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塘初中2020年春季学期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A卷) 语 文(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得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请你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方格里,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美观。(4分)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照得我们,心灵的花朵,美丽可爱。我们带着七彩梦,走向未来。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脑髓 (su ) 花圃 (p ) 骊( l )歌 倜傥(ttn)B、沮(j)丧 讪(sn)笑 菜畦(q) 鸡毛掸(dn )子C、嫉(j)妒 丑陋(lu) 蝉蜕(tu) 弥漫( m )D、书塾(sh) 环谒(y) 瞬(shn)息 收敛(lin )3、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相宜 陋丑 瞬息 人迹罕至 B、确凿 讪笑 肿胀 荒草萋萋C、书塾 幽寂 搏学 来势凶凶 D、瞬息 嫉妒 叮嘱 骇人听闻4、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硬着头皮”这一词语出现了四次:(2分)“美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着头皮“硬着头皮”是口头语,根据文中的语境,换成四字格的书面语,可以是:_ _ _ _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每当我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B、学校实施愉快教育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C、有坚定意志和刻苦精神,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D、学习语文,除了要扩大阅读量,课内外多练习写作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十分重要。6、综合性学习。( 6分)(1)中学时期,随着青春意识的觉醒,幼稚与成熟并存,烦恼与快乐共增,请为自己的烦恼列一个清单(不少于3条)。(3分)_(2)你是怎么对待烦恼的(列举方法不少于2条)。(2分)_(3)古代诗人也有烦恼,请列写出两句含烦恼或痛苦的诗词句。(2分)_7、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山际见来烟,_。_,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_,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_。(王维竹里馆)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8、解释加点的字。(2分)(1)未尝识书具( ) (2) 指物作诗立就( )(3)不能称前时之闻( ) (4)稍稍事言其父( )9、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_(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_11、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泯然众人矣”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_12、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从方仲永身上应该得到什么启发? (3分)_三、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面【甲】【乙】两篇短文,完成1317题。(共13分)【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乙】自从唐人写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多有人把它当作品评山水的论断。殊不知原诗只是着力烘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本来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风致,桂林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绝世少有的。尤其是从桂林到阳朔,一百六十里漓江水路,满眼画山绣水,更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体。这种奇景,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用彩笔描绘出来,到底又有谁能描绘得那山水的精髓?凭我一枝钝笔,更无法替山水传神,原谅我不在这方面多费笔墨。有点东西却特别触动我的心灵。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从来却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溢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想象。只有桂林山水。如果你不嫌烦,且请闭上眼,随我从桂林到阳朔去神游一番看个究竟。最好是坐一只竹篷小船,正是顺水,船稳,舱里又眼亮,一路山光水色,紧围着你。假使你的眼福好,赶上天气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晕糊糊的,使人恍惚沉进最恬静的梦境去。13、甲文写的是_的景色,乙文写的是_的景色。(2分)14、用原文中的词语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甲文可以用_ 概括,乙文可以用 _来概括。(2分)15、用横线在甲文中划出总写句,在乙文第二段中画出议论、抒情的句子。(2分)_16、仿照下列句子,用句中加点的词语造句(3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_17、从作者写景的目的来看,甲文写景是_ ,乙文写景是_。(4分)(二)阅读乡村教师,完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