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承中华文化,诵读国学经典记北京“相约论语一百”全国大学生夏令营社会实践“只要一个人把任何一本经典读一百遍,他必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学的能力,必定能从经典中领悟其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变化其气质,开阔其胸襟,启发其智慧,而这些不正是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吗?并且这一百遍经典必将影响其一生!” 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 王财贵教授来到大学两年了,反反复复地在问自己,也问身边的同学同一个问题:“读大学,到底读什么?”在我们农村,提到大学生,那是全家人的骄傲,那是时代之骄子,未来之希望。走进大学,看到自己,看到别人才发现大学阶段,其实是一个个体生命最容易彷徨、失落、沮丧、孤独的岁月,也是一个个体生命寻求方向、激发志气、砥定人格的关键时机,而一个个体生命能否挺立自我、畅明笃定的航向人生旅程,端赖当下一念之自觉。通过我们学校唯一的国学社团“三味书社”的指导老师也是教古代哲学史的研究生老师滕琪的推荐,我知道了北京的这个活动“启发原创心灵,相约论语一百”全国大学生夏令营,借着学院社会实践的机会,我报了名。尽管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但是心里满满的,原本浮燥的心已经平静下来。在这个利益纷争的世界里,大家过着简单的生活,但却是最快乐的时光。天南海北,我们似乎是天命一样,从遥远的地方一起来相聚,我们又像是曾经认识一样,从开始的那天就已经是深情厚意,可如今,时间飞逝让我们东奔西去,我们的深情厚意连个拥抱都没有过的退去,就像我们来的时候那样,背着自己的行囊回到自己来的那个地方去,可是,我没有哭,心里却滴下了些点点滴滴。一个月的营期活动,我们是幸运的,来的时候是一个个,中空的躯壳,走的时候多了颗心中的明珠,而不再是行尸走肉每天,我们在远离喧嚣的北京郊区三拜夫子、诵读论语、修身眀礼、谦恭有力;每天,我们十五个班级彼此交流、相互旁听、取长补短、知行合一;每天,总有一个地方,读书郎朗,心胸开阔,笑逐颜开,妙不可言在这里的一个月我们远离了都市的器,没有了外界嘈杂与油腻,更无世俗势力的虚妄,处处充满着爱,相约论语一百,就像都市里的一朵莲花,涤净人们的心灵,让人们知道,心灵的向往在何处。有时我们就感慨,很多中国人,这一生居然连一遍论语都没有读过,这次何等可撼之事啊!更遑论经典语句对心灵的巨大撞击,每当我们读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君子忧道不忧贫”“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等圣贤精神时,心中无不惊涛骇浪,唏嘘慨叹,久难平息到现在为止,我已读论语100遍。深刻的体会我不谈,但是,确实有一点想法,曾读过一本书,主要讲的是中国思维的批判,讲的是中国近百年来没有真正进步的原因是因为中国思维的僵化,对于我国的文化的继承的越来越少,中国尽管人才培养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质量却差强人意,在古化,中国的发明远远多于并且先进于西方,可现在,大家认真仔细的观察一下,围绕我们身边的到底有几项是我们的发明。根本的原因到底在哪里?作为一个拙劣的大学生,我反反复复地思考,读过论语后,我觉得中国的经典文化我们必须学习,这并不是要求我们要全盘吸收,而是理解其中丰富的内涵,中国教育下的孩子们在学校教育下,缺少内涵,思维定势,对于学习习惯性的还用形象思维,并不懂得学习的方法。清朝时期,日本与我国同时外出学习西方的智慧,我们带回的是大堆的设备和机器,而月本带回去的确实他们真正的智慧,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结果可想而知,日本迅速崛起并成为经济强国。今天社会飞速发展,特别通信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处于一个地球村中。但是,我们又发现,我们每个人都说忙,忙应酬,忙玩乐,忙忙得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每天干什么,当偶一闪念间,会突然发现我忙了些什么,心里一片空白。这次“相约论语一百”让我停止和外面联系,突然的静,刚开始我还非常不习惯,但三天后,我突然感觉心里一片宁静,这和北京外面的高温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拿起一本平时难以看进的书也能快速的进入。我这才明白,我们精神食粮的不足,造成了我们社会的烦躁,如果我们能静一下,看一看经典,那我们的社会就会少许多浮躁之风。回学校后的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人,什么是生命,人又该如何活着。这些问题对于我这个黄毛丫头来说,或许有些深奥,却也是每一个人不得不面对必须思考的。就在科技日益发达物质一天天丰富起来时,我们这些个所谓的大学生,其实已经堕落了,坠落在了满是灰尘却充满无常的“物欲”里。人活着,应该有一种精神,有一种力量,存在于人的本性,又存于人的至上精神中,靠传达与信仰,文化的力量而生生不息。人活着,避免不了欢乐与悲伤、苦痛、生离死别,一切都是在无常中,于时空的隧道里,我们都是飘过去的一粒沙,谁也无法停留,谁也带不走任何东西,光溜溜她来,赤手空拳去,唯有可能扬宽的是我们生命长沟的宽度与厚度,如何扬宽,靠心灵的滋润,眼界的高远,靠文化的哺育,我们不能因为活在了当下就忘掉了过去。“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衿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这是一个需要拯救的时代,我们得先学会自救,只要三餐温饱,一息尚存我们就得学,学做人、学处世、学做人之道,如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就得从自己出发,从此时出发,重回经典中,我相信,今日每走的一小步都是会是人生的一大步。 回学校后,我希望通过“三味书社”,可以带动组织更多的人重读经典,沐浴圣贤的光辉,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阻,我都会一步一步去做,这条路很长,这条路也很短,这一段路会真实而充满意义。 王财贵教授说:“经典就是智慧的结晶,智慧是普遍的,智慧是永恒的。所谓永恒是历久弥新,所以中国的理想是全人类的理想,也是全社会的遗产。当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自己先要研读我们的经典,我们研读全世界人类各民族的经典,这是我们的权利,也是作为一个人的义务。”传承中华文化,诵读国学经典。我希望,每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都能够从圣贤的智慧海洋中汲一百取活力,拥有独立思考的胆识;我希望,每一个有志气的年轻人,都能够从圣贤的智慧光明中引发生机,走出坚实的每一步,不惧怕,不彷徨;我希望,每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都能够发挥他的创造力,肩负起对这个时代应有的担当。“用人性开导人性,用光明启发光明”,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心灵的激荡中体悟成长的喜悦与生命之光辉明朗。n 201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3)班 刘婷n 2012/8/28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