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科目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考试答案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归纳是指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推理方法。()2、问题分析的高级层次是提炼问题。()3、判断是比推理更为高级的思维形式。()4、创新程度的最高级别是独创。()5、表征域是科研问题基本结构体系的形式要素。()6、提出问题的顺序,应该是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特殊后一般。()7、法律对版权和工业产权的保护都有一定的期限。()8、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稳定地测量到所指定的测量指标的程度。()9、一个课题的研究价值,是由其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直接的、短期的实际意义所决定的。()10、是否有团队性工作,是衡量科学研究成果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11、现代科研工作特别提倡团队精神,同时也要注意培养研究者单兵作战的能力。()12、初学者应遵循“有限目标,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科研选题。()13、普利高津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即“非平衡是有序之源”。()14、具体是抽象的基础,抽象是具体的综合。()15、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特点。()16、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有本质区别。()17、指导性课题亦称之为纵向课题。()18、1948年,美国数学家维纳发表关于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19、参加科研实践是提高科研能力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20、科研方法强调采用的方法是否科学,注重研究方法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1、选题源于要素的重组,这种选题方法又称旧题发挥法。()正确2、创新程度的最高级别是独创。()正确3、表征域是科研问题基本结构体系的形式要素。()正确4、提出问题的顺序,应该是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特殊后一般。()错误5、法律对版权和工业产权的保护都有一定的期限。()正确6、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稳定地测量到所指定的测量指标的程度。()错误7、一个课题的研究价值,是由其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直接的、短期的实际意义所决定的。()错误8、产品开发只需要大力研究、设计、制造新产品,发展新品种。()错误9、是否有团队性工作,是衡量科学研究成果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错误10、垄断力量影响技术创新的持久性。()正确11、初学者应遵循“有限目标,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科研选题。()正确12、具体是抽象的基础,抽象是具体的综合。()错误13、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特点。()正确14、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有本质区别。()错误15、指导性课题亦称之为纵向课题。()正确16、1948年,美国数学家维纳发表关于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错误17、参加科研实践是提高科研能力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正确18、知识经济阶段的特点是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正确19、实验是发现科学奥秘的钥匙。()正确20、科研方法强调采用的方法是否科学,注重研究方法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错误1、归纳是指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推理方法。( )错误2、问题分析的高级层次是提炼问题。( )正确3、追求系统的最优化,是系统分析的出发点和归宿。( )正确4、创新程度的最高级别是独创。( )正确5、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层面而言,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错误6、提出问题的顺序,应该是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特殊后一般。( )错误7、重大科学问题的提出者一定是该问题的解决者。( )错误8、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稳定地测量到所指定的测量指标的程度。( )错误9、科学认识以探索事物的本质为目的,以发现事物内在的、特定的规律为目标。( )正确10、产品开发只需要大力研究、设计、制造新产品,发展新品种。( )错误11、现代科研工作特别提倡团队精神,同时也要注意培养研究者单兵作战的能力。( )正确12、垄断力量影响技术创新的持久性。( )正确13、普利高津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即“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正确14、人工智能的实现,就是控制方法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正确15、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特点。( )正确16、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有本质区别。( )错误17、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其获奖人数每年不超过一名。( )错误18、参加科研实践是提高科研能力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正确19、验证科学假说的最基本的途径是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 )正确20、实验是发现科学奥秘的钥匙。( )正确1、归纳是指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推理方法。( )错误2、问题分析的高级层次是提炼问题。( )正确3、追求系统的最优化,是系统分析的出发点和归宿。( )正确4、创新程度的最高级别是独创。( )正确5、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层面而言,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错误6、提出问题的顺序,应该是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特殊后一般。( )错误7、重大科学问题的提出者一定是该问题的解决者。( )错误8、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稳定地测量到所指定的测量指标的程度。( )错误9、一个课题的研究价值,是由其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直接的、短期的实际意义所决定的。( )错误10、产品开发只需要大力研究、设计、制造新产品,发展新品种。( )错误11、现代科研工作特别提倡团队精神,同时也要注意培养研究者单兵作战的能力。( )正确12、垄断力量影响技术创新的持久性。( )正确13、普利高津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即“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正确14、人工智能的实现,就是控制方法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正确15、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特点。( )正确16、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有本质区别。( )错误17、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其获奖人数每年不超过一名。( )错误18、1948年,美国数学家维纳发表关于通信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 )错误19、创造学术价值是最基本的科研意义。( )正确20、实验是发现科学奥秘的钥匙。( )正确二、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下列科学研究一般步骤中,直接决定了其是否具有创新性的阶段是( C)A、确立科研课题B、理论技术检验C、提出假说设计D、获取科技事实2、科研问题基本结构体系的核心要素是(B)A、表征域B、未知域C、已知域D、应答域3、技术开发的对象十分广泛,而最主要的内容则是(B)A、生产工艺开发B、产品开发C、设备与工具开发D、能源和原材料开发4、首创工程控制方法的学者是(A)A、钱学森B、维纳C、贝塔朗菲D、申农5、从未知到已知,从全局到局部的逻辑方法,是指(A)A、分析B、演绎C、归纳D、综合6、下列关于“指令性课题”的表述不准确的是(D)A、要获得该课题必须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B、实效性强C、经费额度较大D、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落实项目7、首次提出“科学素养”概念的学者是(A)A、柯南特B、布兰斯科姆C、赫德D、顾志跃8、首次提出“创新”概念的学者是(A)A、熊彼特B、海森堡C、波普尔D、朗道9、下列“科学素养”含义的代表性观点中,强调了数学在科学素养中的重要作用的是(B)A、中国科技部等部门的理解B、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2061计划”定义C、美国科学教育协会的描述性定义D、米勒的三维界定观点10、中国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的时间是(B)A、1982年B、1980年C、1978年D、1985年11、下列实验类型不是根据实验结果性质的不同划分而来的是(C)A、定量实验B、定性实验C、探索实验D、结构分析实验12、“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这个观点提出的学者是(A)A、苏格拉底B、陆九渊C、朱熹D、爱因斯坦13、下列属于利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而成的数学模型的是(B)A、模糊性数学模型B、随机性数学模型C、确定性数学模型D、突变性数学模型14、实施学术惩戒的前提是(B)A、建立学术成果的评审和推出机制B、建立学术举报制度C、加强学术规范宣传教育D、建立学术反腐监控机制15、下列不属于创新研究型学习的是(C)A、准学术研究B、专题研讨C、多元阐释D、综合研究16、开展技术创新的最基本条件是(C)A、技术开发装备B、技术开发经费C、技术创新队伍D、技术开发场所17、我国首个开展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省(市)是( D)A、杭州市B、广州市C、北京市D、上海市18、抗击非典和禽流感疫苗以及新药的研制开发等课题,属于下列的哪类课题?(A)A、指令性课题B、委托课题C、指导性课题D、自选课题19、我国首次时间是(A)A、1992年B、1991年C、1990年D、1993年20、下列不属于创新思维基本特征的是(B)A、批判性B、单一性C、创新性D、灵活性二、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2、下列关于“概念”表述错误的是( A)A、判断构成概念B、其内涵和外延是动态、变化和发展的C、是建立理论大厦的基石D、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思维抽象的结果6、下列不属于逻辑方法的是(C )A、综合B、归纳C、数学D、具体8、系统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D )A、模型化B、协调性C、最优化D、整体性10、教育部2012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属于技术创新的哪种模式?( A)A、协同创新B、引进再创新C、独立创新D、合作创新13、方法是探索未知世界的窗口的是( D)A、抽象B、测量C、模拟D、观察15、“实验是科学真理的唯一鉴定者”,这个观点提出的学者是( D)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