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截至目前,垃圾堆存累积侵占我国土地面积超过5亿平方米,2/3的城市已被垃圾包围。阅读材料,完成第13题。1城市大量输出垃圾废弃物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缺少足够的能分解垃圾的分解者B.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太落后C.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不科学D.城市消费资料的可回收性太低2许多城市被垃圾包围,解决的较好办法是()A.将垃圾进行焚烧处理B.将垃圾进行填埋处理C.将垃圾中的有机成分用来生产二次能源D.将垃圾运到更远的地方3以下关于垃圾的正确叙述是()A.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的产生量将会越来越少B.实行垃圾的分类放置回收,是变垃圾为资源的最好办法C.尽量减少一次性使用的物品,是减少垃圾的最好办法D.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都是垃圾解析第1题,生态系统是由无机环境、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各种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协调才能构成一个稳定的系统。城市环境中消费者的数量太多,产生大量的垃圾,由于分解者的数量有限,只能分解其中的一部分垃圾,所以城市大量输出垃圾废弃物。第2题,四个选项中,A项会污染大气;B项会占用田地和污染地下水;D项会污染其他地区;而将垃圾中的有机成分用来生产二次能源,不但减少环境污染,而且会生产能源,是比较好的处理方式。所以选C项。第3题,垃圾处理比较好的方法是实行垃圾的分类放置回收再利用。B项正确。答案1.A2.C3.B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45题。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A.上海、天津B.广东、福建C.海南、贵州D.辽宁、山东5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贫乏B.交通设施落后C.煤炭消耗量大D.第三产业发达解析第4题,分析题图知,闽、粤两省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选B项。第5题,山西、内蒙古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省区,煤炭消耗量大,因此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高。答案4.B5.C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完成第67题。6P地与Q地相比,P地()年大风日数少年降水量多年降雪日数少沙尘暴日数多A.B.C.D.7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截留水分改变气候类型削弱风力改变植被类型A.B.C.D.解析第6题,图中P地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年大风日数少。此处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太平洋,P地又位于东南水汽来源的迎风坡,地形促进了降水的发生。第7题,草方格沙障是利用作物秸秆固沙的工程措施,改变地表状况,增加摩擦力,从而削弱风力;干草也可以截留水分。答案6.A7.A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鄱阳湖又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据此完成第810题。8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D.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9下图中反映围湖造田导致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的分别是()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10下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是()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积极推广喷灌等节水浇灌技术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在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A.B.C.D.解析该组题考查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及湿地的开发利用。答案8.B9.B10.B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113题。11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较低纬地区向较高纬地区减少B.由沿海向内陆先减少后增多C.由平原向山区逐渐增多D.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多12下列关于图中四地风能丰富与否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风能丰富是由于接近冬季风的源地B.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周围高山环绕C.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距海遥远D.地风能较丰富是由于地处沿海13图中M地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是()A.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B.太阳能、风能和沼气C.地热能、风能和沼气D.太阳能、地热能和水能解析第11题,东部沿海地区为较丰富区,向西为欠缺区和可利用区,再向西为较丰富区和丰富区。第12题,地大约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使地风能资源较贫乏。第13题,M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丰富。答案11.B12.C13.A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据此完成第1415题。14下图中表示节能标志的是()15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家庭尽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B.多用电子邮件,少用传真、打印机C.用小汽车作为代步工具D.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睡眠模式解析第14题,A为食品质量安全标志,C为绿色食品标志,D为国家节水标志,B为节能标志。第15题,用小汽车代步会加大对资源的消耗,排放废气,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答案14.B15.C二、综合题(共70分)16(9分)能源消费和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相互关系。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度日”是表征环境调节需求的重要指标之一。某日的度日就是该日平均温度与规定的舒适(基础)温度的偏差;偏差越大,环境调节的需求越强烈。材料二下图示意以19901999年为基准的各省(区、市)未来总度日变化情况()。材料三气候耗能量是指由于气象因子的季节、年际波动而产生的能源消费量,是造成能源消费量围绕社会经济耗能量波动的主要因素。以材料二图的情况计算相应的能源消耗情况形成我国20202029年气候耗能的变化情况(单位:万吨标准煤)。(1)根据材料一、二,总体而言,内蒙古未来的平均温度比规定的舒适温度偏,西藏比新疆未来对环境调节的需求更。(2分)(2)根据材料二,我国未来总度日的变化趋势有明显的差异,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较,中东部地区一般随纬度而增加。(2分)(3)根据材料三,试分析广东的耗能变化远远大于海南的原因。(2分)(4)若要减少未来气候耗能,广东在城市规划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3分)答案(1)低或小强烈或大(2)空间(或地域,或南北)降低(3)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工业更发达,城市数量更多,人口更密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4)依法加强城市综合治理,制定科学完善的城市规划,明确广东各城市和乡镇的定位,做好城市规模控制,合理安排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分布。依靠科学技术力量,完善城市环境设施;在城市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植被、湿地、水面,或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等,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加大对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不断开发先进的环保技术,改善城市环境状况。(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17(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有关专家通过模拟区域气候情景,对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气温与降水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50年间,中国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升高了2.7,年均降水量增加了25%,大部分地区可望逐年湿润起来。材料二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及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图。北疆年平均降水量随时间变化南疆年平均降水量随时间变化阿克苏河的年平均径流量变化材料三塔里木盆地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变化情况。19862000年的水位变化19862000年的面积变化博斯腾湖的水位和面积的变化上升了4米多(超过195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由880平方千米扩大到1000多平方千米(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2)上述变化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2分)(3)简要回答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2分)解析该题考查了获取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及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回答问题的出发点应立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1)我国西北地区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温室效应增强(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2)将使湖泊面积和蓄水量增加,也使部分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3)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后,山区降水增加,冰川消融加剧,这可能导致洪涝(或雪灾、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大。18(2015江苏高考)(9分)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1934年出台了“泰勒放牧法”,1935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图是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1分)(2)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2分)(3)“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3分)(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等措施。(3分)解析第(1)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草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第(2)题,考查沙尘暴的形成条件。解题时注意,要求分析的是“黑风暴”产生的自然条件。从大风天气、降水状况、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第(3)题,考查立法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回答本题要紧扣两法的名称进行分析。“泰勒放牧法”主要是规范放牧,保护草场,缓解土地荒漠化;“水土保持法”主要是为了缓解水土流失。上述两法的实施都会限制土地的过度开垦,有效地保护草地资源。第(4)题,考查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措施。回答本小题只要结合本题题干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答案(1)总体呈下降趋势(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2)春季多大风天气干燥生态环境脆弱(任答2点)(3)限制土地过度开垦;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有效保护草地资源(4)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任答1点)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任答2点)19(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博览会的沙特阿拉伯展馆名为“阿拉伯之城”,主题为“生命的活力”,其灵感来自于沙漠中的绿洲,主体建筑像一艘高悬于空中的大船,展馆着重展示在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的严酷自然环境下,如何创建美丽的城市、营造美好的生活。材料二下图是“沙特阿拉伯及其周边地区的示意图”。(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沙特阿拉伯位于板块;100万年后,红海面积将比现在。(2分)(2)“能源之城”是沙特阿拉伯馆展示的特色之一,这里的“能源”是指。7月,一艘满载该种能源的轮船从波斯湾沿岸出发驶往上海,途经阿拉伯海时将(顺或逆)水航行。(2分)(3)为什么沙特阿拉伯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沙特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