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对学生两大能力培养的研究和认识开封七中 物理组 王阳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新课标的实施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着重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两大能力。关键词:实验探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时代的发展赋于物理教育新的内涵,注重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也在得到逐步深入,它作为素质教育的延续和内容无疑是我国教育改革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标准,同样也给我们物理教师提出了新要求。物理新课程标准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提高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方面培养学生,这样的探究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高中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主的学科,从生活中引出材料,通过实验探究出其中的物理规律和原理,是学习物理学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的素质培养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加强物理实验教学,要求我们首先将物理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加以落实,而不只是作为物理教学的辅助手段。特别要加强探索性实验的训练,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物理规律。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的问题结合自己在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的素材提出一些见解,与大家商榷。1、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习惯可以说实验是物理学科的灵魂。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训练,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学好物理这门课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探究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为切实做到这点,教学中我是这样探索的:第一、实验前,明目的,树信心,精心准备。新教材与老教材不同,没有以往在实验前给出的实验目的,原理、仪器、步骤等详细信息。从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分析论证等全靠学生自己完成,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要明确实验目的,对实验所需的一切作好充分的准备,也就是强调学生做实验前的预习过程,让学生在实验前先自己写好实验计划。第二、实验中,多留意、细观察,准确操作。教师特别提醒学生多留意,细观察,以便能够通过现象上升到理论。在实验中只要学生的操作没有科学性的错误,一切都应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培养其自主探究的能力。这样,学生的许多物理知识就可以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实验后,善思考,勤讨论,探索创新。实验的结束,恰似探索创新的开始,要求学生对自己所设计实验进行反思,集体讨论,分析实验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使实验获取新的突破有所创新。在探讨中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进而更激发探究创新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创新学习进行了强有力的铺垫。2、在实验探究过程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验能力在物理高考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自1993年以来的高考物理试题中实验题越来越偏重于对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要求。考核的实验类似教材中学生的分组实验,却又不完全相同,而有一定的创造性,有向考查实验设计能力方面发展的趋向。一个探究实验要经过许多过程和步骤,实验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是否具备自主探究知识的本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2.1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科技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特点。今天的高考注重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相对知识的考查难度和范围的下降,对能力的考查要求却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近六年物理试题中与科技、生产、生活相联系的试题分数及所占比例分别为:43分(29%),55分(37%),53分(43%),63分(53%),54分(45%),56分(47%)。可见理论联系实际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也将是今后高考主要发展趋势,高考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如何让学生针对日常生活的现象提出相应的问题对于开展下面的实验探究具有重要的作用。2.2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方案的设计就是根据实验探究的目的和现有的实际条件来制定完成实验目的的具体计划。包括器材的选择,器材的安装,具体的实验步骤和计划,科学探究方法的选取,实物的简化等。在近几年的高考物理实验试题中明显体现了这种理念。比如2005年某省一道高考物理实验题: 热敏电阻是传感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现用伏安法研究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已知常温下待测热敏电阻的阻值约4-5。热敏电阻和温度计插入带塞的保温杯中,杯内有一定量的冷水,其它备用的仪表和器具有:盛有热水的热水杯(图中未画出)、电源(3V、内阻可忽略)、直流电流表(内阻约1)、直流电压表(内阻约5k)、滑动变阻器(0-20)、开关、导线若干。 在图1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测量误差尽可能小。 根据电路图,在图2的实物图上连线。 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主要实验步骤_。实验电路图是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的一项实验设计,所设计的电路不仅要能测量出热敏电阻的电流电压,还要求测量的误差小,因此,这道题目对学生有很高的创新能力的设计要求,由此可见,新课标,新高考中逐渐体现了创新的教学理念。2.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信息进行收集,并能运用简单归纳原理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这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分析、总结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很重视这方面知识的应用。如2003年的高考实验题: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R,并求出电阻率。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50k)、电流表(内阻约为40)、滑线变阻器、电源、电键、待测电阻(约为250)及导线若干。(1)画出测量R的电路图。(2)图1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值,试写出根据此图求R值的步骤: 。求出的电阻值R 。(保留3位有效数字)(3)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2、图3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直径为 。(4)由以上数据可求出 。(保留3位有效数字)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如何将获取的实验数据转化为实验结论是对实验数据处理能力的一种考查,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才能很容易得到实验结论。二、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由于科技知识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认知结构能适应新的变化,就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优化认知结构。为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注重培养每个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自我汲取知识、对老化了的知识及时更新换代的能力。1、能力培养上的主要障碍对于普通的高中生,当前在物理学习上较大的问题是学习方法问题。这是能力培养的最大障碍。他们一般是上课急于抄笔记,下课急于完成作业。解题时又急于对得数,凑答案。并不从中总结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规律。这些学生的作业,平常都还准确无误。一旦考试,就“六神无主”,原本会的也因为紧张而出现失误。他们的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常此以往,恶性循环,所以总觉得高中物理“难”学,摆脱不了学习被动的境地。2、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是能力培养的前提自主学习不仅仅是一般地独立阅读和课内看书,它是课前设计好的一系列的有序启动的各种环节的实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施的主体是学生。重在能力培养的课堂设计,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2.1设问质疑该环节不需老师讲述,也不抄笔记,一般学生都能独立填好教学材料上要求填写的内容。基础好的学生把实验结果和小结写在实验报告上。多余的时间回答有关这部分的练习题。这样的设计,上课之始就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全身心的投入。他们在主动想问题,不是旁观的听众。其结果就可避免死记硬背,因为每一步都有科学的逻辑推理,每一步都能紧扣教学目标。2.2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该环节主要在老师带领下解决上一环节中学生所遗留下来的问题,问题提出的顺序符合学习的同化和顺应的逻辑关系,所以使其能够顺利进行,因此,使学生的心理结构得以改变和更新。对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进行了优化,能力的孕育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得到落实。2.3检测和小结通过实验和练习题,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模糊认识和存在的误区,让学生口答、笔答,到黑板演板等方式、获得即时反馈。在检测时,老师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这样就能更容易的发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中欠缺的地方。小结的作出是学生对知识的总结,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强化和锤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的掌握和理解。这样的课堂设计绝大部分内容和时间的支配都交给了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材料上,教师在教学的实施中只是起着监控和调度的作用。这样的过程遵从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三条基本原则,通过我在课堂上的实施,发现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成效。当然教师还要做到保证双向反馈的沟通,并能以较强的应变能力准备处理好突发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是当代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因此,在新课标下,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这两项重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每个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参考文献: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探究能力之培养 陈家礼新课标下对学生两大能力培养的研究和认识开 封 七 中 物 理 组 王 阳联系方式13592117639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