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比例(二)教材分析这一课学习正比例的性质。看与问教材首先出示了一幅图,请学生观察图中数据,写出一些比例式,并思考其中的关系。做与说第一环节,讨论速度、时间、路程关系。通过具体计算,得到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相对应的数量比相等,注意速度比与行驶路程比之间蕴含的比的基本性质,同乘一个非零数,比值不变。第二环节,讨论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关系。让学生读表,可以先让学生判断表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得到40:180:2120:3160:4200:540,即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一定),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当工作效率一定时,两个工作时间的比等于对应的两个工作总量的比。让学生结合正比例的关系解释为什么这两个比相等。第三环节,直接要求学生判断正比例关系,得出数量一定,总价的数值比等于单价的数值比。教学时,让学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结合比值相等联系比的基本性质,进一步理性地把握正比例的性质。这三个环节从“扶”到“放”、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正比例的性质。练与用第1题,先判断出两车的速度相同,也就是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因此两个路程的数值比等于时间的数值比,已知行驶的时间比,可以知道客车与货车所行的路程比也是3:5。第2题,先引导学生读懂行程图,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乙、丙两地之间的距离,两人出发的时间,分别到达乙、丙两地的时间等。(1)先求出两人各自的速度,再求速度比,(524):(382)13:19。(2)时间相同,速度与路程成正比,利用上一小题求出的速度比,可以知道两人的路程比为,进而求出B所行的路程为19.5131928.5(千米)。(3)C的速度与B相同,先求出C所行的路程,再在纵轴上标出丁地的位置,然后以横轴上的10:00位置为端点与14:00对应的丁位置为端点画一条线段,该线段即是C的行程。3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