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9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5页 / 共59页
第6页 / 共59页
第7页 / 共59页
第8页 / 共59页
第9页 / 共59页
第1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知识一、安全生产方针是怎样形成1、安全生产方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个方针是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批示决定的,我们国家在解放初期,曾把毛泽东主席关于“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的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如果只注意一个方面,忘记或稍加忽视后一个方面都是错误的”指示作为安全生产方针。毛泽东主席的这个指示,是根据建国初期时期,企业的领导对工人群众的安全健康漠不关心,重视机器不重视人,抓生产不抓安全,私营企业只顾为了赚钱,不顾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国营企业又缺乏管理经验、只抓生产、不注重安全,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恶劣劳动条件不改善,以致造成职工伤亡事故不断发生。1950年河南省义马洛李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 174 人死亡的特大伤亡事故,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时作为典型进行严肃处理。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企业存在着重视机器不重视人,只抓生产、不抓安全的思想作风,在劳动部工作报告的批示中指出: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如果只注意前一方面,忘记和稍加忽视后一方面,都是错误的,根据毛主席的这一指示和当时的实际情况,在 1952 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会议上,提出了劳动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明确了安全与生产的辨证统一关系,即“安全生产”。20世纪 50 年代的安全生产方针是:“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随着时代的发展,认识的提高,进入 60 年代后,特别是在总结了“左”的思想错误后,在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其安全方针是:“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到了 70 年代,安全方针是:“安全第一”。1979年航空工业率先提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1985年 1 月 3 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正式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的安全生产方针。后来这个方针写入了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决议,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公认。各级政府、各级行业管理部门及各工业生产、基本建设、交通运输、财政金融等企业领导和职工,在组织、指挥、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都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这个方针既是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本保证、又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必要条件,也是党和国家关心人民群众、爱护劳动者的具体体现。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完全正确的。2、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健康的一切不良因素,保证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使其舒适的工作,称之为人身安全;消除损坏设备、产品和其它财产的一切危险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称之为设备安全。安全生产对每个企业来说是一项根本性质的大事,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安全生产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生产建设中一惯坚持的指导思想,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健康是关系到保护劳动人民切身利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安全生产也关系到社会安定和国家一系列重要政策的实施。3、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安全第一”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各项工作地首位,在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活动。当其它工作任务与安全工作发生冲突时,任何单位必须服从于安全工作,只有当安全工作切实落实后才能进行其它工作。“预防为主”是指在实现“安全第一”的诸多工作中,作好预防工作是最重要的。它要求我们在不断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的同时,必须认真、全面地辨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害因素,在进行生产活动前有针对性地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事故和各类职业危害消灭在发生之前。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不同于其它事件,一旦发生往往很难挽回,或者根本无法挽回。因此,作好预防工作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4、企业的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防治结合。企业的安全管理方针就是在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前提下,做到“群防群治”。“群防群治”是指作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形成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使每一个员工自觉地把安全生产与自身的切身利益以及国家和企业的利益结合起来,真正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去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生产。“防止结合”是指在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同时,对生产过程中显现的各类不安全因素及时进行处治,杜绝人为违章;对于非认为的不安全因素,要依据国家和各主管部门的规章、规定及时进行政治,消除各类设备的装置性违章。“群防群治,防止结合”是一项全员参与的群众性工作,要教育全体员工从讲政治的高度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在企业内开展反事故斗争,树立“违章就是事故”的观念,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生产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5、员工应如何遵章守纪:员工遵章守纪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因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有熟练的技艺,而且必须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按相应的标准进行工作,形成每一个环节、每到工序、每个人应由的职责范围。如果没有这些规范要求,劳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混乱,对生产造成损失、给人身安全带来危害。所以,只有每个劳动者都能严格遵守各种制度、严守劳动纪律、打击各类违章,真正做到:“三不伤害”-既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同时不被别人伤害。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员工要做到遵章守纪,必须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建立五个方面的约束机制:一是法律约束。要把企业的领导和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到安全生产的法制高度上来认识,使全体员工以国家现有的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约束个人的行为。二是制度约束。企业必须根据其特点,建立完备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工作规程以及工艺规程,严格要求员工按制度和规章进行生产,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感。三是标准约束。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实现标准化,在生产场所、施工现场作到统一标准,决不能我行我素。对指挥者、操作者都应该统一到一个标准上,对安全生产的考核也必须按统一标准进行。四是检查约束。各级领导和安全监察人员深入到安全生产的第一线,深入细致地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监督、用“三铁”贩“三违”、杜绝各类为主,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同时,要使检查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标准化。五是监督约束。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的监督作用,各级安全管理、安全监察人员的作用决不可忽视。上述人员在各自的巡视范围内预先发现、分析、判断或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监督也是一种自我约束。6、事故的处理: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应根据“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实施这一原则的目的首先是要找出事故的原因,惩前毖后、吸取教训,有针对性地制订并落实防范措施,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同时教育广大职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觉性。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虽然事后处理,但就防止事故的再度发生来说,同样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精神。二、安全生产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实现安全施工,必须“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因此,经常的安全教育,是保证安全施工的重要手段。企业对全体职工要经常进行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包括对经理、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对安全专业干部的培训;对特种作业工人的安全培训;对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班前安全教育、安全活动日等日常的安全教育;还包括对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及调换新工作岗位的工人进行新操作方法、新安全知识、新岗位的安全教育。为了防止事故,就必须教育全体职工充分理解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职工缺乏安全技术知识,缺乏安全操作技能,缺乏安全思想,蛮干成风,违章普遍,怎能保障安全生产呢?只有广大职工广泛的掌握了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的技能,端正了对安全生产的态度,才有可能减少或消灭事故,实现安全生产。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就必须经常不断抓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工作,牵连到每个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宣传教育面必须达到100%,只要有一个职工忽视安全,或麻痹大意,或违章蛮干,就随时可能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和设备损坏事故。所以,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全员的,全过程的,全面的。使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标准、条例和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到每个职工的思想上和行动中。一谈到安全教育,人们往往认为只是传授安全知识。传授安全知识只是安全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安全教育的第一步。如果只进行这一步,还不能完全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因为尽管职工掌握了安全知识,仅仅停留在“知”的阶段,只能是空谈,收不到实际效果。安全教育不仅要解决“知”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会”的问题,使职工掌握安全操作技能,把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是安全教育的第二步。但对每个职工来说,即使都掌握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在经常作业实施中不一定每个人都“执行”,还必须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态度教育,主要是依靠个别教育和耐心指导,通过长期指导形成安全态度,指导者是必须付出相当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实践中发生的事故是最好的经验教材之一。有些人,特别是有些单位的领导,忽视兄弟单位发生事故的教训,不以别人的事例教育职工。也不改善设备安全装置,以致造成重复事故发生。甚至对本单位过去发生的事故,也不认真总结经验与教训,使事故不断连续发生。总之,当前的安全生产的教育工作,还远远跟不上施工生产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用工制度的改革,大批的农民工进城从事建筑业施工,如何强化教育,成为迫切的任务。形势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安全教育必须大力加强,只有广大职工更多的掌握了预防事故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促进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指企业对新工人(包括到工地实习人员)进行的公司、项目、班组三个层次的安全教育。教育时间均不少于40小时。公司教育是对新工人在分配到项目、班组之前进行的基础教育。主要讲解本企业安全生产性质、特点、安全生产状况及安全卫生防护知识,重点讲解国家安全生产法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纪律和本企业重大伤亡事故教训。项目教育重点讲解本工程项目施工特点,实现安全施工措施应遵守的劳动纪律、安全纪律、安全规章制度、危险区域、危险设备及安全卫生防护知识。班组教育重点讲解班组安全作业特点、工作性质、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卫生防护知识、各种安全用具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知识,以及事故的抢救、报告知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下:1) 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2) 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定;3) 本企业生产形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纪律等;4) 本企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及应吸取的教训;5) 防触电、防火、防坍塌和事故急救常识;6) 发生事故后如何抢救、如何报告、如何保护现场。三、安全检查 1、安全生产检查的意义是什么?1)利用安全生产检查,可以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劳动保护政策、法规、提高领导和群众的安全生产思想。因为安全生产检查的本身就是大解剖、大教育。通过检查,促使各单位各企业把安全工作摆到议事日程,提高对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政治责任感,从而增强安全意识,有利于劳动保护工作的开展。 2)通过安全生产检查,发现和解决大量不安全不卫生问题,不断改善劳动保护条件,有利于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由于安全检查中人员集中,重点明确,容易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能发现大量不安全、不卫生的隐患,便于采取措施,杜绝事故的发生。 3)通过安全生产检查,了解情况,总结经验,有利于劳动保护工作的开展。通过检查发现企业中还在安全生产上有好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