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作业技术标准要求 主要内容 有限空间的特点 1 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 2 有限空间作业的技术要求 3 4 有限空间危险性气体检测分析技术 有限空间的特点 v 空间大小或设定的空间大小可让人体进入并完成指定的 工作 v 有限空间的入口受地点及位置影响 人员出入受限制 入口的大小和位置往往给事故营救带来困难 v 有限空间的设计目的针对产品和材料的储存 处理 运 输等过程 而不是让员工进入从事例行工作 v 有限空间存在公认的健康危害 危害具有隐蔽性 并且 多种危害可共存 v 有限空间的危害具有环境突发性和不确定性 v 有限空间通风 照明情况差 进行检查 维护 清理或 类似任务时风险大 可导致人员伤亡 有限空间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 v 凡进入塔 釜 槽 罐 炉 器 机 筒仓 地坑或 其他有限空间内进行检修 清理 施工 称为有限空 间内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性 v 环境危险性 v 施工危险性 v 施工管理危险性 v 作业人员自身素质的缺陷 有限空间环境危险性 v缺氧 富氧 v易燃易爆物 v有毒有害物 v有限空间内转动构件 v衬体 粉体物料倒塌 v超人体承受能力的工业风 高压水 有限空间施工危险性 v触电危险 v动火危险 v脚手架及使用隐患 v防护器材及使用缺陷 v施工机具缺陷 v焊接烟尘 高温危害 有限空间施工管理危险性与个人素质缺陷 施工管理危险性 v救护措施不齐全 v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 个人素质缺陷 v施工经验缺乏 v技术素质差 v缺乏自救知识 v存在生理禁忌 中毒窒息气体辨识 生产过程中常见中毒窒息物质主要包括三类 v中毒物质 如甲烷 氨水 二氧化硫 氯气 二氧化氮 臭氧 光气 乙醚等 v单纯窒息物质 如氮气 二氧化碳 乙烷 氢 气 氦气等 v化学窒息物质 如一氧化碳 氰化氢 硫化氢 等 有限空间中毒窒息危害发生场所 中毒窒息事故的作业环境主要涵盖3 种场所 v 封闭 半封闭设备 如船舱 储罐 反应塔 冷藏车 沉箱及锅炉 压力容器 浮筒 管道 槽车等 v 地下有限空间 如地下管道 地下室 地下仓库 地 下工事 暗沟 隧道 涵洞 地坑 矿井 废井 地 窖 沼气池及化粪池 下水道 沟 井 池 建筑孔 桩 地下电缆沟等 v 地上有限空间 如储藏室 酒槽池 发酵池 垃圾站 温室 冷库 粮仓 封闭车间 试验场所 烟道等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原因 v缺乏知识或自以为是是造成许多有限空间事 故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 v低估了面临的危险 v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 v过分相信自己的直觉 v没有严格遵守已建立的规章制度 v试图救助同伴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注意的事项 v 了解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会遇到的危险 v 认知遇到各种危险的症状和征兆 明白暴露在危险下的后果 v 没有得到相应的授权 则不要进入任何的密闭空间 v 与监护人保持联络 及时报告危险状况或伤害事故 v 进入者自行撤离时通知看护人 v 知道如救生索 呼吸器或制服对安全进出限制空间作业的重要性 v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v 注意避免外来的危险 v 不要从事影响作业任务的其它活动 v 在有限空间作业时 不要移动任何的换气装置 对各种设备的使用 要适当 有限空间作业的技术要求 v 作业场所空气含氧量的规定 v 作业场所可燃性气体的规定 v 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规定 v 作业场所个人防护的要求 v 通风换气规定 v 电气设备与照明安全规定 v 机械安全规定 v 作业场所危险警戒规定 v 作业场所消防规定 v 应急器材 作业场所空气含氧量的规定 v 作业场所空气含氧量正常值为19 5 23 v 空气中含氧量高于23 时易发生爆炸 降到19 5 以下 时 应加强通风或使用隔离式呼吸器 v 空气中含氧量在15 19 时 降低工作能力 产生心 脏 肺和循环系统早期症状 v 空气中含氧量在13 15 时 作业人员会突然晕倒 v 空气中含氧量的作业临界值为12 此时作业者会出现 面色苍白 意识不清和呕吐症状 并可导致死亡 v 空气中含氧量降至4 6 时 可导致作业人员在40秒钟 内死亡 GB8958对缺氧环境作业的主要规定 v从事缺氧危险作业时 遵循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v缺氧作业环境的作业场所 需才采取充分通风换 气措施 使氧含量保持19 5 以上 严禁用纯氧 进行通风换气 v作业人员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 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 v通风差的作业场所 二氧化碳灭火器须放置牢固 防止二氧化碳意外泄出 并设立明显标志 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条件 发生燃烧或爆炸必须符合四个条件 v 气体中必须含有适量的氧气 v 适量的燃气 超过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 v 火源 v 足够的分子能量维持火链反应 如果这四个其中的任何一个没有或不足 燃烧就不可 能发生 这也就是为什么测量爆炸性气体的时候一定 要检测氧气浓度的原因 可燃气体燃烧 着火点燃料 氧气含量 燃烧三角 爆炸下限与上限 气体可燃爆 LELUEL 最低爆炸极限 LEL 最高爆炸极限 UEL 作业场所可燃性气体的规定 v 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的浓度应低于可燃气体爆炸 极限下限的10 美国ANSLZ117 11 关于储罐和其它密闭空间的 安全工作要求 v 油轮船舶的拆修 以及油箱 油罐的检修 空气中可 燃性气体的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1 GBZ T205 2007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v 作业人员进入有可燃气体存在的有限空间作业时 应 有动火审批制度 v 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作业工具 v 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超过爆炸下限20 时 应及时进行通风 直至达到规定要求 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规定 v 有限空间作业时 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应符合 GBZ2 1和GBZ2 2的规定 v 有限空间存在有毒物质时 作业前要进行充分通风 v 单纯通风不能有效消除或者稀释有毒有害物质时 要 加强个人防护 v 有限空间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时 作业时间要缩短 并 实行作业轮换制度 常见有毒气体的TWA STEL IDHL值 毒气 TWA ppm STEL ppm IDLH ppm NH3 25 0 35 0 500 CO 25 0 1500 Cl2 0 5 1 0 30 HCN 4 7 50 H2S 10 0 15 0 300 NO 25 0 100 SO2 2 0 5 0 100 VOC 10 0 25 0 TWA 8小时时间统计加权平均值 即正常工作环境允许的有毒气体浓度 STEL 15分钟时间统计加权平均值的短期暴露水平 工人短期工作所允 许的 有毒气体浓度 IDHL 立即致死量 引起工人短时间死亡的有毒气体浓度 TWA STEL IDHL计算方法依据GBZ2 1规定 缺氧窒息 中毒案例 v 1988年 某化工施工单位进行罐内检修 因罐内存在施工用乙炔 可燃性泡沫 材料与浸油枕木 施工中局部着火 导致6名施工人员缺氧窒息死亡 v 2005 年 海口某食品加工公司一位员工在废弃的电梯井里清洗水池 突喊缺氧 呼救 随后有7人盲目下井救人 结果8人全部因缺氧窒息死亡 v 90年代广州某包装材料厂纸浆池作业中 因纸浆分解产生有毒气体 作业人员 呼救后先后8名工人盲目施救 最终导致8人死亡 一人重伤 v 1999 年 湖南某厂使用水性无机富锌涂料对钢制除尘器内壁进行防腐处理时 因涂料中使用大量锌粉 并以硅酸钠 硅酸锂作粘结剂 涂刷后在空气中发生 下列反应而固化 Li 2SiO3 CO2 SiO2 Li 2CO3 Zn Li 2SiO3 H2O CO2 ZnSiO3 Li 2CO3 H2 Fe Li 2SiO3 2H2O FeSiO3 2LiOH H2 最终反应产生的大量氢 挤占了氧气存在的空间 造成作业人员缺氧窒息引起 的2人死亡 2人住院的事故 v 1997年 南京某化工公司操作人员在黄化罐内涂刷除锈剂MD82 主要成分是HCl 15 NaNO3 和生物型乳化剂 基本无挥发性 无毒 呈强酸性 时 呈酸性的除锈剂与粘胶皮内的纤维素黄酸酯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 产生了大量 的CS2 有毒气体 导致罐内4名操作人员发生急性CS2 中毒 缺氧窒息 中毒案例事故分析 v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因存在微生物行为 置换 其它气体 如 氮气 干冰等进入空间使得空气量降低 燃烧 氧化 吸收和吸附等行为导致缺氧或产生有毒气体 v 有限空间存在潜在的火源 产生热量的工作活动 打火工 具 光源 电动工具 电子仪器甚至静电 v 安全管理不善 操作人员贸然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场所 发 生事故后盲目施救 v 缺乏安全常识和安全意识 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认识不足 v 企业安全投入不足 缺乏必要的检测 安全防护和救护设 备设施 个人防护要求 v 要正确使用安全帽 安全带 呼吸器等防护器材 v 作业前要检查防护器材是否存在缺陷 v 缺氧环境下应使用隔离式呼吸器 不能使用过滤式呼 吸器 v 隔离式防毒面具要自供空气 氧气 不能使用染毒 空气 案例 v 1992年 某化工厂合成塔内体损坏 为保护塔内触 媒进行充氮保护时 塔内操作工人氧气呼吸器软管接 头脱落 导致窒息死亡 通风换气规定 v 作业时操作人员适宜的新鲜风量应能够达到30 50立方每小时 存 在自然通风局限时 须采取机械强制通风 通风次数不得少于3 5 次每小时 浙江省化工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程 v 严禁使用纯氧通风换气 超过常量的氧气可能会加速燃烧或其它的 化学反应 v 对可能存在可燃 可爆气体的舱室使用机械通风时 应采用防爆通 风机械 v 使用风机进行强制通风时 要充分考有限空间内部结构和风管的位 置设定 以保障风机的换气效率 v 有限空间通风换气次数为通风量与通风空间体积的比值 通风量为 单位时间被输送到制定地点气体的体积 通风量反应了风机通风能 力的大小 v 实际上 换气次数的正确确定 须根据有限空间的体积 有无有害 气体 何种有害气体 进入操作人数等综合因素确定 不能简单地 套用3次 5次 h 电气设备与照明安全规定 v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电气设备设施宜具有防爆 防静电功能 v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v 进入金属容器 炉子 塔 罐等 和特别潮湿 工作场地狭窄 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 照明电压 12 V v 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 12 V 时 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 器 其接线箱 板 严禁带入容器使用 v 作业环境存在爆炸性液体 气体等介质的 应使用防爆电筒或 电压 12 V 的防爆安全行灯 行灯变压器不得放在容器内或 容器上 v 有限空间内进行焊接作业时 电焊机需加防触电保护器 v 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 使用防爆工具 GB3787关于手持电动工具的规定 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 类工具 v 类工具 在 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 而且它还包含 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 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 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 接地 导线连接起来 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 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类工具 v 类工具在 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 而且它还提供例 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 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 装条件的措施 v 类工具分绝缘外壳 类工具和金属外壳 类工具 v 类应在工具的明显部位标有 类结构符号 类工具 v 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 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GB3787关于手持电动工具的规定 手持电动工具使用的规定 v 在一般作业场所 应使用 类土具 若使用I类工具时 应 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隔离变压器等保护措施 v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等导电性能良好的场所 以及在修 理 建造的船舶上 应选用 类或 类手持电动工具 v 在锅炉 金属容器 管道 密闭舱室内 应使用 类手持 电动工具 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有至少每年定期检测记录 v 类电动工具不小于2兆欧 v 类电动工具不小于7兆欧 v 类电动工具不小于1兆欧 机械安全规定 v 防护罩 盖 栏应完整可靠 v 各种联锁 紧停 控制装置灵敏可靠 v 局部或移动照明应为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