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录Contents 考情精解读 考点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考点二手工业的发展 考点三商业的发展 考点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考纲解读 命题趋势 命题规律 考纲解读 命题趋势 命题规律 考纲解读 命题趋势 命题规律 1 从考查题型看 选择题仍然会以文字型材料选择题为主 非选择题数量会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2 从考查内容看 仍会以手工业类型和成就 商业发展和经济政策等历史主干知识为主 预计会继续考查商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3 从考查角度看 仍会以史料 历史图片和表格等新情境为切入点 非选择题预计会以时政热点为背景考查古今中外农业 手工业 商业政策和发展状况 返回目录 继续学习 考点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一 古代中国耕作方式的演进 1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主要生产工具有石刀 石斧 耒耜 2少量使用青铜农具 懂得灌溉 除草 沤制绿肥 治虫灭害 3铁农具开始使用 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 垄作法已经使用 李冰主持都江堰工程 郑国主持郑国渠工程 4西汉 赵过推行代田法 关中人民兴修水利 创造井渠 东汉 王景治理黄河 汉朝以后 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6出现曲辕犁 中国犁耕技术成熟 创制筒车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 7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和水转翻车 宋朝以后 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 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8出现风力水车 1 原始社会 2 商周时期 3 春秋战国时期 4 两汉时期 5 曹魏时期 6 隋唐时期 7 宋代 8 明清时期 继续学习 通关秘籍 精耕细作的内涵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 它指的是古代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以争取高产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继续学习 二 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1 原始社会的公有制 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2 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1 内容 西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度 一切土地属周王所有 奴隶在土地上集体耕作 2 演进过程 商朝 出现 西周 鼎盛 春秋时期 瓦解 战国时期 废除 继续学习 3 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1 类型 封建土地国有制 屯田制 均田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农民土地私有制 2 原因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生产力的发展 3 确立过程 春秋时期公田抛荒 私田逐渐增多 税制改革 如鲁国 初税亩 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井田 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4 特点 地主阶级通过政治经济特权 占有大量土地 通过地租方式剥削农民 土地高度集中 农民只有少量土地或没有土地 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继续学习 通关秘籍 认识土地兼并问题 继续学习 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 含义 以家庭为生产 生活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产生条件 1 生产工具 铁农具和牛耕 2 生产关系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 农民自身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生产积极性提高 4 政府扶持 采取重农政策 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扶持小农经济 继续学习 3 特点 1 以家庭为生产 生活的基本单位 精耕细作 2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 3 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 规模小 水平低 分散性和面对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4 地位 是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继续学习 5 影响 1 积极影响 有利于推动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促进古代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繁荣发展 小农经济的稳定也保障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政治稳定 奠定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 保障了中华文明的传承性和延续性 2 消极影响 小农经济具有较强的分散性 封闭性和落后性 这些特点使之很难扩大再生产 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兼并的加剧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而在小农经济下 人们只有通过对自然的过度索取来解决这一矛盾 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返回目录 通关秘籍 小农经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农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不相容 如不加以改造 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 同时 传统农业经济的潜力还未完全发挥 还有容纳生产力发展的余地 在今天的农村中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的延续 是小农经济仍有生命力的反映 在本质上仍属于小农经济 继续学习 考点二手工业的发展 一 古代中国手工业类型1 家庭手工业 以纺织业为代表 作为农户的副业 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2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经营 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占主导地位 并产生雇佣劳动关系 3 官营手工业 1 含义 从汉武帝时代起 政府垄断煮盐 冶铁等有利可图的行业的制度 2 特点 官府统一管理 规模大 分工细 不以营利为目的 水平最高 明前期一直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 3 影响 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 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工官 制度使得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技艺的传承也具有封闭性 往往导致技艺失传 继续学习 通关秘籍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原始社会后期 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夏商周时期 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 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家庭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明代中后期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占据主导地位 继续学习 二 古代中国手工业成就1 纺织业 1 新石器时代 纺织技术已经萌芽 纺织原料最初是麻和葛 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2 商周时期 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 3 汉代 丝织业发达 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地区 中国有 丝国 之称 4 唐代 官营纺织业规模大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丝织品以轻盈精湛著称 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5 宋代 棉花种植普及 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地区 纺织品种类繁多 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6 明清时期 丝织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明朝中后期 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继续学习 2 制瓷业 1 商到东汉 陶向瓷发展的过渡阶段 2 东汉晚期 出现青瓷 3 魏晋南北朝 出现白瓷 4 唐朝 出现唐三彩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首创釉下彩绘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5 宋朝 制瓷技术大放异彩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出现了五大名窑 定窑 汝窑 哥窑 官窑和钧窑 6 明清时期 景德镇成为 瓷都 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最佳 康熙年间发明粉彩瓷器工艺 雍正时期粉彩瓷器烧制技术达到顶峰 中外闻名的珐琅彩也出现了 继续学习 3 冶金业 1 青铜铸造业 夏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数量多 种类齐备 铸造技艺精湛 后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青铜器主要供贵族使用 较少用于农业 2 冶铁业 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 冶铁技术的进步 春秋 生铁冶炼和块炼铁 东汉 杜诗发明水排 南北朝 发明灌钢法 冶金燃料的发展 煤 汉代开始 北宋普遍 焦炭 南宋末年开始 返回目录 三 古代中国手工业特点1 生产部门不断增加 劳动分工日益细化 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2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工场手工业 3 官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4 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5 生产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 产品远销海外 享誉世界 广受欢迎 继续学习 考点三商业的发展 4 宋代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海外贸易发达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 2 汉代 商运活跃 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对外贸易兴盛 长安 洛阳等大城市发展成著名的商业中心 1 先秦时期 周朝 商业由官府控制 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时期 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3 隋唐时期 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 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长安 洛阳 扬州 益州 扬一益二 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5 明清时期 城镇商业空前繁荣 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 白银广泛使用 农产品商品化 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商帮 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一 商业概况 继续学习 通关秘籍 明清商帮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 传统重土亲乡观念的影响 商人借助群体的力量维护商业利益和自身安全 影响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继续学习 二 市 的形成和发展1 秦代 管理 市 的法律规定 商品必须明码标价 2 汉代 市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 南北朝时期 形成了民间集市 草市 4 唐朝 草市 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唐末出现了 夜市 5 宋代 市 打破市坊界限 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经济功能大大加强 宋代的 草市 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6 明清时期 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商业市镇兴起 继续学习 通关秘籍 宋代 商业革命 的主要表现 返回目录 三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 起源很早并不断发展 成为封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国内贸易 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相对繁荣 市场交换比较发达 3 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制之下 4 古代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 商业只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未能形成推动社会变革的物质力量 继续学习 考点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一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1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 产生原因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必要条件 2 产生地区和部门 明朝中后期 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的私营手工业 纺织业 陶瓷业 中最早产生 3 产生标志 明中叶以后 在江南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 雇佣关系出现 继续学习 2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 根本原因 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严重阻碍 2 资本因素 商人资本多用于买田置地 而不用于扩大再生产 3 市场因素 在官府的沉重剥削下 农民极端贫困 购买力十分低下 国内市场比较狭小 政府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 国外市场缺乏 4 政策因素 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继续学习 通关秘籍 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地位 1 资本主义萌芽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 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但它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中 发展水平比较低 稀疏而又微弱 2 由于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 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继续学习 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 重农抑商政策 1 基本含义 强调发展农耕 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2 目的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巩固封建统治 3 影响 封建社会初期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繁荣 巩固了封建统治 封建社会后期 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妨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成长 导致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潮流 返回目录 2 海禁政策 1 内容 由官府统一管理和经营对外贸易 禁止商民私自出海贸易和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2 实质 抑商政策在对外关系中的体现 3 闭关锁国政策 1 内容 清初 只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 由广州 十三行 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2 影响 积极影响 有利于防范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消极影响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导致中国与世隔绝 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