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人说,中国能源企业走向国际化,参与国际竞争,与著名的跨国石油公司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无优势可言。从我国三大(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石油公司的经营实力看,都还不具备与国外大石油公司直接交锋的竞争能力。可以说,我国的任何一家石油公司都还没有足够的实力能在国际市场上对哪一家国际大石油公司发起直接的攻击。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国有石油企业还未能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也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使得我国的石油企业既缺乏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也缺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大石油公司也积极地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向国外大石油公司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企业取得了很快的发展,企业的竞争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入世贸组织后,尽管这几年来我国的石油企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国外大(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石油企业比起来,在整体规模与竞争实力上,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2001年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的营业收入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国石化的近5倍,埃克森美孚的税后利润是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中利润最高的中国石油的2.8倍。从业务结构上看,国外的三大公司的业务结构比较均衡合理,在油气储量、炼油能力、营销网络、乙烯生产能力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我国的中国石化的炼油能力和乙烯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分别居第5位和第8位,但是油气储量规模相对比较小;中国石油的油气储量居世界前列,炼油居世界第10位,但营销网络相对较薄弱,在化工生产能力方面也比较差;中海石油目前的业务主要是侧重于上游的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大石油公司间超大型兼并的基本完成,形成了以埃克森美孚、BP、英荷壳牌、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和雪佛龙德士古五大巨型公司垄断世界石油市场的新格局。上述五大公司为主的跨国石油公司控制了世界30 以上的石油工业产值,三分之二的贸易量和直接投资金额,并拥有80以上的世界石油石化先进技术。我向来认为,企业竞争受资源、规模、体制、机制的制约是难免的,有时也是很正常,特别是中国的三大能源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它们都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走过来的,走向国际化肯定有很多“先天”的不足,但是“先天”不足可以后天补,这个后天就是三大能源企业深厚的(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文化底蕴。当年中国的石油就是从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凭着一股为国家为民族争气的劲发展起来的。尽管时间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是好的传统好的精神是不会随时光流逝的,况且这些好传统好精神都是很宝贵的,都是从特定的历史和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形成的。如果放在今天的条件下,我敢断言:是很难产生的。这就是一股劲、一口气的精神,如果将这种精神在今天国际化竞争的舞台上充分释放出来,咱们的企业肯定是势不可挡,攻难破坚,无往而不胜。我们不妨盘点一下中国能源企业传统的企业精神。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能源企业确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中国能源工业和国外最大的区别,就是石油人“祖国尊严高于一切”的强烈爱国主(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义特征。我国的能源工业最初是以甩掉“贫油国”的帽子、为祖国争气为目标的。当大庆油田刚刚被发现的时候,没有多少人想到滚滚原油能带来多少美元或人民币,而首先感到的是精神的振奋: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石油工业了!“贫油国”的帽子就要被摘掉了!大庆油田在艰苦的条件下快速建成,其强大的精神支撑正是“祖国尊严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无数石油人热情高涨、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一场场石油会战中,石油事业在他们心目中是神圣的,是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是值得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 建国之初,最初开赴祖国石油建设前线的,是一支由解放军整建制转业的石油师。在随后的岁月里,无数转业军人的不断加入,强化着这种石油与军队的联系。他们将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事化作风带到了油田,“个人服从组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油田当年常见的口号,就是这一特征的显著标志。在军队养成的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已经渗透进他们的血液,尽管手中的枪(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炮换成了钻杆、刹把,身上的军装换成了工衣,但他们的灵魂深处仍然是一个军人,保留着军人的作风和习惯。军人的作风深深影响着后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是石油人多年不变的自豪。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不管与家人经常的分离需要忍受多少孤独,他们总是没有任何怨言,依靠过硬的作风,不断战胜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石油行业是英雄辈出的行业。王进喜、王启民、王为民、国梁不同时代的一个个英模人物,闪烁在星光灿烂的石油工人队伍中。他们是普通的石油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是不同时(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代工人阶级的代表,他们是无数石油人心中的英雄。石油英模的精神凝聚着百万石油人的心,激励着无数石油人向着心中的英雄目标迈进。虽然石油大军来自五湖四海,但共同的追求和优良传统,使他们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担当起建设祖国石油事业的艰巨重任。他们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将个人价值融入集体价值之中,同心同德,团结(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奋进,共同建设石油大家园。在“铁人精神”中,集体主义精神是一个亮点,不管时代如何改变,它始终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来自五湖四海的石油大军,携带着不同地域、行业的文化,如军队文化、工厂文化、学校文化、农村文化等等,汇集到一起,融合并创新出石油企业文化。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石油科技不断进步的历史。石油企业一贯重视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随着企业科研技术人员的比例不断增加,职工群体中技术革新的热潮不断升温,不断涌现出贡献巨大的科技(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人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石油人的传统。创业初期,石油人没有房子住就建“干打垒”,没有粮食吃就开荒种地,没有机械设备就手拉肩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石油人都没有任何怨言地埋头苦干,自力更生,建成了一个个油田。虽然时代在变化,但石油文化的这一内涵没有变,如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以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荣,依然是石油人的良好传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