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偌大(nu) 聒噪(u) 秉烛夜谈(bn)B . 嗔怒(chn) 契友(q) 翘首远望(qio)C . 攫取(xi) 媲美(p) 悄然无声(qio)D . 忖度(chn) 年谊(y) 如坐针毡(zhn)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的画风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可。一系列画作发表之后,他在漫画领域崭露头角。B . 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作家麦家对成功的精辟解读赢得了观众们经久不息的掌声。C . 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果我们放弃在本国高校学习的机会,而选择去遥远的外国大学求学,岂不是舍本求末吗?D . 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地认真读书,就一定会有收获,自然就能够顺利到达理想的彼岸。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从这本书里,使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B . 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了我,否则我就会耽误了演讲比赛。C . 水浒传中塑造的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D . 校长经常指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4. (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欣赏提示我爱这土地一诗是艾青在抗战时期的名作,文中表现了自己对土地的眷恋和深深的爱。第二节直抒胸臆,是众口传诵的名句。选出对本诗分析不当的一项( )A .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B .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C .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D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5. (2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节日,或者是宗教上的,或者是节令上的。_。这体现出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特点。比如欧洲国家的圣诞节,为的是纪念耶酥的诞辰。而中国的节日主要来源于时令,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复活节则是为了庆祝耶酥复活而产生的。A . B . C . D . 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6. (4分)指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A引用 B特殊含义 C特定称谓 D表否定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_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_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_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_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7. (11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书斋畅游天下,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结合在“背起行囊走四方”活动中的收获,完成下面各题: (1)风景名胜之地往往有许多楹联,峨眉山也有着丰富的楹联,楹联文化传承千年的“峨眉符号”,请你为下面的对联,补充出下联:上联:翠竹黄花皆佛性下联:_(2)张敏乘高铁初到峨眉,准备坐公交车去峨眉山景区旅游,向你问路,你看见旁边一张公交线路牌,请用简洁的语言为他介绍乘车线路。(3)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请你选择一处峨眉山景点,写一段解说词向游客们介绍它的美丽。(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8. (20分)阅读“知入”与“知出”,回答小题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1)本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结合全文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4)鲁迅读进化论书籍的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出于书”“用的透脱”具有怎样的启示意义? 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6-1、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7-1、7-2、7-3、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8-1、8-2、8-3、8-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