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壳草 又名秕谷草。形态特征有时具根茎,秆高 3030 厘米,直立、丛生,基部倾斜而具鳞芽,节凹陷而被倒生微毛。叶鞘无毛或有倒生小刺状;叶舌硬质,米,基部两侧与叶鞘边缘相结合。叶片扁平,灰绿色,粗糙,长620 厘米,宽 米。圆锥花序疏松,长达 25 厘米,幼时基部常包于叶鞘内,分枝细弱,粗糙,具棱角,互生,长达 11 厘米;米,顶端膨大;小穗长约 米,宽 米;外稃两侧具刺毛,脉上刺毛较长;内稃两侧亦被细刺毛,中脉上刺毛较粗而长;雄蕊 23 枚,花药长约 米,颖果长圆形。生物学特性(1)休眠与萌发种子具体收藏期,在胚乳和芒中含有非水溶性的萌发抑制物质,秋天采收的种子,置于室内越冬,虽能解除休眠,但芽率低,而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冬春气温反复变化,有利休眠的解除;春季种子发芽率高,易形成高峰。种子萌发起点温度较低,在变温条件下萌发率最高,最适温度为 28,在此温度下,3 天内大部分种子均可萌发。萌发需要较高的氧气浓度,530是有利的萌发氧气浓度,1以下抑制萌发,因此,在土壤水分过于饱和或淹有浅水的条件萌发较差,土壤湿润至饱和萌发最好。另外,土壤表层及浅土层萌发较好,土层过深,氧气压较低,萌发差。根茎越冬根茎萌发对温度、湿度及土层等外界条件的要求均较种子萌发为宽。(2)营养生长稻田中秕壳草几乎与水稻同步生长,直播稻田与水稻同时萌发,移栽稻田与水稻同时进入分蘖期,拔节前与稻苗株高基本一致,拔节后即超出水稻 1015 厘米。秕壳草发芽至分蘖期,地上部分生长占优势,分蘖期后,地下匍匐茎生长占优势,晚秋,匍匐茎积累养分,准备越冬。秕壳草生长需要较多的水分,保持水层有利生长,长期干干湿湿抑制分蘖及匍匐茎的伸长。专利查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