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乡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乡位于泊头市西部,东临交河,西接富镇,南与阜城蒋坊乡眦邻,北与献县河城街乡接壤。全乡总面积 75 平方公里,下辖53 个行政村,总人口 3.6 万人,政府驻地常驻人口 5100 人,全乡耕地 81250 亩,乡政府驻*村,距泊头市区大约 40 公里。正港路横穿乡镇,境内交通设施便利,纵横交错,村村相接,成网状结构,拥有 4 条乡级公路,有手机通讯塔 7 座,35 千伏变电站一所,完成高低压线路改造 200 余华里,通讯、水、电力供应有保障。辖区内现有小学 6 所,有私立学校 2 所,学生965 人,文教事业蓬勃发展。* 年我乡共完成财政税收 411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4.8 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 19.6 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为 5.7 亿元。我乡纳税在全市排名第三,连续四年被泊头市评为实绩工作突出单位,连续四年被*市评为文明乡镇, 2013 年被* 省评为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名乡。二、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我乡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执行党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制定村规民约,并在 53 个村“两室”进行悬挂,全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乡村。从解决广大农民的精神动力入手,以理论教育武装党员头脑,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立足本职做贡献。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二)狠抓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我乡紧紧围绕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坚持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人,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落实集中培训、宣讲辅导、研讨交流等学习教育制度,多次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村街、到农户”“新农村建设理论进万家”宣讲对谈活动,对新形势下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增强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按照村规民约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围绕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倡导良好道德风尚,在 53 个村广泛印制并悬挂道德建设标语,推动文明村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三)创新活动载体,扎实推进文明创建。我乡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改善农村环境为突破口,广泛发动群众,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以家风建设为重点着力培树典型。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创建和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等评选活动,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文明风尚,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开展“做文明*人”主题实践活动。倡导推广绿色低碳生活,引导广大群众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粮、一张纸;学习老一辈党员干部艰苦奋斗讲奉献精神,勇于担当,做群众需求的事的“一学一做”学习教育。三是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以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秧歌队及广场舞队,在全乡进行文艺汇演,七一在灌河村开展了表彰联欢会,总结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表彰先进,树村风,扬正气,促进乡村和谐发展。(四)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共建美丽* 。一是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助力精神文明建设。村镇建设中,我们本着突出生态、文化和产业特色原则,深入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科学编制各村道路、“两室”、广场、游园、绿化、亮化、美化等建设规划,力求一村一景,避免千村一面。从硬化、美化、绿化入手,投资 1270 万元打造了 24 个美丽乡村,新建“两室”22 个,修缮“两室”2 个,新建广场 19 个,打造游园 13 个,坑塘改造建设中心湖 2 处,修建水泥路 19.6 公里,砖路 6.5 公里,基本实现村主街道硬化,安装路灯 400 余盏,栽种各类观赏苗木 5 万余株,绿化、亮化、美化了农村环境 .加宽泊富路到*村路段宽 6 米长 3 公里,路边种植各类观赏苗木4000 余棵进行绿化,打造路口节点,新安装路灯 60 盏,东侧建廊道游园,西侧建花坛,树立“美丽*”路名石,以及大型公益广告牌,绿化、亮化镇区环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全力推进撤乡设镇工作。加强道路建设,实现农村道路硬化全覆盖;完善村标,53 个村全部在村口安装村庄标识,各主要道路设置路牌,村内街道设置胡同标牌;重点打造泊洛片+*村精品片区,进行墙壁喷涂、彩绘,种植观赏苗木,安装太阳能灯路,建垃圾池。经过年初到现在的准备工作,目前已完成乡村美化、硬化、亮化,提升了服务群众,管理社会的能力,完善了政府职能,夯实了撤乡设镇的工作基础。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宜居村镇。五年来,我乡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地下水超采整治工作。大规模发展节水灌溉,建设尹泊洛村滴灌,黄屯村喷灌工程,全乡共建设 45 个扬水站,尽最大力度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道路建设。五年来共修建水泥、砖路 130 余公里,53 个村实现了村村通,极大的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桥涵建设。新建陈庄、郭留慈、许村 3 座桥,修缮马庄桥,建设乡政府段、常泊洛等 9 座涵洞,改善了清凉江、老盐河、6 号干渠以及乡村主要道路的通行状况,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水厂建设。2012在郭留慈村建设 1 座高标准水厂,解决全乡 53 个村的饮水问题,使*乡彻底告别了没有自来水的历史。三是开展城乡容貌综合治理,改善村容村貌。做好垃圾清运工作,在乡政府路段,泊富路留慈段建设 50 个垃圾池,全面实行乡村垃圾清运一体化。组织整治行动 9 次,参加人数 390 人次,清除卫生死角 88 处,清理违规堆放垃圾点 11 处,清运垃圾 156 吨,拆除违建 13 处,拆除牌匾 22 处,整治公路、河流旁卫生 5200 平方米。打造南陈路两侧绿廊,马庄、王屯植树 240 亩 2 万余棵,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五)注重阵地建设,加强社会治安。完成了全乡 53 个村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站点建设工程,加强了农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并筛选部分文明村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弘扬志愿精神,普及志愿理念,培育志愿文化,结合文明村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近年来,尤其注重对*乡历史渊源的挖掘工作,积极筹备收集、整理各村特色文化工作,目前修编了*乡志 和村志,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也在群众中营造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气氛。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医疗救助工作,全面实施了村级卫生所项目,达到小病不出村,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着力增强干部群众法治观念,深入扎实开展平安*建设,严格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措施,村乡无恶性刑事案件、严重经济案件、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拐卖妇女儿童现象,无黑恶势力和“黄赌毒”丑恶现象,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农民的公民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思想认识不足,缺乏建设动力。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指标,只有物质文明建设才是硬指标,抓精神文明建设不如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影响大、见效快。二是经费投入不足,阵地建设有待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经费紧张,导致活动开展不够多、群众的参与性不够强、创建工作吸引力有待加强。三是文化阵地利用率有待增强。近年来,村级文艺组织有所增加,但活动场所使用率难有保证,管理不到位,功效发挥无从谈起。另外,农家书屋很少添置新的书籍,多是陈旧报刊杂志,农民农村种养适用技术、致富信息等书籍不太感兴趣,吸引力不强。四是队伍建设力量有待增强。宣传工作人员缺位,只有宣传委员一人推进此项工作,此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农民素质。一是抓好形势政策教育。以“学政策,知政策,用政策”为主题,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农村形势政策教育,着力宣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宣传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用政策调动人心,用利益激励人心。二是抓好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观教育,以教育广大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开展“告别陋习,树立新风”的移风易俗和行为养成教育,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精神支柱,引导其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三是抓好农民培训教育。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引导广大群众学习科学、学习文化、学习知识,把学习当作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基本需要;不断完善农村教育网络,开展各类科学常识、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抓好技术技能培训教育,推进农民向二、三产业和城乡转移。(二)加大投入,繁荣农村文化。一是重点抓好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建设好村文化广场、文化站、图书室、阅报栏、远程教育等各种文化阵地,逐步形成覆盖农村各个层面的阵地网络。二是开展一批文化活动。在农闲季节特别是国庆、元旦、中秋、春节期间,组织书法、棋类比赛、文艺汇演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培养一批文艺队伍。结合农村实际,抓好农民文化活动队伍、民间社会文化团体、民间艺术人才队伍、文化中介组织队伍等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中的骨干作用。(三)加强队伍建设,多形式开展活动。对乡文化站骨干人员加强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吸纳有才能、有知识、有热情的年轻同志尽快充实到精神文明事业建设的队伍中来,力争建成一支能够适应时代要求、战斗力强、作风硬朗的宣传文化队伍。多开展科技志愿服务,鼓励和引导农技专家、农民技术员、“土专家”向邻里乡亲传授实用生产技术、职业技能,帮助提高种养技术、经营本领,组织农村文化能人、文化专业户开展文化志愿服务,丰富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