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这一变化( )A.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为基础B.表明清政府与传统社会彻底决裂的态度C.与近代民族危机出现和深化同步D.反映了清政府近代外交观念的逐渐进步3、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4、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B.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C.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D.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5、1900年, 慈禧发布要与八国联军“一决雌雄”的上谕,要求各省“北上勤王”,以张之洞、刘坤一等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这一事件( )A.加剧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B.地方的自保避战最终导致中国战败C.激化了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的矛盾D.地方实权派开始介入国家外交事务6、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A.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B.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C.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D.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目标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1915年称帝、长勋于1917年拥清废帝溥仪复辟等事件,反映了“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在当时并未成为人们内心的坚定信念。这些留给后业的借鉴意义是( )A.军阀割据是中国进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B.政治民主化的基础是经济的现代化C.民众的皇权思想导致民主共和制度全面失败D.民众启蒙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8、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农民问题决议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9、下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领导阶级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重大斗争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平均主义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末资产阶级兴民权、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阶级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20世纪初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A.世纪之交出现救亡图存高潮B.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C.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D.经历了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10、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11、1928年6月,南京政府在所谓“北伐告成”之际,发表了对外宣言,要求同各国重订新约,7月,美国首先与南京政府订立新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南京政府陆续与法、英等国缔结类似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 )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B.标志着中国关税自主的实现C.主要得益于中国对外战争的胜利D.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12、1937年9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际宣传处,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揭露日军暴行。抗战期间先后在美国、英国等国家设立了十二个办事处.邀请外国记者和重要报人来华采访.编制发行外文刊物290多期。该机构的设置( )A.宣示了中国持久抗战的决心B.提高了国民政府的国际地位C.改善了中国抗战的国际环境D.奠定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基础13、1938年3月罗斯福亲信卡尔逊在关于中国西北部军事活动的报告中说:中国广大民众具有一种崭新而且不寻常的民族主义精神;日本步兵在应对传统军事战役时效率较高,但面对没有固定成法可循的战术时却无所适从。这一报告( )A.高度评价了国民政府进入相持阶段后的积极防御作战B.认为抗日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意识方才真正觉醒C.充分认可共产党发动人民群众坚持游击战的正确战略D.支持国民政府调整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正面会战战略14、1945年9月,蒋介石密令各战区“围剿长江南岸、鄂浙皖东及桐柏山区奸匪警备阜阳、沈邱、商城、霍邱间地区,清剿各该地区奸匪除警备交通及剿匪外,并注意防范邻近战区之奸匪流窜。”该密令表明( )A.蒋介石积极部署围剿红军B.抗日战争已进入决胜阶段C.国共两党全面内战已爆发D.阶级矛盾正成为主要矛盾15、1946年10月,在攻下张家口之后,国民党上下踌躇满志,多数高级将领对战争前途表示乐观。参谋总长陈诚十分自信地表示:“也许三个月至多五个月便能解决。对于交通,任何一线均可于二周内打通。”这一判断( )A.基于抗战形势的全面分析B.促使了全面内战的爆发C.准确预估了战争发展走向D.轻视了中共的作战能力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甲午中日战争的进程主要是由中日两国来决定的,欧美舆论仅是起到外部影响的作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甲午战争时期”可知,日本的舆论宣传策略主要是为了贏得欧美舆论支持,最终贏得战争,而不是要改变中国的君主政体,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清政府却无所作为”对比可知,日本运用近代外交手段从舆论上为自己争取西方的支持,而清政府却不谙熟近代外交手段,成为西方媒体攻击的对象,由此可见,当时清政府昏庸不堪、与时代发展不相符,故C项正确;题干强调甲午战争时期日本舆论宣传策略导致一些西方媒体倒向日本、批判清政府,而清政府却无所作为,并不是反映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故D项错误。 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出洋学习发端”到“开始主动派出”再到“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可知清政府对于西学的态度发生变化,天朝上国观念逐步动摇,反映了清政府近代外交观念的逐渐进步,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清政府近代外交观念的进步,主要与统治危机的不断加深有关,A项错误。清政府近代外交观念的逐渐进步,不等同于与传统社会彻底决裂,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已经出现了,与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符,故C项错误。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的演变趋势,从清政府近代外交观念转变的角度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结合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的有关内容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未结束,说清政府当时“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明显不合史实,故首先排除A。天津条约是英国强加给清政府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当时对英国等西方列强更多的是畏惧心理,而不是崇拜心理,也不能简单理解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其实这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蛮夷”观念和“天朝上国”规制就受到冲击,答案B符合题意。 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主权”并不等于“天朝上国”,排除A;甲午之后“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并不能说明西方“主权”思想引入中国是开始于甲午战争之后,排除D;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但并不是近代中国分水岭,且材料无法体现“分水岭”的特点,排除C;材料中的“主权”指国家和民族主权,这说明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故“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故B正确。 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材料中“以张之洞、刘坤一等汉族东南大员先是拒不奉诏,随后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约定所辖区域内保证各自利益两不相扰”并结合所学可知,1900年正值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民族危机严重,但中央政府宣战,而地方政府勾结列强,充分表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即材料所述事件加剧了中央集权崩溃和地方势力膨胀。故答案为A项。B项,地方自保避战是导致中国战败的说法没有依据,明显具有片面性,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汉族地主与满洲贵族矛盾的信息点,排除;D项,地方实权派完全掌控国家外交事务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 6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兴中会成立时的誓词带有大汉族主义色彩,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关于“人民”的认识,符合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前提下中华民族的含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共和制,排除A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旧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帝的目标,排除D项。 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留给后世的借鉴意义,材料说的是辛亥革命后“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在国人中的影响力及对政治民主化的影响,没有涉及军阀割据.也没有涉及政治民主化和经济现代化的关系,故A、B两项错误;民主共和制度全面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单纯说民众的皇权思想导致民主共和制度全面失败,故C项错误;材料关键信息“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在当时并未成为人们内心的坚定信念”强调了民众思想的重要性,因此可以得出民众启蒙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故D项正确. 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只有联结”。题干材料中虽然提及了农民的游击战争,但是强调农民自发的斗争需要与城市无产阶级的斗争相联结才能成功,即题干强调的重点是城市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而非农民的自发斗争。实际上是主张坚持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而不是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有机结合,更不是强调农民阶级在革命中的主导作用。所以,答案为B项。 9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革命活动,体现了救亡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