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州市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调研报告(三)3 汽车维修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广州市维修协会履行办会宗旨,努力推动行业发展壮大,帮助会员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然而,一些严重制约汽车维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非单个企业或行业协会之力可以解决。3.1 汽车总量在不断增长,但维修业务量却停滞不前根据广州市交委有关统计数据(估算值)显示,全市汽修行业年维修车次从 2005 年开始至 2010 年底基本维持在 200 万辆次左右,而2005 年底全市汽车保有量为 80 万辆,2010 年底 已增长到 161 万辆,5 年来汽车保有量翻了一番,但是年维修车次竟没有成比例增长。而在此期间全市汽车维修企业数量也只相应增加了 743 家,增加率只有 23.78%。从广州市维修协会 2011 年以来走访了解企业所掌握的 情况来看,除少量 4S 店以销带 修、以修促销的经营 方式得以 维持一定的业务量外,许 多综合性维修厂和专项维修店的业 务量总体上呈现着停滞不前的状态,广州市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进入瓶颈期。综合近几年来市场变化和政府政策等影响因素,笔者认为,汽车维修企业业务量停滞不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汽车 更新 换代速度加快。近几年来,政府出台了汽车 排气污染环保检验、小排量汽车购车补贴、取消限购等一系列汽车销售助推政策,汽车 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许多 10 年期及以上车龄的汽车都被陆续淘汰出市场,而由于新车故障率本来就低,且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质量在逐步提高,注定汽车维修量与汽车增长量不会同比例增长。(2)消费观 念 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和汽车销售价格的平民化,汽修行业的服务重心从公车向私车转移,社会消费观已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相对于大修车辆,私家车主更愿意去换一部新车。(3)汽车 使用率相 对下降。现代城市公共交通规模的发展,道路拥堵、停车难 、燃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令汽车使用率相对下降,车辆年维护次数相对减少,间接减少了汽车的维修业务量。违法经营业户侵占了市场份额。 统计数据并未包括。(4)违法 违规 擅自从事经营维修业务的业户,这些业户由于其经 营成本低, 偷税、漏税严重,与合法 经营的企 业形成一种不平等的市场竞争,也导致了合法经营企业业务的大量流失。3.2 维修企业开支不断增加,但维修工时费标准多年来没有增长当前,汽车维修企业经营者最大的困扰是经营成本的不断攀升。当然,企业自身的某些经营原因无法忽视,但是企业 自身的主观经营问题并不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而对于整个汽车维修行业来说,造成今天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增大的困扰 还有超出企业自身调节能力的因素。3.2.1 行业税制定位不合理,企业税赋重按照我国现行税收制度,汽车维修企业属有偿提供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性质,即“ 应税劳务”(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四款),故须缴纳增值税,税率为 17%。(1)给予汽 车维 修企业的税种定位不合理。汽修行业已从生产加工型的修理修配传统模式向汽车故障检测、零配件更换及汽车养护等为主营业务的现代服务业转变,汽车维修行业已不再具备加工和修理修配业的特征,而更多地呈现出现代服务业的行业特点。因此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对汽车维修企业的税种定义已经不适合于该行业,而应该按照服务业予以定义。(2)税收分 级 限制汽车维修企业做大做强。按照 200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一般纳税人需要承担 17%的增值税,而小规模纳税人其税率仅为 6%换言之,生意越大税 赋越重,难以鼓励汽车维修企业做大做强。(3)汽车维 修企 业抵扣进项税额困难。汽车维修企业通过汽车配件市场供给的产品,配件销售商往往以其销售价均未含增值税为由拒开增值税发票,或加价幵票,把增值税率的税额转嫁给汽修企业,以致汽修企业用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几乎为零。综合以上三点,汽修企业按一般纳税人缴纳税率为 17%的增值税,其税负率远高于增值税行业平均税负率,成为当代汽车维修服务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近几年,上海、天津、广州等全国各地汽修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乃至地方财政局均就此问题向国家税务部门提出了重新界定汽车维修业的性质、调整机动车维修企业税种的建议,但仍未见实质性进展。3.2.2 企业人力成本逐年上涨2008 年,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在企业用工的规范化和社会物价水平上涨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汽修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逐年增长,企业人力成本随之 水涨 船高,一些维修企业不得不减少员工数量以维持企业生存3.2.3 企业用地难、租金高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企业用地租金逐年飙升,对位于中心城区的企业更为明显。按广州市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规定,一类汽修企业最低面积要求为 1500 m2,二类 企业最低面积要求为 800 m2,这样相对较大的占地面积加上水涨船高的租赁成本,汽车维修企业要在寸金寸土的广州城区立足尤为艰难,许多企业已经不能承受日益增高的租金压力而停业或转向偏远郊区。3.2.4 维修工时费用参考标准名存实亡,市场价格缺乏监管迄今为止,可以作为广州市汽修企业工时费用参考标准 的,唯有广州市交通局(现广州市交委)和广州市物价局在 1992 年共同制定颁布的广州市汽车、摩托车维修作价试行 办法,而该办法实施至今已将近 20 年。20 年前颁布的工时标准已经难以反映当今汽车维修作业的劳动价值,更不能适 应今天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原有的维修工时费用标准名存实亡。广州市汽车维修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价格开放的市场,维修工时定价已经是完全依靠市场化自由调节,但是一个拥有几千家企业的市场完全依靠市场化来进行自由调节价格,显然会产生诸多弊病,企业通过相互打压单车维 修价格招揽生意,造成维修工时费用过低,成为难以逆转的市场趋势。3.2.5 行业内部滋生多种不当获利方式汽修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一个成熟理性的汽修市场应该以赚取维修工时技术服务费为手段,例如美国汽车市场,其汽车维修行业的平均工时费用就比较高,在单车修复的案例中,工时费用所占的比例也是整车维修费中比例最高的,这样才能体现技术服务的价值含量。反观我国的汽修市场,由于工时费用过低,许多企业开始滋生依靠压榨零配件成本、抬高零配件价格、擅自加大维修项目等各种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利润,丢掉了汽车维修以提供技术服务赚取工时费为 根本获利手段的本义,这也正是造成大多数消费者感觉修车偏贵、企业不诚信的重要根源。3.2.6 汽车保险赔付标准混乱汽车维修缺乏定价标准同样导致了汽车保险赔付标准的混乱。广州市保险公司多达 30 家,他们在汽车保险赔付问 题上基本上是各有各的标准。由于车辆修理价与保险公司的赔付定价标准不一,导致拒赔的案例时有发生。如在某汽车赔付案例中,某保险公司给出的单个配件价格标准远低于市场正常价格,按照这个价格在市面上根本买不到这个产品, 赔付也就难以落实。3.2.7 消费者传统消费观念助长市场无序竞争近年来,广州市维修协会通过行业转型提升工作的开展,积极引导汽修企业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来提高市场价值, 但广大消费者的根本观念还没有改变,其只追求结果与价格,并不在意在维修过程中所体验到的良好服务。3.3 汽车维修行业用地缺乏政府的统一规划,影响行业持续、协调发展政府部门没有将汽车维修这个与广大车主日常生活息 息相关的行业作为城市必要的服务配套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任其受市场盲目调配,势 必影响整个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3.4 违法违规、不诚信经营问题仍然存在,影响行业健康发展(1)无证经营行为屡禁不止。无证经营成本低廉,偷税、漏税严重,不仅在业务量上对合法经营的业户形成巨大冲击,而且对社会秩序和市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同时催生了该区域汽车维修市场的恶性竞争。(2)超范 围经营问题 依然较为普遍。成本压力增大,工时费用水平没有增加,加上无证业户挤压市场空间,许多三类企业为了生存,不惜冒险违规超范围经营,甚至许多汽车零配件销售店也超范围经营起维修业务。超范围经营行为比起无证经营行为更为隐蔽,因此在市场上较为普遍,成为不公平竞争的主要推手。(3)不诚 信经营现 象仍然存在。而除了超范围经营,在成本多方面压力下,一些企业为了生存,抛弃诚信之道,想方设法榨取利润。如故意夸大车辆故障、擅自增加维修项目;用副厂或修复的零配件冒充正厂件出售使用;人为制造车辆损坏事故,赚取车辆 修复费; 虚报维修价格,赚取高额利润等。3.5 汽车配件市场混乱、配件质量难以保证汽车配件是汽修的至关重要环节,配件质量的优劣直接 影响到汽修质量和车辆运行安全。而随着以旧件修复为主到换件修理为主的现代汽修方式转变,汽修对配件的依赖和需求更是越来越高。(1)汽配市 场 混乱,制约汽修质量。汽车品牌 4S 店配件供给有厂家直接支持,而又几乎是垄断性的,非该品牌汽修企业一般很难购得。约有过半数的汽车零配件和辅料依赖综合性汽配市场供给。而受利益驱动,汽配市 场鱼龙混杂,配件质量良莠不齐,假冒伪劣配件更不在少数。许多配件无产地、无型号甚至是假冒的,给配件质量追溯带来莫大的难题,汽配市场混乱的现状,严重阻碍了汽修行业的和谐发展。(2)汽配市 场 管理主体不明确,监管缺失。按政府职能分工,质监部门对汽配生产领域实行监管,工商部门对汽配流通领域实行监管,这成为汽配市场多头管理主因,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责任事故,相互推诿现象严重,且两部门由于管 理行业种类繁多,涉及领域广,不能专职、 专责 、专业于某一行业,缺乏有效的 专业监管手段,亦从另一方面造成监管困难。交通部门虽然设立有对汽修行业专门管理机构,但对于汽配市场的监管却没有相关授权。(3)汽配 经营门槛 低,市场过度开放。工商部门按照一般商品零售业给予汽配经营者开业经营,按现行审批手续,汽配店申请开业并非难事。宽松的市场环境和极低的入市门槛,使部分无诚信,甚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商户也可乘机入市,最终形成配件市场混乱的经营现状。(4)品牌原厂配件市场垄断问题严重。品牌原厂配件质 量较好,但同时供应渠道单一,基本被 4S 店垄断,其他汽修企业一般难以觅购,不利于行业的公平竞争和发展。3.6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制约行业升级发展(1)人才 结构不合理 ,水平偏低。汽修行业存在人员整体学历偏低、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受过训练专业人才比例偏低三大人才结构性问题。(2)后备 人才不足 ,技术人才供不应求。国家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曾在 2007 年联合公布的紧缺人才报告,评定出全国紧缺人才的几个行业,汽修行业是其中之一,人才缺口至少 100 万。(3)行业 社会地位低 ,人才吸引力差。长期以来,在不少国人的观念里,汽车维修是一种力气活,汽修工都是满身污 垢的邋遢形象,汽修行业所处的社会地位仍然很低,而汽修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又相对偏低,与汽车产业高技能、高技术型人才身份相去甚远。中国汽修行业对高层次管理人才、 技术人才都缺乏吸引力。3.7 行业立法工作滞后,缺乏政府重视(1)行业监 管缺乏法律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作为汽修行业两项最高国家行政规定,都只作为行政政策存在,长期以来都未能上升至国家法律,这为两项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埋下隐患。如对汽修无证经营者的处罚,规定“ 未取得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非法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 2 倍以上 10 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 1 万元的,处 2 万元以上 5 万元以下的罚款”,但由于并非法院强制实施的法律,导致处罚通知开出了很多,却鲜有接受处罚的案例。(2)国家未在政策上重视汽修行业。我国最早的正式汽车产业政策是 1994 年版的汽车工业发展政策,还是把汽车作为工业产业一部分来对待。直到 2004 年,国家发改委颁布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全面规范和大力鼓励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并明确要通过该政策使我国汽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