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7页
第2页 / 共107页
第3页 / 共107页
第4页 / 共107页
第5页 / 共107页
第6页 / 共107页
第7页 / 共107页
第8页 / 共107页
第9页 / 共107页
第10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子心声【作者简介】时光漫步,湖南郴州人,80后。爱好哲学、文学等。发表道学论文多篇。如2015年7月,发表论文简论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于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刊老子学刊。2017年4月发表试析的宇宙论思想于香港期刊国学新视野。2018年12月发表试论“道”的深刻内涵及其时代意义发表于道教期刊道韵。写过一本电子书论道并签约中国移动咪咕阅读,获得好评。其他文学作品多发表于新媒体,偶有获奖。前 言两千多年前,有一位鹤发童颜、遁世的老者骑着青牛前往秦岭,在他经过函谷关的时候,有一个叫做尹喜的关令把他留了下来,邀请他能写点什么以传世。于是这位老者欣然答应,挥笔而作,就写下了五千余字。这本书,就是你现在看到的道德经,又称为老子。那么,这位老者是谁呢?这个人就是老子。老子(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周朝的守藏史。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史记里,关于老子的记载和介绍比较详细。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里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耽,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处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之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也就是说关于这本书的作者老子其人还充满一些疑惑。但比较普遍的认为,道德经的作者为老子,那么与此同时他的去向和后世也成了未解之谜。史记里有一句话:“莫知其所终。”所以,老子最终到底去了哪里也充满了悬念和疑惑。有人说他一直隐居秦岭,也有人说后来去了秦国,甚至有人说去了印度,去教化世人了。而关于其书道德经,或者老子,不但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开山之作,也是在世界上超越圣经而成为发行量最大的书。全书可分为道经与德经上下两篇,共五千余字。从内容上看,老子虽然篇幅不大,但是其语言言简意赅、深邃隽永,但也晦涩难懂,其所涉及的方面比较丰富,比如说宇宙学、辩证法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人生哲学等。但主要来说,其书在三个方面论述的比较多,即:即宇宙,人生,政治。或者说宇宙观、人生观和政治哲学。而在这三个方面,又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也即是在先阐发宇宙发生论和生存论,在这个基础上强调一种人生观,最后强调他的政治哲学。在宇宙观中,即宇宙发生论和生成论上,老子强调“道”,为宇宙和万物的本源。同时,它也支配着万事万物。在人生观中,老子强调贵生。更具体的说,这样的贵生人生观包含了柔和柔弱和养生之道。所以,这种人生哲学总体来说是一种人本主义。也就是说,他强调生命本体,本身就是价值,人生之中生命要要保全、平安、快乐、幸福。所以,生命的保全、平安、快乐和幸福本身就是生命的一种意义。所以,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生命的本体,而不在于那个纷繁复杂、无限的、充满功利的外物。因此他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为腹不为目”。在政治观和政治哲学中,总体而言他强调统治者无为而治。但也有充满权谋之术的愚民统治。“无为”,概括的说就是一种德政。无为并不是统治者什么也不做,而是强调,符合自然万物规律的即尊道贵德的一种不妄为、不折腾老百姓、符合民性民本的选择性统治作为和方针,所以也叫无为而无不为。全书以“道”和“德”为纲领和主要价值观,也即“尊道而贵德”来对以上三个方面展开表述的,也可以说,恰恰通过这三个主要方面,来体现强调“道”和“德”的重要价值观和治世思想方针。所以,这就是这本书为何得名道德经了。而政治思想哲学又是这三个方面和这本书最突显和重要的地方。是这本书的主旨,诚然,道德经是一本政治哲学著作。但是,老子讲的“道”“德”与我们今天讲的“道德”还是有区别的,老子讲的“道”“德”是一种自然、中庸、健康而和谐的状态和天理,同时,在老子看来,也是一种先于人的经验而存在的一种伟大知识,所以,尽管“道”不能真正表述,但人只要去悟道、修道、遵道才能明白获得那种伟大的知识。我们现在讲的“道德”,我个人认为,是一个偏义复词,即偏义落在了“德”的意义,它在于人理,更多的在于后天的人的意识、觉悟和修养。换句话说,在老子看来万事万物先天本性具有“道”“德”的,但人,即人道不然,而这恰恰是老子强调的人要“尊道而贵德”的根本所在及其重要缘由,以及因此老子对于文明(进步)的否定、忧惧,进而强调返璞归真的复古原始主义。本书在写作和解读方式上,首先,紧扣原文及其原旨,希望能够本真地、尽可能客观的传达原文原旨,更多的旨意是在说:道德及说什么?老子到底在说些什么?他想告诉我们什么?也由于个人认知有限,所以比较少有个人的价值评判。其次,每一章都会有原文、翻译、点题和赏析四个方面,尤其是设立了“点题”,都会找一句关键的、凝练的、总领概括的章句作为“点题”,其目的是提炼、精炼章意章旨,从而更快更好的把握章意章旨,一般每一章“赏析”都会围绕“点题”来进行解读。第三,由于本书写作定位关系,在解读时不可能去做长篇的论证,只做简单少量论证,佐证。尽管如此,我个人认为,整本书整体解读还是圆融的、完满的。第四,本书在写作语言上,尽可能的通俗化、简明化、易读化、流畅化,除了有些哲学术语需要一定的哲学知识需要很好的理解。我们知道,中国文化有三大源头,即儒释道。而鲁迅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他还说“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鲁迅这话是非常中肯的,有分量的,可谓一语中的。东晋道学学者葛洪也说: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而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思想和哲学的鼻祖,由其所开创的道家文化更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何以是中国人?我们何以为中华民族?除了外观特征,更重要的在于我们的心理、心性、世界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这本书对道德经的解读,可以说就是一种得力的回答,也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因此在很多方面,通过道德经及其对它的解读,我们能够更好的找到我们的文化渊源与基因。正是这种“基因”,让我们成为了中国人、中华民族以及成就了中华文化。而这也恰恰呼应、印证了鲁迅关于道家为中国文化根柢、本源的一语道破的明智言论。我个人有一个理念和建议,或许不中肯,即我比较理性的认为:青年读儒家,中壮年读道家,老年读佛家。感谢前人已做的努力,在部分字词翻译解读上提供参考和帮助。尽管我们都知道道德经深邃玄奥、晦涩难懂,所以解读的时候有些地方就会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的出现。时间仓促,认知有限,如果有不足、不当之处,望提出指正。谢谢! 编 者 2019年4月 目 录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四章.象帝之先第五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第七章.不自生,故能长生第八章.上善若水第九章.功成身退,天之道第 十 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第十一章.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二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第十三章.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第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第十五章.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第十六章. .知常容第十七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