 并念他赶车勤劳 给了他丰厚的赏赐 原来 这个马夫平日只知赶车 正脸都难露一下 王旦只熟悉他的背影 所以见到他的脸面时反倒不认识了 待马夫转身出去 那熟悉的背影 很快唤起了他的回忆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 确实有一大批默默诚实劳动 不求闻达的人 他们可爱而又 平凡 无声无息地忙碌在生活的某个角落里 一心扎到工作当中 人们看不到他们的正面亮相 看到的永远是他们忙碌的身影 他们也从未把头从工作中抬起来 去抛头露面 博得场面上的喝彩 微感言 佳句咀华 1 智者 知也 独见前闻 不惑于事 见微知著也 白虎通义 赏读 什么叫智呢 智就是知识 你自己见到的 听到的事情多了 知识面广了 便不致为一些事所迷惑 还能够从一些小事上推知大事 2 天道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 则吉 应之以乱 则凶 荀子 赏读 天道 自然规律 是持久不变的 它并不因为尧 那样仁德的君主 而存在 也不因为桀 那样残暴的君主 而消失 符合治理它的规律来适应它 就获得吉祥 用紊乱来适应它 就遭到凶灾 3 公道达而私门塞矣 公义明而私事息矣 荀子 赏读 公道通畅 那种只顾小个体或私人利益的事就杜塞了 公义倡明 那种只顾小个体或私人利益的事就熄灭了 4 见善 修然必以自存也 见不善 愀然必以自省也 荀子 赏读 见到善良的行为 必定端端正正地反问自己 见到不善良的行为 必定引起忧惧 认真地检讨自己 一 作者视窗李白 701 762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素有 诗仙 之称 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 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泰安东 生于碎叶 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 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 较广泛地接触现实 认识到朝廷的腐败 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 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 晚年飘泊困苦 卒于当涂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 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感情热烈 性格豪爽 想象丰富 语言清新自然 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代表作有 蜀道难 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进酒 等诗篇 有 李太白集 传世 二 写作背景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 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 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 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 结交名流 以此广造声誉 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 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 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 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 在给妻子留别诗 别内赴征 中写道 归时倘佩黄金印 莫见苏秦不下机 李白初到长安 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 但一是他一身傲骨 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 二是玄宗仅把他看作词臣 并不重用他 三是受到权贵的排挤 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 就被赐金放还 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李白离开长安后 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 结下友谊 随后又同游梁 宋故地 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 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 到兖州不久 杜甫西入长安 李白南下吴 越故地 这已是他离开长安后的第二年 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胸中块垒难消 这首诗便是他的 发愤之作 哭晁卿衡 天宝十载 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 随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返回日本 途中遇大风 传说被溺死 李白就在这时写下了这首诗 表达了失友之痛 丁都护歌 天宝三年 李白毅然离开长安 开始游历山川 期间 他清醒地认识到了政治的黑暗和百姓的疾苦 天宝六年 李白漫游于丹阳横山一带 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 写下了这首诗 反映纤夫之苦 越女词五首 其三 诗人李白在很年轻时就立下了 安社稷 济苍生 的宏愿 为了实现理想 诗人远游求仕 本诗就是作者就途中见闻写下的一首诗 是一首反映江南采莲少女的诗 表现了少女的年轻多情 善良美丽 三 基础梳理1 字音识记 1 渌水荡漾清猿啼 2 熊咆龙吟殷岩泉 3 水澹澹兮生烟 4 忽魂悸以魄动 5 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 6 恍惊起而长嗟 7 吴牛喘月时 8 君看石芒砀 9 见客棹歌回 zh o l y n d n j f i hu ng chu n d ng 2 词语释义 1 烟涛微茫信难求 2 势拔五岳掩赤城 3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4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5 云阳上征去 两岸饶商贾 6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来 假装 确实寻找 超过 穿上 水波摇动的样子 多 3 名句背诵 1 谢公宿处今尚在 2 千岩万转路不定 栗深林兮惊层巅 3 日月照耀金银台 4 明月不归沉碧海 5 一唱都护歌 心摧泪如雨 渌水荡漾清猿啼 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 青冥浩荡不见底 白云愁色满苍梧 1 梦游天姥吟留别 本诗以丰富的想象 奇特的夸张 通过对梦境的描写 抒发了作者对名山的热情向往 表达了自己蔑视权贵 傲岸不屈 对污浊现实无比憎恨的感情 2 哭晁卿衡 这首诗通过联想和想像描写了好友辞官回国旅途的遥远和艰险 赞颂了晁衡明月般高洁的人品 表现了诗人失去好友后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别的真挚友情 文本感知 3 丁都护歌 这首诗描写了炎炎夏日 纤夫们逆水拖船 艰难行走的情景 表现了劳动人民困顿不堪 极端恶劣的生活境况 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奢极欲 不顾人民死活的罪行 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生活疾苦的深切同情 4 越女词五首 其三 本诗通过一系列传神的动作和神态描写 生动 形象 逼真地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 动感天真的越中采莲少女的形象 结构图示 梦游天姥吟留别 凄清幽静 景色渲染 高大雄伟 对比 衬托 高峻雄奇 正面 侧面 光怪陆离 铺叙 正面 照应 哭晁卿衡 一 李白诗多用神话传说 想象奇特 富于浪漫色彩 梦游天姥吟留别 就是代表作 请指出诗中描写神仙世界的诗句 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1 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2 表现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 对自由的追求 对自然的歌颂 对当时社会的憎恶 表达了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师生探究 二 李白与晁衡的友谊是盛唐的佳话 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生动体现 哭晁卿衡 的第三 四句既写景 又抒情 试体会诗中所写的情与景的关系 提示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这两句诗 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对晁衡作了高度评价 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怀念之情 前一句暗指晁衡遇难 用明月象征着晁衡品德的高洁 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 含意深邃 令人无限惋惜和哀愁 末句以景写情 寄兴深微 晁衡不幸遇难 连天宇也好似愁容满面 层层白色的愁云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 沉痛地哀悼晁衡的仙去 诗人用拟人的手法 通过写白云的愁来表达自己的愁 把悲剧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厚 三 请说说下列诗句中数量词的表意效果 天台四万八千丈 金樽清酒斗十千 白发三千丈 飞流直下三千尺 提示这些诗句中的数量词在诗句中构成了夸张辞格 起了很好的修辞作用 天台四万八千丈 这里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 但不是简单地放大事物的原貌 而是融合着诗人的美好感情 即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 金樽清酒斗十千 斗酒十千 一斗酒价值十千钱 意即名贵 这一句写李白的朋友不惜重金 设下盛宴款待他 表现了朋友与李白的深厚友情 白发三千丈 这是高度夸张 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 因愁而长 愁生白发长达三千丈 极言愁思深重 飞流直下三千尺 这一句是写瀑布的动态 夸张而又自然 新奇而又真切 把瀑布的景象描绘得生动形象 既写出了山之高峻陡峭 又写出了水流之急 高空直落 势不可挡 雄奇瑰丽 名句品评 1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品评这段话是继飞渡而写山中所见 石径舟旋 深山中光线幽暗 看到海日升空 听到天鸡高唱 这本是一片曙色 却又于山花迷人 倚石暂憩之中 忽觉暮色降临 旦暮之变何其倏忽 暮色中熊咆龙吟 震响于山谷之间 深林为之战栗 层巅为之惊动 不止有生命的熊与龙以咆 吟表示情感 就连层巅 深林也能战栗 惊动 烟 水 青云都满含阴郁 与诗人的情感合为一体 形成统一的氛围 2 忽魂悸以魄动 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品评心惊梦醒 好梦不长 在梦境最高点悬崖勒马 急转直下 由幻想转到现实 作者与读者的情绪随之沉静 在全文形成了起伏的波澜 3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品评从全篇来看 这两句如天外飞来之笔 点亮了全诗的主题 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 是出于对权贵的抗争 它唱出了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 多少人屈身权贵 多少人湮没无闻 封建君主把自己称 天下 君临天下 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却抹煞了一切人的尊严 这句豪气十足的名句 则是李白苦闷到极点后胸中愤懑岩浆的总喷发 它表明李白对封建权贵永不妥协的反抗精神 也曲折地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中污秽 庸俗 丑恶现象的鄙视和厌弃 这是全诗感情的凝聚点 在诗的结构上 卒章显其志 所显的是诗人嶙峋直立的傲志 不取悦于世而又不苟合于世的一腔怨愤 4 君看石芒砀 掩泪悲千古 品评为造成惊心动魄的效果 作者更大书特书 磐石 之多之大 石芒砀 广大貌 三字形象表明 这是采之不尽 输之难竭的 而纤夫之苦亦足以感伤千古矣 这三字点明劳役性质 将诗情推向极致 有点睛的奇效 5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来 品评两句描写少女 笑 和 佯羞 的神态和声音 恍如眼前所见 耳中所闻 荷花 的背景 映衬着少女的美丽 有着 人面荷花相映红 的画面效果 极其形象而又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天真纯洁 多情善感 年轻美丽的采莲女丰富纯真的内心世界 考点链接 诗歌中的修辞方式1 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 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 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诗歌创作 指从侧面着意描写 作为陪衬 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可以是人烘托人 如 秦罗敷 中借 行者 少年 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也可以是物烘托物 如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僧敲月下门 月出惊山鸟 等以闹衬静 更多的是物烘托人 如 琵琶行 中三次写江中之月 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 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 孤独 悲伤的心情 2 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 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 仙境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 他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 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 所描绘的梦境 仙境 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凌乱 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3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 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 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 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可收到言简意丰 耐人寻味的效果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 孙权 刘裕 刘义隆等 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 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4 比喻象征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 运用在诗歌当中 也称比兴 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如唐代朱庆余 近试上张水部 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 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 贺知章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新叶萌发 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 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 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 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 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 形象更生动了 情感更 浓郁了 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 则是象征 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 如大鹏 天马 雄剑及高山大河 来寄托他的理想 象征他的才能 喜欢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明月 凤凰 松柏 美人等 来象征他的人品节操 又常选取遭摧残 受拘羁的人物事件来比喻他的经历和处境 5 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 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 却符合情理 在浪漫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