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 7教学设计一、 教师个人介绍个人简介:自 2001 年毕业以来,我一直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我采用多种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课时教学设计就是我教学中的一个缩影。二、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3.课时:第 1 课时4.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制作课件三、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本课“护、牢、孔、雀、锦、鹰、丛、鹂、灵、嬉”10 个生字。2、准确有节奏地朗读拍手歌,感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3、在学习中,感悟到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人与动物是相互依存的,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四、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现的韵文识字教学课文,共十小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可以让孩子从演唱“拍手歌”的活动中轻松地学会生字,同时体会到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在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唱一唱、演一演这首“拍手歌” ,在游戏中,在拍手之间,感受着一个重大的主题,感受着一种责任-“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到目前已认识汉字 1000 多个,并在一年级的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但由于其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创设了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认识动物朋友、猜字谜等,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识字与生活,识字与游戏结合起来,达到轻松识字的目的。针对本班学生基础悬殊较大的情况,我在识字、阅读、作业等环节,努力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本课的目标要求。五、【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正确规范地写字。【教学难点】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教学前用百度搜索下载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或动物图片,做成 PPT 课件给同学们演示,拉近学生和动物之间的距离,产生保护动物的意愿。)六、【教学流程】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图文结合,识记生字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朗读儿歌拓展延伸”的教学流程。七、教学方法 谈话法、朗读法、交流合作法、分组讨论法、演示法等识字方面主要用了“加一加”、“换一换”、“合一合”、“形旁表义”、“生活中识字”等方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我们来做个“知识竞答”的游戏,看看你们对动物了解有多少?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出示“竞答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的尾巴最好看?(孔雀)】【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竞答”的环节,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挑战”二字,更是激发出了低年级孩子争强好胜的个性,使课堂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通过上课实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导语:你们知道孔雀在什么时候最漂亮呢?(开屏的时候。)你们想看孔雀开屏的样子吗? 【百度图片】孔雀开屏。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F%D7漂亮吗?你们想和孔雀交朋友吗?看到同学们这么热情,老师邀请了孔雀和它的 4 位好朋友来咱们班做客,让我们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美丽的客人吧!【设计意图:从欣赏动物图片到欢迎动物客人,在潜移默化中拉近学生与动物之间的距离。】二、看图、读词、识字1看百度图片,认识动物。【百度图片】孔雀、锦鸡、雄鹰、黄鹂、百灵鸟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F%D7%C8%B8%CD%BC%C6%AC&in=11790&cl=2&lm=-1&pn=0&rn=1&di=57553243113&ln=1&fr=&ic=0&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0&fb=0#pn0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D%F5%BC%A6&in=24752&cl=2&lm=-1&pn=19&rn=1&di=6844765458&ln=1&fr=&ic=0&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0&fb=0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0%DB%D3%A5&in=12397&cl=2&lm=-1&pn=1&rn=1&di=10254973188&ln=1&fr=&ic=0&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0&fb=0#pn27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B%C6%F0%BF&in=21570&cl=2&lm=-1&pn=0&rn=1&di=6519768258&ln=1&fr=&ic=0&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0&fb=0#pn27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0%D9%C1%E9%C4%F1&in=1116&cl=2&lm=-1&pn=0&rn=1&di=11610077358&ln=1&f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fb=0【设计意图】锦鸡、百灵、黄鹂学生并不熟悉,利用学生爱动物的心理,展示色彩艳丽的动物图片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2图文对照,借助拼音认读词语:“和动物朋友打个招呼吧!”(1)自由认一认,读一读。(2)小组集体认读。如:“孔雀,你好!”(3)说说你最想和哪位动物交朋友?为什么?【学生预设回答:原因有孔雀的尾巴很好看。黄鹂的羽毛很漂亮。百灵鸟的歌声很好听等。】(4)导语:同学们都这么热情,动物们一定愿意和你们交朋友。可美丽的客人说了,只要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才会和你们做朋友呢?同学们看,红色的字就是本课我们需要认识的生字,看谁有好的方法记住他们的名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的名字的?(小组讨论)3、出示生字图片,说识字方法。指名回答: “你记住了谁的名字?你能告诉大家是怎么记住它的吗?”【学生预设活动:1、复习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2、“鹂”学生有的说到“加一加”、“形旁表义”的方法-(左边是美丽的“丽”,右边是“鸟”,是个形声字”)、“减一减”(“鹂,去掉右边的鸟就是美丽的丽。”)“自编儿歌”(一只美丽的鸟儿。)等识记方法。3、“孔、雀”用到了“加一加”、“换一换”-(雀省)、“生活中识字”-(孔子动画片。)等识字方法。“灵、”用到了“生活中识字”、“自编儿歌”-(“火烧的山倒了灵。”)等识字方法。4、 “锦、鹰”用到了“减一减”、“换一换”(锦-棉)“形旁表义”-鹰:(大)雁+(小)鸟等方法识记。可以组词:老鹰、雄鹰。】导语:同学们用到了“加一加”、“换一换”、“形声字”、“编儿歌“等不同的方法来记住了客人的名字,表现的都很不错,美丽的客人要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了,让我们再读一读,牢牢地记住他们的名字吧。(出示 PPT,齐读:“孔雀、锦鸡、雄鹰、黄鹂、百灵鸟”生字。)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读准字音。1. 师:请同学们打到课本 122 页,在识字七的拍手歌里,也藏着一些动物,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这些动物找出来?碰到不认识的字就去请教一下课文里的“小桃子”和“小树叶”。多读几遍,一定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2.生自读,师巡视指导。3.提问:课文中藏着哪些动物?请按照课文的顺序把他们找出来。4.全班交流,师按顺序出示各种动物图片。【百度图片】孔雀、锦鸡、雄鹰、雁群、老虎、黄鹂、百灵、熊猫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F%D7%C8%B8%CD%BC%C6%AC&in=11790&cl=2&lm=-1&pn=0&rn=1&di=57553243113&ln=1&fr=&ic=0&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0&fb=0#pn0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D%F5%BC%A6&in=24752&cl=2&lm=-1&pn=19&rn=1&di=6844765458&ln=1&fr=&ic=0&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0&fb=0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0%DB%D3%A5&in=12397&cl=2&lm=-1&pn=1&rn=1&di=10254973188&ln=1&fr=&ic=0&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0&fb=0#pn27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1%E3%C8%BA&in=4303&cl=2&lm=-1&pn=4&rn=1&di=34907744055&ln=2000&fr=&fmq=&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0%CF%BB%A2%CD%BC%C6%AC&in=1359&cl=2&lm=-1&pn=1338&rn=1&di=28592798160&ln=1&fr=ala1&ic=0&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0&fb=0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B%C6%F0%BF&in=21570&cl=2&lm=-1&pn=0&rn=1&di=6519768258&ln=1&fr=&ic=0&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0&fb=0#pn27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0%D9%C1%E9%C4%F1&in=1116&cl=2&lm=-1&pn=0&rn=1&di=11610077358&ln=1&f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fb=0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0%DC%C3%A8%B5%C4%CD%BC%C6%AC&in=22591&cl=2&lm=-1&pn=0&rn=1&di=42106715013&ln=1&fr=&ic=0&s=&se=&sme=0&tab=&width=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