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8页
第2页 / 共108页
第3页 / 共108页
第4页 / 共108页
第5页 / 共108页
第6页 / 共108页
第7页 / 共108页
第8页 / 共108页
第9页 / 共108页
第10页 / 共108页
亲,该文档总共10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章主要学习本章主要学习 力 力偶的概念与性质 力的投影和力矩力 力偶的概念与性质 力的投影和力矩 的计算 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 的计算 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 力和力偶是组成力系的两个基本要素 力力和力偶是组成力系的两个基本要素 力 的投影和力矩分别表征了力对物体的移动效应的投影和力矩分别表征了力对物体的移动效应 和转动效应 受力分析是对物体进行力学计算和转动效应 受力分析是对物体进行力学计算 的前提 也是工程力学的基础 的前提 也是工程力学的基础 第二章第二章 杆件的静力分析杆件的静力分析 1 2 1 2 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 力的概念一 力的概念 4 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 N 牛 或kN 千牛 1kN 103N 1 定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这种作用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产生变形 2 力的效应 运动效应 外效应 变形效 应 3 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2 2 1 2 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外效应 在力的作用下 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 改变 内效应 在力的作用下 使物体产生变形 3 2 1 2 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5 力矢量 力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所以力是矢量 且作用于物体上的力是定位矢量 6 力的图示 力的三要素可以用有向 线段表示 线段的长度按一定比例表 示力的大小 线段的方位和箭头的指 向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 过力的作用点 沿 力矢量的方位画出的直线 称为力的 作用线 4 2 1 2 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性质性质1 1 力平行四边形法则力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任一点的两个力 可合成为作用于该点的一个合力 合力的矢由原两力的矢为 邻边而作出的力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矢来表示 F F1 1 F FR R F F2 2 F F2 2 力三角形法则 二 力的性质二 力的性质 F F1 1 F FR R F F2 2 F FR R F F1 1 力平行四边形法则 如用FR表示力F1和F2的合力 则性质 的矢量表达式为 FR F1 F2 即合力的矢量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 5 2 1 2 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是力系简化的基础 它表 明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 反之 一个力也可分解为同平面内的两个分力 但 分力并不是唯一的 在工程实际中 常把一个力F沿 直角坐标轴方向分解 从而得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分力 Fx和Fy 称为力的正交分解 式中 为力F与x轴所夹的锐角 分力的大小为 6 2 1 2 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性质 性质 二力平衡条件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于同一刚体的两个力 使刚体处于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 等 方向相反 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刚体 受压平衡 柔性体 受压不能平衡 柔性体 受拉力平衡 7 2 1 2 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二力构件 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构件 二力构件 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构件 二力构件的特点 1 构件的自重不计 2 构件的形状可以是直杆或曲杆 形状任 意 3 构件上只有两个受力点 两个力的方向 待定 但必须在两个受力点的连线上 8 2 1 2 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二力杆 二力构件 9 2 1 2 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A B C F F 三铰拱 B C 二力杆 F FC C F FB B A B O A B 棘爪 棘轮 只在二点受力而处于平衡的无重杆或无重构件即 为二力构件 BC G G A 二力杆 F FC C F FA A 10 2 1 2 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二 力 构 件 11 2 1 2 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12 2 1 2 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性质性质3 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作用于刚体上的 已知力系上 加上或去掉任意个平衡力系 不改变原力 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理解该公理时注意 理解该公理时注意 1 只适用于同一刚体 2 作用效应为外效应 13 2 1 2 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性质性质4 4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 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沿着同一直 线 并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说明 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有作用力 必定有反作用 力 二者总是同时存在 同时消失 一般习惯上将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用同一字母表示 其中一个加一撇以 示区别 F F 14 2 1 2 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例 吊灯 注意 不要把这一性质与二力平衡条件相混淆 作用 与反作用定律中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而 二力平衡条件中的两个力一般作用在同一刚体 同一 研究对象 上 15 2 1 2 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推论 力的可传性 推论 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 线移动到该刚体内任一点 而不改变力对刚体的作用 效应 这一性质称为力的可传性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 力的三要素为大小 方向和作用线 由于力对于刚体只有运动效应 因此在力系中加上 或减去一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16 2 1 2 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力的可传性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 对变形体不适用 17 2 1 2 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思考题 证明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若刚体在三 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 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交 于一点 则第三力也过该交点 且三力共面 证明 18 2 1 2 1 力的概念及其性质力的概念及其性质 三 力系的分类三 力系的分类 力系力系 平面力系平面力系 空间力系空间力系 各力作用线不在同各力作用线不在同 一平面内的力系一平面内的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平面平行力系 平面力偶系平面力偶系 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一般力系 空间汇交力系空间汇交力系 空间平行力系空间平行力系 空间力偶系空间力偶系 空间一般力系空间一般力系 各力作用线在同各力作用线在同 一平面内的力系一平面内的力系 19 2 2 2 2 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 力对点之矩 力矩 力对点之矩 力矩 一 力对点之矩一 力对点之矩 矩心O 力臂d 力对点之矩 力矩 是指力使物体绕某点转动效应 的量度 MO F 代数量 标量 单位 N m 20 2 2 2 2 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 力矩 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再冠以适当的正负号来 表示力F 使物体绕O点转动的效应 称为力F 对O 点 的矩 简称力矩 使物体逆时针转时 力矩为正 使物体顺时针转时 力矩为负 由力矩的定义可知 1 当力的大小等于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 力臂 d 0 时 力对点之矩等于零 2 当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 力对点之矩不变 21 2 2 2 2 例2 1 已知 求力F对O点的矩 解 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 22 2 2 2 2 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 1 由定义计算力矩 MO F MO Fx MO Fy Fy l a Fxb F lsin bcos asin 2 由力矩定理计算力矩 F Fx x F F y y 例2 2 已知 求力F 对O点的矩 解 MO F F d F lsin bcos asin O F F 23 2 2 2 2 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 例2 3已知Fn r 求力 Fn 对于轮心O的力矩 解 1 直接计算 2 利用力矩定理计算 24 2 2 2 2 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 二 力偶二 力偶 力偶实例 F1 F2 25 2 2 2 2 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 力偶实例 26 2 2 2 2 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 1 力偶 力偶 两个大小相等 方 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平行力组 成的力系 力偶臂 力偶的两力之间的 垂直距离 力偶的作用面 力偶中两力 所在平面 力偶矩 两个要素 a 大小 力与力偶臂乘积 b 方向 转动方向 27 2 2 2 2 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 力偶的性质 力偶在任意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力偶不能合成 为一个力 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力偶只能由力偶 来平衡 力和力偶是静力学的两个 基本要素 力偶对刚体只 有转动效应 而无移动效 应 28 2 2 2 2 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 力矩的符号 力偶矩的符号 M 力偶对任意点取矩都等于力偶矩 不因矩心的改变 而改变 同平面两个力偶的等效条件 在同平面内的两个力 偶 如果力偶矩相同 大小相等 转向相同 则两力 偶彼此等效 证明从略 29 2 2 2 2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 a 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不变 力偶可以在 作用面内任意移转 不改变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30 2 2 2 2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 b 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不变 可以同时 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 而不改变 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M M M 31 2 2 2 2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 三 力的平移定理三 力的平移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 可平移至 该刚体内任一点 但须附加一力偶 其力偶矩等于原力对平移点之矩 仅适应于同一刚体 32 2 2 2 2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力矩 力偶与力的平移 力的平移定理的应用 33 2 3 2 3 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一 约束与约束力一 约束与约束力 自由体 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 非自由体 受约束物体 位移受到限制的物体 34 2 3 2 3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约束 约束力 约束对被约束体的作用力 由周围物体所构成 限制非自由体位移 约束力的方向必定与约束 限制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确定约束力方向的基本原则 G G FN FT A 35 2 2 3 3 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二 二 工程中工程中常见的约束常见的约束 1 柔性约束 由柔软无重的绳索 胶带或链条等 构成的约束 柔绳构成的约束 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力沿着柔索中心线背离被约 束物体 为拉力 常用FT表示 36 2 3 2 3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胶带构成的约束 37 2 3 2 3 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带传动实例 38 链条构成的约束 2 3 2 3 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FT1 FT2 39 2 3 2 3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链传动实例 40 2 3 2 3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光滑接触面 平面或曲面 构成的约束 2 光滑面约束 41 2 3 2 3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光滑面约束实例 42 2 3 2 3 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公切线 公法线 节圆 压力角 光滑面的约束力 通过接触点 沿接触面在该点的公法线 并为压力 指向物体 又称法向反力 正压力 43 光滑点接触 2 3 2 3 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车轮与钢轨 凸轮与顶杆 两轮齿啮合 44 2 3 2 3 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滑槽与销钉 F FR R 45 2 3 2 3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滑道 导轨 约束力垂直于滑道 导轨 指向待定 46 2 3 2 3约束 约束力 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约束 约束力 力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