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第6课 北宋的政治同步测试卷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A刘备B李世民C杨坚D赵匡胤2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是()A北宋 B南宋 C辽 D元朝3.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宋太祖削弱相权的措施包括() A减少宰相人数 B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C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 D集中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4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造成“外州无留财”的局面,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A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B设置通判C设置转运使 D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5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A渴望收复幽蓟地区 B崇武抑文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6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这些受提拔的人主要来源于()A开国功臣 B皇亲国戚 C科举考试 D地方推荐7“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元戎不知将校之能否,将校不识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此类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8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B皇权进一步加强C丞相权力不断加强 D民主政治逐渐完善9“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西汉的诸侯王C唐朝节度使 D北宋的通判10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A宋代吸取前代教训,重文轻武 B宋太祖重视教育C文人忠君思想浓厚 D宋太祖出身文人11下列对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影响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B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C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D宋朝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12.“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诗人陆游这段话中的“故都”是指()A长安 B临安 C.建康 D东京13.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14.人民法院报2016年10月8日文章:宋朝司法中的“情理法不协”及对判例的影响。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 )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开创进士科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15.“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 (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赵匡胤称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材料二材料三“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魏泰东轩笔录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找出赵普建议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措施的语句。(2)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初期治国方略,并分析其利弊。(3)识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是怎样发展科举制的。(4)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三中的现象与宋朝实行的哪一国策有关?17.问题探究,展示交流探究一:北宋建立的方式与西汉、唐朝有何不同?探究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有什么背景?主要有哪些举措?这些举措对北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探究三:北宋的科举制有什么发展?科举制对教育有什么影响?参考答案:1.D2.A3.C4.C5.D6.C7.D8.B9.D10.A11.D12.D13.A14.C15.A16.1)原因: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措施: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2)方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内患。利弊:巩固了统治,保持了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使政府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低下,增加了财政支出,军队战斗力低下。(3)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4)重文轻武的国策17.1、西汉和唐朝是通过农民起义建立的,而北宋是通过兵变建立的。2、 背景: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武将风扬跋扈,影响到政局的稳定,宋太祖本人就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的,为防止类似的事情重演。主要举措:在军事上,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的控制军队;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的藩镇手下的爪牙。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但也造成重文轻武的后果。3、 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对教育的影响: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唐山的繁荣。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贯彻“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教育思想,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二、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以激励、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三、命题原则: 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出“偏”、“怪”题,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