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 有教无类 名句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论语 述而 释义 学习而不觉满足 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 运用 老师要具有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宽容学生的品质 离开了尊重 理解 宽容就 谈不上教育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教也多术 就是要求老师具有 尊重 理解 宽容的品质 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 受到尊重 得到理解 得到宽 容 是每一个人在人生各阶段都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 儿童和青少年更是如此 一些调查材 料反映 尊重学生越来越成为好老师的重要标准 好老师应该懂得既尊重学生 使学生充满 自信 昂首挺胸 又通过尊重学生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尊重他人 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一 字音辨识 三仕 sh 令尹 y n 愠色 y n 可以语上 y 弑齐君 sh 十乘 sh n 不悱不发 f i 举一隅 y 终夜不寝 q n 贫而无谄 ch n 如切如磋 cu 如琢如磨 zhu 学而不思则罔 w n 思而不学则殆 d i 二 通假字 1 学而不思则罔 罔 通 惘 迷惑 2 于吾言无所不说 说 通 悦 喜欢 三 一词多义 1 故 求也退 故进之 连词 所以 中原遂多故 名词 事 事故 古今异俗 新故异备 形容词 旧 无缘无故 名词 原因 缘故 2 诸 告诸往而知来者 兼词 相当于 之于 闻斯行诸 兼词 相当于 之乎 投诸渤海之尾 兼词 相当于 之于 3 类 有教无类 名词 类别 吾将以为类兮 名词 榜样 法不能独立 类不能自行 名词 条例 佛印绝类弥勒 形容词 相似 像 物各从其类 名词 种类 类别 4 殆 思而不学则殆 形容词 危险 郦元之所见闻 殆与余同 副词 大概 恐怕 进退不由 殆例送死 副词 几乎 接近 差不多 5 启 不愤不启 动词 开导 启发 夫人将启之 动词 开门 堂上启阿母 动词 禀告 陈述 狱中成法 质明启钥 动词 打开 开启 繁启蕃长于春夏 动词 萌芽 萌生 6 其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句中语气词 表反问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第三人称代词 他的 则或咎其欲出者 指示代词 相当于 那 北风其凉 雨雪其雾 在单音节形容词之前 起加强形容状态的作用 7 焉 焉得仁 副词 表疑问 哪里 怎么 故为之说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 相当于 之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兼词 于此 于彼 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语气词 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 词尾 用于形容词 副词之后 相当于 然 8 以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表凭借 拿 用 中人以上 和 上 下 东 西 等连用 表示时间 方位 数量等的界限 皆以美于徐公 动词 以为 认为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表时间或处所 在 皆务勒铭 以夸后世 表目的 用来 来 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 介词 表原因 因为 四 词类活用 1 曰 礼后乎 名词作动词 处于 之后 2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形容词作名词 傲慢之气 3 求也退 故进之 使动用法 使 进 4 由也兼人 故退之 使动用法 使 退 五 古今异义 1 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 古义 资质中等的普通人 一般人 今义 为双方介绍买卖 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2 至于他邦 古义 到达 今义 表示另提一事 或达到某种程度 六 特殊句式 1 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 2 始可与言 诗 已矣 省略句 3 回也非助我者也 判断句 4 其斯之谓与 宾语前置句 5 起予者商也 判断句 七 熟语积累 1 有教无类 类 类别 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2 不愤不启 愤 郁结 指有疑难问题想弄明白 启 开导 启发 指不到学生们想 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 不去启发他 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3 不悱不发 悱 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 发 启发 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 不去启发他 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4 举一反三 反 类推 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八 名句积累 1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2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4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5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6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本课所录选文主要阐述了孔子的 有教无类 的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的施教原则 重视 培养学生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能力的教学理念和学习与思考必须有机结合 二者不可偏 废的治学主张 这些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直至今天还有很高的 指导价值 1 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赏析 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以上的人 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资质中等的普通 人以下的人 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孔子认为 人的智力天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 即上智 下愚与中人 既然人有这么 大的差距 那么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 就提出了 因材施教 的原则 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 个重要内容 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 成和发展有积极贡献 2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赏析 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 就不去开导他 若非弟子想表 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 就不去启发他 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楚 而弟子不能触 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 就不再次去教他 在这里 孔子提出了 启发式 的教学思想 从教学方面而言 他反对 填鸭式 满 堂灌 的做法 要求学生能够 举一反三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再对他们进行启发 开导 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 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 今天的教学过程仍可以加以借鉴 3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赏析 只知学习却不会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只知思考却不知学习就很危险 孔子认为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和思不能偏废 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 也道出了思 而不学的弊端 主张学与思相结合 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 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 有学 识的人 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1 选文 3 中 孔子对子路与冉有的教育方式有何不同 为什么 明确 子路为人鲁莽 孔子让其沉着冷静 冉有为人犹豫退缩 孔子让其大胆实践 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具体运用 2 选文 4 中 孔子认为如何看待 忠 和 清 明确 在孔子看来 忠 只是仁的一个方面 清 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 所以仅有 忠 和 清 是不够的 3 选文 5 中的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明确 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以启发 体现了孔子 启发点化 的教育思想 4 选文 7 中的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阐述了什么关系 明确 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告诫人们只有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 才能取得成 功 孔子提出 有教无类 思想的根源是什么 请结合你的学习和对孔子的了解 谈一谈 明确 孔子提出 有教无类 的教育思想 首先来自于他对人性和教育作用的认识 孔子虽自幼丧父 家境贫寒 但从小便研习礼仪 且 十有五而志于学 终成一代宗师 通过对个人及门下弟子成长经验的总结 孔子认为 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 只是由于 后天的学习不同 才相距悬远 孔子认为平民通过教育和实践亦可达到大境界 可以有大作 为 这是他把平民列入教育对象的认识基础 其次 也来自于他的仁爱思想 有了这种思想 理念 他打破等级界限办学授徒 就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了 1 子 曰 有 教 无 类 孔子说 人人我都教育 没有类别 有教无类 不因 为贫富 贵贱 智 Error 论语 卫灵公 2 子 曰 中 人 以 上 可以 语上 也 孔子说 资质中等以上的人 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中 人 以 下 不可以 语 上 也 资质中等以下的人 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语上 告诉他高 深的学问和道理 论语 雍也 3 子路 问 闻 斯 行 诸 子曰 有父 子路问道 听到了就去做吗 孔子说 有父亲 兄 在 如之何其闻斯 行之 兄长活着 怎么能听到了就去做呢 闻斯行诸 听到了就 去做 斯 则 就 Error 冉有 问 闻 斯 行诸 子 曰 闻 冉有问道 听到了就去做吗 孔子说 听到了就 斯行之 去做 公西华曰 由也问 闻 斯 行 诸 子 曰 有 公西华说 子路问 听到了就去做吗 您说 有 父 兄 在 求也问 闻 斯 行 诸 子曰 闻 父亲 兄长活着 冉有也问 听到了就去做吗 您说 听到 斯行之 赤 也惑 敢 问 子曰 求 了就去做 我有点疑惑 斗胆问问 孔子说 冉求平 也 退 故 进 之 时做事退缩 所以我这样回答他 推进他一把 以便他遇事 由也 兼人 故 退 能够放下包袱 子路敢作敢为 有时不够慎重 所以我这样 之 回答他 以使他遇事能够退一步想想 敢问 斗胆问问 敢 谦辞 表示 Error 论语 先进 4 子张问曰 令尹 子文三仕为 令 尹 子张问道 令尹子文多次做官担任令尹 无 喜 色 三 已 之 无愠色 没有高兴的脸色 多次罢免了他 没有生气的脸色 旧令尹之政 必 以 每一次被免官时 一定会把自己做令尹时候的政 告 新令尹 何如 子曰 忠矣 事告诉继任的令尹 这人怎么样 孔子说 算得上忠了 曰 仁矣乎 曰 未知 焉得 子张说 算得上仁吗 孔子说 不知道 哪里算得上 仁 仁呢 三仕 三 不一定是实数 可以表示多次 仕 指做官 已 这里指罢免 焉 疑问代词 哪里 崔子 弑 齐 君 陈文 子张又问 齐国大夫崔杼杀了齐国的国君 大夫陈文 子有马十乘 弃 而 违 之 至于 他 子有马四十匹 却抛下这四十匹马离开了齐国 到了另外 邦 则曰 犹 吾 大夫 崔子 一个国家 就说 这里的大夫跟我们齐国的大夫崔杼一 也 违 之 之 一 邦 样啊 于是就离开了这个国家 又到了另外一个国家 则又曰 犹 吾 大夫 崔子 也 又说 这里的大夫跟我们齐国的大夫崔杼一样啊 违 之 何 如 子曰 于是又离开了这个国家 这个人怎么样啊 孔子说 清 矣 曰 仁 矣 乎 子 曰 算得上清白了 子张说 算得上仁吗 孔子说 未知 焉 得 仁 不知道 哪里算得上仁呢 十乘 指四十匹 古时计物 以四为乘 违 离开 何如 Error 论语 公冶长 5 子曰 不 愤 孔子说 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 不 启 不 悱 不 就不去开导他 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 就不 发 举 一隅 不 以 去启发他 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楚 而弟子不能触 三 隅 反 则 不 复 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 那么就没有必要再次去教 也 他 悱 想说而说不出来 不知如何表达 反 触 类旁通 推知 则 连词 那么 复 副词 再 论语 述而 6 子曰 吾尝 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孔子说 我曾经整日不吃饭 整夜不睡觉 来思考 问题 无益 不如 学 也 却 没有什么收获 比不上学习啊 食 吃 饭 论语 卫灵公 7 子曰 学 而 不 思 则 罔 孔子说 光学而不动脑子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空想而不学就会危险 罔 欺骗 蒙蔽 一说通 惘 迷 惑 而 转折连词 殆 危险 论语 为政 8 子曰 回也非 助我 者也 于吾言 无 孔子说 颜回不是帮助我的人啊 对我说的话没有 所不说 一句不喜欢的 说 通 悦 喜欢 论语 先进 9 子贡曰 贫 而 无 谄 富 而无骄 子贡说 贫穷却不讨好 奉承别人 富有却不骄傲自大 何如 子曰 可 也 未若 贫 而 乐 怎么样 孔子说 可以啊 但是不如贫困却把求道当作快乐 富而好礼者也 富有却喜爱礼的人 谄 讨好 奉承 别人 若 如 子贡曰 诗 云 如 切 如 子贡说 诗经 说 好比加工象牙和骨头 切了之后 磋 如 琢 如 磨 其 还要磨治 好比加工玉石 用刀雕刻之后还要打磨 那就是 斯 之 谓 与 子曰 赐也 始 可与 说的这种道理吧 孔子说 赐啊 从现在开始可以同 言 诗 已矣 告 诸 往 而 知 来 者 他讨论 诗经 了 告诉他以往的事情就知道将来的事情 始 开始 与言 省略 之 即 与之言 跟他讨 论 诸 相当于 之于 而 连词 表承接关系 论语 学而 10 子夏问曰 巧 笑 倩 兮 美 子夏问道 美丽的笑容上面泛起一对酒窝 漂亮的 目 盼兮 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