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阳理工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试卷(A卷) 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核方式:闭卷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适用对象:卓越班和合作班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复核人满分20204020100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20分)评卷人得分在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题后面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党的( B )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A.六大 B.七大 C.八大 D.十大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 1943年( A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中第一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A.王稼祥 B.刘少奇 C.陈云 D.刘伯承4.毛泽东思想包含丰富的内容,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其核心和精髓是(A)。A.事实就是 B.以人为本C.与时俱进 D.解放思想5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人”,是指( A ),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B先富带动后富的人C官二代和富二代 D社会边缘化的群体6“实事求是”作为一个命题,最早出现在( A )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中。A班固 B班超 C司马迁 D蔡文姬7邓小平发表的( A )重要讲话,是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 D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8新旧民主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阶段,其相同点不包括( D )。A.社会形态相同 B.社会主要矛盾相同 C.革命任务相同 D.指导思想相同9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D )。A.民族的文化B.科学的文化C.大众的文化D.草根的文化10.毛泽东在发刊词中明确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以下关于三个法宝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统一战线 B.为人民服务C.一致对外 D.艰苦奋斗11( A )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定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A.古田会议 B.三湾改编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12.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 A )两个阶段。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B.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初级阶段和共产主义的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C.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和完全的社会主义 D.建成社会主义阶段和过渡阶段13下列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含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D )。A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B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C就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具备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具有了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特征。D是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权宜阶段。14. 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现实。这种落后性主要表现在( C )。A.生产关系不成熟 B.上层建筑不完善C.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生产 D.法治理念不健全1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D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2年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6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 A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C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D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17.建国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失误,原因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 B )。A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B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照抄照搬苏联模式D没有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制度18.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 C )。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19.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是( C )。A团结批评团结 B大鸣大放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0.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一万亿美元,人均超过800美元。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了小康目标,但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A刚刚进入小康的门槛,人均水平还不高。B总体达到的小康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看,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不够。C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相对比较平衡的。D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20分)评卷人得分在下列每题给出的所有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题后面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未选均无分。1.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表述正确的有(ABC)。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问题。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积极汲取外来一切文化成果。2.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作了全面的评价。文件指出要搞清(ABCD)。A.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的关系 B.毛泽东思想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关系C.毛泽东个人和党的领导的关系 D.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错误理论的关系3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其首要的基本问题是(A)。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什么是党的建设,怎样推进党的建设C.什么是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D.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推动改革开放4.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D )。A.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B.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C.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D.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5. “两个凡是”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1977年2月7日的两报一刊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对“两个凡是”的表述为(AB)。A.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B.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C.凡是毛泽东的思想,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坚持 D.凡是毛泽东的著作,我们都要认真研读6.1980年2月29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BCD)。A.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7.下列对实事求是科学含义正确的理解有(ABCD)。A.“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B.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C.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D.实事求是最根本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使思想符合实际,主观符合客观。8.下列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A.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B.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C.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是革命的力量之一9.发展一词既是哲学术语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词之一,下列对于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有(ABCD)。A.发展不同于增长 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C.发展才是硬道理 D.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对这一理论体系科学的认识有(ABCD)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B.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D.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题,40分)评卷人得分结合所学知识或原理回答问题。要求运用原理正确,分析条理清晰,逻辑性强。1. 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5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