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训练09元素及化合物1一、 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B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离子C凡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固体NaOH溶于水后,其溶液的pH值大于7( )2有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数滴BaCl2溶液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此沉淀不溶于稀HNO3,则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Ag和SO42两种离子 B. Ag+或SO42-中的一种离子C. 一定有Ag+ D. 一定有SO42-( )3判断下列实验后,使溶液的pH值变大的是ACa(OH)2溶液中通入CO2 BNaOH溶液中加入MgCl2溶液C食盐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 D稀硫酸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4下列各组物质,名称与化学式相符的一组是A.纯碱、NaOH B.氢氯酸、HClO3 C.消石灰、Ca(OH)2 D.硫酸铜晶体、CuSO4( )5为验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将它们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c不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气体。再把a投入b的硝酸盐溶液中,在a的表面有b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Ab a c Ba b c Cb c a Dc a b( )6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最好选用的药品是A. AgNO3溶液 B. 石蕊溶液 C. BaCl2溶液 D. 酚酞试液( )7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调节至中性,到氯化钙溶液,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的试剂是( )。 A.纯碱 B生石灰 C.熟石灰 D石灰石粉末( )8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人薄铁片,有气泡产生。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 C不溶物中可能含有氧化铜 D滤液中定含有硫酸亚铁( )9下列物质加入盐酸中,溶液的pH不会明显改变的是( )。 AZn B。AgN03 CNa2C03 DNaOH( )10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可能分别是Na2C03、AgN03、BaCl2、HCl中的一种。将甲的溶液与丁的溶液混合时产生无色气体,将甲的溶液与丙的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则乙是。 ANa2CO3 BAgN03 CBaCl2 DHCl( )11现有NaOH溶液、稀H2SO4、NaCl溶液,若将它们一次鉴别出来,可选用的试剂是 A氯化钡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稀盐酸 D碳酸钠溶液( )12下列物质中的一种能与其他三种物质都发生反应的是 A. 铁B. 稀硫酸C. Na2CO3D. NaOH二、 填空题13酸碱指示剂只能检测出溶液的 ,而 则能准确表达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常用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14从H、O、C、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下列要求写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1) 碱性氧化物 ;(2) 碱 ;(3) 酸 (4) 盐 ;(5) 有毒的有机物 ; (6) 有毒的氧化物 15将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氯化钠分别溶于水后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1) 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石蕊试液显 色;(2) 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石蕊试液显 色;(3) 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石蕊试液显 色。16为检验一无色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色,加入铁片会产生能燃烧的气体;再往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硫酸的白色沉淀。(1) 这一无色溶液是 ;(2)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7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化学方程式用稀硫酸除铁锈铁锈逐渐_,溶液呈_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入_溶液,产生_色沉淀。18铁钉上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常用稀盐酸清除。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在除锈时间稍长时,发现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化学反应方程式_。19现有一种无色无味溶液,具有下列化学性质:(1)该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该溶液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这种溶液中的溶质为_,溶液的名称_。20Ba2+有毒,误食了碳酸钡会引起中毒,其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但进行X光透视前服钡餐(BaSO4)却不会中毒,其原因是_。21铜的器皿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易形成一层绿色的铜锈(俗称铜绿),铜锈有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不能用铜的器皿来盛放食品。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如果家用铜器表面形成铜锈,通常我们用食醋(主要成分是醋酸)来擦洗即可除去;而且,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黑色固体。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2)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 ;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